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精選12篇)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1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

  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透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2

  十六年來聽了無數節語文課。結合聽課情況,談談對語文教學的認識:七年級語文教學就是一語文課文為例子,透過老師的引導幫孩子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和規律的學科,其教學過程就是老師引導孩子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文中人、景、物的對話,甚至是與編者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話的過程。閱讀方能理解,分析才可說明。

  因此,語文教學應該建立在“熟讀的基礎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的書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朱熹),讀書要有聲、有色、有情、有韻,要讀出文氣,讀出感情。語文教學無論怎樣改革絕不是靠架空的課文分析,甚至是斷章取義來進行,而是依賴於朗朗上口的熟讀。

  閱讀教學要秉承“學貴自得”的思想。有自學能力,掌握自學方法,形成自學習慣,無師自通,終生受用是閱讀教學的目的和歸宿。

  閱讀教學要堅持“文道統一”的原則。文即形式和語言,道即思想和內容,因文悟道,因道學文。

  閱讀教學要把握“讀寫結合”的基本規律。杜甫言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西蜀揚雄有言曰“勞於讀書,逸於作文”,清唐彪言之“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湧,滔滔不竭”。

  閱讀教學要按照“循序漸進”的一般程式,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進行閱讀。《中庸》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是閱讀的程式,多讀,從書中提出問題,根據問題縝密思考,透過思考,明辨是非優劣,將認識付諸實踐,學以致用。

  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讀、思、問、導、講”的方法。“熟讀”——朱熹“凡讀書,須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傷口,久遠不忘。”;“深思”——“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善問”——王筠說:“為弟子講授,必時時請問之,令其善疑,誘以審問。”“善導”——“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舞者使人繼其形,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精講”——使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舉一反三,能觸類旁通。

  總之,“讀為根本,思為關鍵,問是手段,導講貫穿”。語文教師在授課以前,要把自身的閱讀作為備課的關鍵,筆者認為,七年級語文教師最好的備課就是將課文讀熟,讀通,讀出文理,讀出感情,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課文讀通後不難發現,全文以“美麗”二字貫穿,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分別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突出“美麗”,最後以“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作結”,而能夠突出“美麗”的是一年四季五彩斑斕色彩的變化,突出“寶庫”的是文中所寫動植物,若老師能讀通此文,課堂將變得極為輕鬆自如,效果極佳。再如《奇怪的大石頭》一文,若讀通後,不難發現,全文按照“李四光小時候,因玩耍而對石頭感興趣,質疑老師,問爸爸而無結果——長大後,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石漂移——後來,發現大石是被冰川從秦嶺帶來——巨大成果,震驚世界,長江流域有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蹟”,讓學生熟讀課文,理清脈絡,進而理解李四光的執著、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又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學生讀熟課文,讓學生髮現“文中共寫了幾件事?葉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進而引出對葉聖陶老先生人格魅力的發現,全文只需把握一句話“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葉老先生待人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做事的“一絲不苟,嚴謹治學”的品質便躍然紙上。

  我想我們的語文老師要注意:

  一、從對文章逐段的分析上轉移到引導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感知上來,不斷培養孩子的整體感知能力。

  二、七年級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程要凸顯重點,不要面面俱到。

  三、課堂教學要建立在師生對文字的熟讀基礎上,老師讀不通課文就不要講課,學生讀不通課文就停止講課,以避免徒勞而無功。

  四、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目標引導下方可實現高效閱讀,高效課堂。

  五、七年級低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識字字卡的使用,培養興趣,提高效率;要注重漢字的書寫及結構的掌握,力求筆順正確規範。

  六、要研究課堂流程設計,課前熱身——知新溫故——目標導學——合作展評——嘗試達標——拓展備考——總結收穫。

  七、積極打造“四聲”成功課堂即書聲、掌聲、笑聲、討論聲,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3

  這是導學技能操練課,為了上好這課時,課前我們分工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由選材到構思到設計上課方案到實踐,請教諮詢了很多前輩的意見和建議,在反覆的實踐中完善我們的方案,最後在正式驗收課時,我們2個的臨場發揮都要比之前的實踐要來的好,尤其是我的表現很鎮定,即使在上課時出現了突發事故,也鎮定自如的應對,而學生的表現也比較積極,可以說是比較圓滿的我們2個都能在既定的時間裡完成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探究,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政節課裡師生關係是比較和諧的另外,由於備課過程中沒設想到“相”,當有學生質疑它的意思時,我確實是吃了一驚,還好由於基礎比較紮實,我在愣了一下之後能馬上為學生解答,這讓我確信,雙基真的很重要,以後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更加註重雙基教學。

