我會測量啦教育隨筆

我會測量啦教育隨筆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提出:幼兒需要掌握的基本經驗包括瞭解自己的身體特徵及生長中的變化和需要,比較自身與他人的不同,體驗成長的快樂;還需要掌握測量長度、比較高矮等方法。根據要求,我們在學習性區域活動中設定了“我在長大”的內容,引導幼兒運用常規的測量工具,學習兩人合作測量同伴的身高和體重,並透過前後兩次測量資料的比較,體驗自己長高了,變重了。

  我找來了漂亮的指標式磅秤和能夠固定在牆上的長頸鹿標尺投放在區域裡,滿心歡喜地等待孩子們前來參加遊戲。

  工具投放一週,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前來參與活動。由於孩子們都有被人測量身高和體重的經驗,因此他們本能地兩兩合作測量。妮妮背靠著牆站好,小妍用手擋在妮妮的頭頂“105cm”處,接著她迫不及待地叫妮妮轉過身來看,她們興奮地叫起來:“看,已經到這兒了!”妮妮問:“這是幾啊?”兩人注視著標尺好一會兒,一個說115,一個說不知道。小妍找來幾個班裡能力較強的孩子,他們看過後也都說不知道。“那我們來稱體重吧!”妮妮站到稱上,指標指向22,兩人又皺起了眉頭,妮妮和小妍只得跑來向我求助:“老師,這到底是幾啊?旁邊沒有數字!”

  我本以為幼兒能夠熟練地從1唱到200,看標尺應該沒問題,但是我的預期和幼兒所反映出來的實際情況還是有些差距。首先,我投放的身高標尺和指標式磅秤是幼兒沒有接觸過的(身高標尺只顯示整十數,其他刻度旁沒有數字顯示;指標式磅秤只逢“5”顯示數字。)這使得幼兒不會看刻度,而且對於剛開始學習測量的幼兒來說也有難度。其次,看身高標尺涉及到接著數的知識點,許多幼兒雖然會熟練地口頭唱數到幾百,但是缺乏接著數的經驗。由此也造成了認讀標尺的困難。再次,部分幼兒不太會認讀百位數,從而給讀數帶來困難。

  針對問題,我及時進行了調整:

  將身高標尺換成了每一小格刻度旁都有數字的那種,將指標式磅秤換成了電子秤,以便於孩子們直接認讀數字。

  另外,我還製作了兩套三位數的認讀卡,在戶外運動時,組織孩子們進行拍球比賽,並用數字卡記錄拍了多少個球(大班孩子一般都能拍到100個以上),由此,幫助孩子們學習認讀三位數。

  調整了測量的工具,解決了孩子們認讀三位數的困難,孩子們向我求助的情況大大減少,牆上的記錄紙上已經記錄了不少孩子的測量結果。可是,新問題又出現了,一天早上,仔仔為佳佳測量身高,沒多久兩人竟起了爭執,佳佳兩腳張開,背靠在牆上,仔仔抱怨道:“你這樣站測出來不準的!”“怎麼不準了?”“你不站直怎麼會準啊,當然要站直了測才準啊!”佳佳朝仔仔吐吐舌頭,說:“我站直了呀!”

  我馬上用照相機拍下了這一幕,並開始注意其他孩子測量身高時的情況,果然,隨意站的孩子不止佳佳一個。

  被測量者的姿勢直接影響測量的結果。我及時拍下了這組照片,為的是想了解大班幼兒是否明白測量姿勢會影響測量效果,更重要的是我想透過照片引發幼兒對正確測量方法的討論,我認為此時是建立測量規則最好的時機。測量時不僅要學會看標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測量的方法。於是,我決定在交流分享環節丟擲話題——測量身高和體重應該注意些什麼?

  照片引發了孩子們的回憶和共鳴,大家展開了激烈討論:

  有個孩子說:“佳佳應該兩腳併攏,腳後跟貼著牆壁站,這樣量出來才準!”

  我反問道:“光這樣就行了嗎?我彎著腰、駝著背量出來能準嗎?”

  “穿鞋和光腳量,哪種量出來會更高一些?”

  “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測量結果呢?”

