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衛戰》小學語文教師隨筆
《大江保衛戰》小學語文教師隨筆
《大江保衛戰》這篇文章記敘的是1998年解放軍英勇抗洪的情景。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讚美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
保衛大堤與保護群眾是本文兩大動人的場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場面描寫,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寫。在教學這兩部分時,考慮到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較強的學習能力,於是我給了他們較大的學習空間,讓其自讀2——6小節,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場景,並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著課文,腦中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象文字所反映的一些畫面,此時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緒,是讓其在讀與思中充分的獲得文字資訊,這便是文字向“主體”的流動,是用文字去感動學生。
在教學黃曉文這個典型事例時,我也是藉助學生已有資訊的積累去感受。一根鐵釘扎進腳底,問同學們:你們有過這樣的受傷情況嗎?學生搖了搖頭,但他們說曾被針扎過,被刺扎過,那麼我們如何面對的?首先想到的是把刺兒拔掉。黃曉文扎的是鐵釘,可能有生命危險,他怎麼做?找出了6個表示他當時動作的詞語:咬、拔、扯、捆、扛、爬。再注意這些詞:猛地、隨即、三下兩下、二話沒說、轉身、又。為什麼?情況緊急,時間就是生命,所謂“搶險”是從時間的緊急中救出人民群眾的一切啊!這就是“全然不顧”啊!這就是“人民子弟兵”啊!當學生的感動達到一定程度時,他們的思維與感情已完全貫通,一觸即發,但憑藉已有語言積累表達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有難度的,因為“所有的語言此時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讀代講”:讓學生盡情地誦讀,讓激情在讀書中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