  這次技能操練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在大學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認識到你付出了多少就必定收穫多少的道理,我想每個人都要有這樣一個階段,讓自己重新定位評價再認識自己。從教育局教研員的評課看來,雖然我跟宋老師的導學技能操練課還有很多有待改進完善的地方,可是看的出來,他是相當認真的聽我們上課,可見在本校各位前輩的幫助指點還有我們自己的努力之下,我們收穫了很多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東西。

  當然,教學是永無止境的課題,作為教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是我們要有一桶水,經過這次磨練,我相信自己正在慢慢成長,我也知道前面的道路還有很長,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可是我相信自己在學校各位前輩的關愛幫助下成長的好,而且我也透過這次歷練做好了思想心理準備,迎接新的磨練。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4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激發主體意識的前提。為了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我就設計了讓學生表演課本劇的方式,用形象的肢體語言來再現文章的主要內容。採取這種方式:

  一是,寓言本身故事性強,情節簡單,適合學生表演;

  二是,讓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進行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三是,可以透過形象的語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於正確的理解寓意;

  四是,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是,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

  在課前我佈置女同學完成這個教學環節,同學們就在科代表的主持之下,精心策劃,分工合作,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她們採取啞劇的形式,還準備了道具,表演很成功,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作為初一的學生這是很難得的,而且學生很有興趣上臺表演。從課堂上其他同學的反應來看,學生都比較喜歡這種形式。因此師生就在一種輕鬆、融洽的氣氛中開始了課堂學習。

  因為這則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寓意不難理解,在“整體感知”這個環節中設計了兩個小題目,訓練學生用簡單語言概括故事的內容,培養學生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語句並能分析提煉出寓意。我抓住了“凡是”這個關鍵詞語讓學生認識到遇到厄運具有普遍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對自己遭遇苦難有足夠的精神準備,切不可懷僥倖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頭上。這個教學環節進行得很順利。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5

  本學期,我進行了《化石吟》的公開課教學,課後,結合本組老師對我這節課所做的評議,我對本節課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反思,以期能促使本人今後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現做反思如下:

  本文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目標應是在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內容,體會感情;理解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並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的教學重難點主要定位為: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透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在教學過程中,本人一以貫之執行了這幾項教學任務,也基本上收到了預期效果。應該說,這幾項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比較到位,我在課堂上也儘量努力嘗試進行了一些突破;其次,在匯入新課以及對拓展延伸性問題的設計時,本人進行了較為精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對於七年級的學生,本人歷來提倡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字詞教學;最後,本人認為,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老師在授課時應能融入自己的激情,從而能真正做到以情感人,這也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許也正是本人在現在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深有感悟的一點。

  誠然,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本人也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有待在今後的授課中不斷改進提高:首先,在課件的使用上,因諸多條件的限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導致課時安排太過緊了些,沒能更充分地安排落實好各項教學程式,對有些問題的展開也不夠充分些;其次,在重難點的突破上,顯得還是不夠全面深入些。本人將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爭取不斷努力完善自己,以期能更加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6

  目標明確,教師更應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教師應及時地接住丟擲的“球”,在課堂中做一個好球手,時時注意找個適合的點與學生對話。比如,這堂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將夸父歸為一個“失敗的英雄”,面對失敗不氣餒。在“說說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環節中,已有學生提到夸父是一個自高自大的人。教師也追問:你從什麼課文的哪個地方看出來的?學生說:他敢與太陽賽跑,是個自高自大的人。此時的教師沒能很好接住這個“球”,應再次追問:為什麼你認為敢與太陽賽跑是“自高自大”?而教師為急於點其他學生回答,未能接住這個球,引導學生體會思考“失敗英雄”的形象,當回過神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球”從身邊滑走。而正因為這個球未能接住,所以導致下一環節的進行,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於本堂課的亮點沒能充分展示出。學生也只能勉強認同教師引匯出的“失敗英雄”。 其二:對文字的質疑探討還欠缺。由於質疑這個環節中沒有以主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好像讓學生在沒有韁繩的牽引下,駕馭一匹不知其性的良馬一般,要想出引出“失敗英雄”就略顯牽強。

  其三:神話故事應該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而本堂卻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

  這堂課畢竟只是一個“點”,教師只有及時反思課堂中的不足才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進步。 2

  語文,為了生活還是考試?

