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幼兒教育隨筆

愛的藝術幼兒教育隨筆

  在兩天的上海學前教育年會活動中,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黃瓊老師關於“上海市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理念與實踐”的報告、華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胡惠閔教授關於“作為課程研究者的老師”的講座;觀摩了上海浦東新區冰廠田幼兒園的半日活動並參與了黃瓊老師主持的一項題為“幼兒園高結構活動中教師的教育智慧”的專題研討活動,從專家教授到一線教師紛紛闡述了自己對於“課程”的理解與詮釋。而從這些報告、研討、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的是兩個字——熱愛。

  一是專家教授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

  作為上海市幼教教研員的黃瓊老師,從二期課改開始的第一天就參與到了這次課改之中,十年的二期課改、上海的“三年行動計劃”,黃老師在報告中將近年來上海幼兒的'入學率、0-3歲幼兒的社群教育服務率等如數家珍;而從事教育科研的胡惠閔老師則在講座中用一個個生動鮮明的案例闡述著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在這些資料和案例背後,我看到了這些從事教育的專家教授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儘管她們沒有像老師那樣在一線直接面對孩子,但是正是她們用自己對教育的熱愛來換取了這一組組資料和一個個案例,從而思考和引領著更多的人進行著更多的教育探索。

  二是一線教師對於孩子的熱愛。

  22號下午進行的專題研討活動中,五位來自不同幼兒園的老師闡述了各自對於幼兒園高結構活動(集體活動)的認識和嘗試。在這些更貼近我們一線教師的案例中,我聽到了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一位老師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樹真好》這篇大班散文詩,從中班那一年的冬天就開始引導孩子們觀察樹、感受樹,從而“一年磨一課”,讓孩子們由衷地感受到了“樹——真好”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