  透過討論,孩子們意識到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測量的結果,如鞋子的.高度、站立的姿勢等。我將孩子們的討論結果貼在區域提示區:光腳、雙腳併攏,靠牆站直,這些都是測量規則中的要素。可喜的是大班孩子對自己討論出來的規則有較強的執行力,他們能夠相互監督、提醒。一週後,所有的孩子都在記錄表中留下了自己的身高、體重。我也有意識地觀察了一下,測量結果基本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吻合。

  於是,我決定暫時撤掉“我在長大”的活動,期待著幾個月後孩子們身高和體重有變化後再繼續活動。

  三個月後,我再次將遊戲材料投放到區域中,希望透過比較測量結果,讓孩子們感悟自己長大了。第二次投放測量工具後,不少孩子都在測量結果的比較中,發現自己身高、體重有了變化且都很開心。

  可是,意外情況又出現了:一天,悠悠看著牆上的記錄紙顯得有些沮喪,我走近詢問,這時悠悠走到身高標尺前,指著9月份的身高11Ocm和12月份的身高105cm停住了,幫助悠悠測量身高的瑤瑤則疑惑地說:“咦!你怎麼變矮了?”

  悠悠的沮喪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兒第一次的測量結果我核對過基本正確。第二次測量時為什麼會出現偏差呢?是不是因為第一次測量時瑤瑤沒有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其他幼兒身上是否也存在這個問題呢?是不是所有的幼兒都掌握了為別人測量的方法呢?

  交流分享時我提出了這個問題,透過情景再現,讓大家瞭解錯誤的測量方法會導致測量結果的不正確,激發孩子們的回憶和討論:

  悠悠雙腳併攏、站直,緊緊地靠在貼有身高標尺的牆壁上,瑤瑤手背擋在悠悠的頭頂,手指向下斜指向尺上的刻度,接著報出了刻度旁的數字:105。此時,有孩子馬上叫了起來:“瑤瑤你的手斜了!你不可以斜的呀!手要放平!”瑤瑤按照孩子們說的調整了手指的動作,這時數字變成了112,大家又叫了起來:“這下對了!”悠悠轉頭看到手指在112上露出了微笑:“我也比以前長高了!”

  我追問道:“為什麼前面悠悠以為自己變矮了?”

  孩子們叫了起來:“因為瑤瑤指刻度的手沒有放平。”

  我立刻接著說:“用手來幫忙,測量的結果準嗎?我們以前體檢時醫生是怎樣為我們測量身高的?”

  討論中孩子們發現,指刻度的手如果沒有放平會影響測量的結果。在醫院體檢時,身高標尺上有一個可滑動的平板壓在頭頂上。所以,孩子們提議“我們也做一個可以沿著標尺活動的平板”。

  孩子們選用了很多東西來替代,如墊板、書、紙等。操作中大家發現:墊板易滑易歪、書太厚、紙太薄,這些東西都不方便使用。孩子們決定回去求助家長,在爸爸媽媽的提示下,他們想到了把墊板粘在三角形的積木上,用積木靠著尺向上向下滑動,這樣就可以準確地為別人測量身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可以活動的平板終於完成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用這個工具來幫別人測量身高,遊戲在反覆中不斷進行。

  幼兒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記錄,參與率100%。整個活動期間,幼兒從對測量感興趣——學會看標尺——掌握測量規則,透過兩次記錄結果的比較,體驗自己長大了。“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測量方法,並體驗自己長大了”,是我開展活動的初衷,沒想到活動進行期間不斷髮生新問題,在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中引導幼兒解決問題,這也使我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有了更好的把握。

  測量活動的過程讓我驚喜地發現,幼兒從最初對測量感興趣、不會使用測量工具,到學會用簡單的技能進行測量,並能注意測量規則等,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有了各種提高。

  回顧整個活動,活動開始,我原以為自己對幼兒很瞭解,投放了自認為幼兒很喜歡的測量工具,但實質上我並不瞭解幼兒,簡單地將自己喜歡的測量工具提供給幼兒,導致幼兒不能正常開展活動。正確進行測量需要幼兒運用多方面的經驗,如正確的數數方法、能看懂測量工具、掌握測量的技能、會與其他同伴合作等,其中任何一項能力的缺失都可能成為幼兒活動的障礙。因此活動前教師要對幼兒的“學情”進行分析,這不僅能使教師的預設得到昇華,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學”更加完美。所以分析“學情”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活動預設前注意分析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幼兒的學習風格等。這樣才能使活動中教師的“預設”和幼兒的“生成”完美結合,動態地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支援。

  活動在繼續進行,孩子們也在不停地思考和發問:“為什麼我沒有長高”,“為什麼要三個月測量一次,而不是一個月測量一次”,“怎樣才能長得高一點,快一點”……

  我再次分析著孩子們提出的各種疑問,並結合故事《揠苗助長》讓孩子們理解,長大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讓他們不必著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