  第一天上課,我告訴學生,我在高中的時候怎樣調皮,怎樣戲弄老師和同學。高中的學習也許很辛苦,但是很快樂。

  第一天的語文作業,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7

  一.我這次採用的教學方式依然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但還是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在實行,這與新課改的精神是違背的,也是不科學的。在課堂是我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文言文好學嗎?喜歡學嗎?”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不好學,不喜歡”。我想這是學生心裡真正的呼聲,但是我們教師卻是經常忽略了他們的心聲,依然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念來教學。這裡面可能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才是最關鍵的,要讓他們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我們的教學就算是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課堂上,我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導語的設計,圖片的展示,提出一些問題,講一些故事,對學生的回答積極肯定等等。但還是覺得這樣不夠,因為一旦涉及到知識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為我無法讓知識點的講授變得更為生動,更為形象,我想這是我個人的問題。

  二.這是一篇充滿趣味和想象的文章,應該可以讓學生成為主角,讓學生去體驗文章裡面的樂趣,因為他們才剛剛度過自己的童年,對於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趣事還是記憶猶新的。如果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趣事談談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讓他們去體驗作者當年的樂趣,或許效果會更好。但是實際上這堂課我們大都是在傳授文言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這實際上也違背了新課改的精神。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課堂應該儘量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8

  這是一篇演講詞,雖然屬於議論文的範疇,但是並不講究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更多地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情感打動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在指導學生學習本文時,我主要抓住以下兩點:

  一、文字教學:從朗讀中體會情感,並訓練學生聽讀並篩選資訊的能力。

  二、人文教學:在情境教學中讓學生理解真正的英雄的內涵。

  對於文字教學,我首先透過創設情境,播放影片,把學生帶入到悼詞的情景中,為英雄的犧牲而悲痛;其次,運用聽讀的形式,讓學生再次感受情感。另外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比較注重說讀寫的訓練,聽的能力並不能得到施展。於是我就依據英語的聽力訓練,帶著幾個問題去聽讀,篩選自己有效的資訊。同時實現單元目標抓課文主要資訊,概括要點。因此我又設計了概括七位宇航員的事蹟或性格,從中總結英雄的精神品質,過渡到對英雄內涵的領悟。

  對於人文教學,不能依靠空洞的說教,所以我的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個體感悟。無論是七位英雄的精神體會,還是美國精神的領悟,最後是聯絡到全人類,都是讓學生自己去逐步深入的一個過程。只有自己的體驗才是最新鮮的。

  本次教研活動,不僅僅鍛鍊我駕馭課堂的能力,而且在各位專家和老師的指導下,更深層次地發現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演講詞本因以情感動人,設計中雖有體現,但是教學中卻忽略了這最關鍵的要素;概括英雄的事蹟中缺乏有效地手段等。

  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深入地鑽研教材、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最後感謝教研室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感謝各位專家和老師給予我的寶貴意見。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9

  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上本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領會本文所表現出來的童真、童趣,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點。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為目的。筆者從整體感知課文,欣賞優美句子,合作探究等三方面做了教學預設。

  在課堂教學中,從回顧本單元前兩課內容入手,將學生引入到本節課內容。然後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交流體會,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接下來是欣賞句子,學生們發言積極,表述也非常的棒。老師的心情也隨著學生的激情不停地愉悅。在合作探究中學生們探討了三個問題。一個是領會課文的中心,一個是明確課文的線索,一個是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最後是比較閱讀,讓學生將本文與《童趣》進行了比較,指出它們的異同。這樣,即深化了本課的內容,又複習鞏固了學過的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容量是比較大的,有朗讀課文(兩千多字的文章),有欣賞句子,有探討問題等。整個課堂學生們緊張而又活躍,興奮而又激情。老師只是一片綠葉,除了適當的點撥外,節約了很多的語言。本節課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學設計中所創設的環境必須要吸引學生,使學生感興趣。設計的各個環節的流暢性要符合學生的思考、探索、求知過程,逐層誘導深入,理解鞏固,深入淺出。課堂活動的組織要克服隨意性,提問、討論及其他課堂活動,都應該事先準備充分、設計精當,以便更好的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10

  從初一接手這個班級起,就明顯感覺到學生整體朗讀水平較低,每次齊聲朗讀不是把聲音拖得長長的聽得人昏昏欲睡,就是讀出如行軍般的感覺,把文章的意境完全破壞了。探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還在於學生在朗讀時對文字缺乏深入的理解,沒有得出自已個性化的感受,對語氣、語速、語調缺乏正確的把握,又如何能讀出其中的韻味呢?在上本課時,基於本文是由兩首詩歌組成,而詩歌教學重點還在於朗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四人小組合作為詩歌設計朗讀指令碼,透過討論,給詩歌標出停頓、重音(並說明為何讀重音)、語氣。討論結束後,四人小組中推舉出一人站起來朗讀詩歌,一人陳述朗讀指令碼的設計。讀一節分析一節,最後評出最佳小組。

  這一環節設計的精彩之處在於,將朗讀、品析、設計融為一體,讓學生將靜態的文字轉化為動態的指令碼,融入自己最真切的感受,獨特的個性化體驗,對詩歌進行了個性化的詮釋。事實證明,讀得精彩的小組,在朗讀指令碼的設計中也體現出對詩歌內涵的正確理解。

  而且這一工作是在小組內協作完成的,組內各人員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分析,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朗讀,有的負責陳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但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遺憾。因為個別學生陳述的聲音不夠響亮,其他學生聽不清楚,需要教師一再強調,浪費了一些時間,從而導致展示朗讀指令碼的小組不夠多,參與面不夠廣。

  在優秀小組陳述完自己的設計後,沒有及時引領學生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以上遺憾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得到彌補。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11

  《觀舞記》是我國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寫的一篇優美的觀後感。文章寫了作者對印度著名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精妙絕倫的舞蹈的觀賞及其觀賞的心情和感受,表現了中印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本文在教材的安排是閱讀課文,在教學中我便把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作為了本文教學的教研問題。

  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一些嘗試:

  1、讓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讓學生回顧自己在參加學校文藝會演,如何準備舞蹈節目以獲得觀眾喜歡的過程。

  2、讓學生閱讀課文,分析作者觀察、欣賞、描寫卡拉瑪姐妹舞蹈的角度。

  3、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描寫精彩的語句並進行仿寫。

  4、欣賞一段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舞蹈《孔雀舞》,學習課文的寫法把觀賞的優美舞蹈寫下來。

  反思自己上的《觀舞記》課文,我感覺有幾點做得好:

  1、教學時,創設情境。讓學生觀看一段印度舞蹈。問學生:大家覺得印度舞蹈怎麼樣?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舞姿,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時,卻似乎捉襟見肘,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透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穫的。過渡自然地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有利於學生與文字進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看舞與學課文結合了起來,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

  2、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儘量合理地利用課程資源,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以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的教學思路貫穿課堂始終。

  3、教學問題設計的層次化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對學生寫作的學習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七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篇12

  總結本節課,我認為,在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範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平時的課堂教學,也缺乏對學生進行語言品味的教學指導,因此,今後在這方面,我還要多下功夫。

  反思本節課,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一、課前導學案印刷不是太清,四個版面各漏印了一行。其他教師對我懷著一種期待,共有22位教師聽課,這是聽課史上最多的一次。

  二、匯入語中用比喻寫家鄉冬天寒冷的特點,學生不會。我跳過去。原計劃 7個題目用10分鐘時間檢測的,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不強,有的同學不看題目,直接從題目開始讀書起,計劃讀書完再做題目。但對很有提綱作用資訊豐富的課文提示語沒有同學讀書。我提示學生課文的範圍。情況好了點。有些同學開始到黑板上寫,前兩個題目做的不錯,特別是作者姓名與字的特點同學們挖掘的不錯。

  三、第四個題目正在思維,我發現時間到了,就叫了停頓。教師開始示範朗讀,學生結合題目進行重點內容的反覆朗讀。學生仍在找答案,沒有人朗讀。教師提示後,學生讀了一會,教師讓學生說又學會了什麼,兩個同學發言,效果還不錯。解決了兩個題目,有一個題目教師適當組織了點撥。

  四、在設計的幾個交流環節,沒有學生回答。由於時間關係,又匆匆進入了寫作環節,教師有示範,學生也在寫,但沒有來得及交流,下課鈴就響了。黑板上的內容沒有核對,檢測題目沒有作完,寫作的內容沒有落實,這節課就結束了。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但是看出學生對這節課還很很感興趣的,他們接觸到了與以前不一樣和形式。按以前的想法,我可能會在結束之前發現學生做完了檢測題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