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表情豐富的臉教案
美術表情豐富的臉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表情豐富的臉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 表現”的學習領域,是表情單元系列中的第一課。本課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熟悉的題材,有很大的創作空間。人類的豐富表情給予學生無限的創造素材。對著鏡子看看自己,或者互相觀察,看看臉上的肌肉、五官的變化和各種表情的關係。在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嘗試用繪畫、剪紙、泥塑等多種方法來表現表情豐富的臉,體現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相聯絡的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對全人類的熱愛和責任感。
教學目標:
1.透過表演、觀察,研究人類面部肌肉和五官的變化而產生的各種表情。
2.嘗試運用各種工具、材料、方法進行創作,利用欣賞藝術大師們的各類作品,感受對人類各種面部表情進行藝術創作的快樂。
3.透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用語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透過表演各種臉部的表情,觀察、研究、交流,討論瞭解人類臉部肌肉和五官的變化和各種表情之間的描繪。
教學準備:
課件、鏡子、水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一)同學們,首先看一組圖,從圖中觀察人物的心情怎麼樣?心情的變化所帶來的人物五官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幻燈片出示組圖)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透過觀察,與自身的經驗進行連結,從而明確一個意識,那就是心情的變化可以透過人物的表情表現出來。
(二)同學們,圖中的表情具體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說出:人們臉上變化萬千,有的大笑,有的驚訝,有的憤怒,有的睏倦??
(三)小結:
人們的心情可以寫在臉上,隨著心情的變化,人的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並且透過五官表現出來。
【設計意圖】
進一步讓學生透過觀察明確表情可以代表心情的意識。
二、對比學習
(一)比較2幅圖(相機出示),一個憤怒一個喜悅,請同學們仔細看,從他們五官看,會發現,他們的眼睛、眉毛、嘴角、臉部的肌肉,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二)問: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表情,請拿出鏡子,觀察鏡子裡的`你,來做出不同的表情。你們是否發現,當你們做出喜怒哀樂的時候,臉上的五官發生了變化了嗎?
學生自由回答:比如人在大笑的時候眼睛會彎彎的向下,眉毛也會彎彎的,嘴巴向上翹;人在哭的時候,眼睛眉毛向下斜,嘴巴也向下斜;
而人在生氣時,嘴巴和眼睛反著方向;在喜悅時,眉毛彎彎向下,嘴巴嘴角往上翹。
(三)小結
同一種表情,在不同光線照射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你平時注意到了嗎?(指導學生觀察鏡中的自己)由此可見,表情能反應一個人的心情和狀態,所以歷來人物的表情都是古今人物刻畫的重點。
【設計意圖】
透過學生自我的觀察和比較可以對錶情與心情的關係有一個更為明確的理解和感受。同時,與其生活實際相聯絡,做到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
三、欣賞經典:
(一)出示東漢時期的說唱俑,指導觀察: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看看他的臉部,眉毛彎彎,眼睛彎彎,心情有多歡暢啊。
出示唐代的雕塑,指導觀察:眉毛倒勾,齜牙咧嘴,憤怒的心情一眼可見。唐代的仕女卻面露微笑,眉毛彎彎,眯著小眼睛,透露出滿足的樣子。
(二)小結:每個人的臉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表情,這個強烈,那個有著微妙的變化,一張有表情的臉,只要自己多仔細觀察,多畫幾次就會表現出另一種表情。
【設計意圖】
透過經典作品的介入,可以讓學生有更為直觀的感受,也能夠更清楚的看到表情的“豐富性”“多樣性”。
四、欣賞學生作品
看看其他同學是如何透過畫筆呈現人物表情的,你是否能從他們的表
情中感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呢?
具體為五種表情:喜 愁 怒 滑稽 恐懼
【設計意圖】
欣賞同學的作品能夠有效的拉近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也更加有利於他們從中找尋到共同點,為下一步的繪畫奠定一個信心基礎
五、畫一畫:
作業佈置:畫出自己的表情,也可畫出周圍人的表情。
六、總結延伸:
同學們,你畫了一個什麼樣的表情呢?人的情感,雖然可以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傳達,但臉上的表情卻能讓人一目瞭然,你又會以怎樣的表情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呢?
【設計意圖】
結尾留給學生思考,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每天的生活。
反思:
透過一系列畫面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展現給學生,讓他們置身於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圍中,當學生被形態各異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時,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聲:“多麼有趣的表情啊!”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活了,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慾,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盡情發揮,大膽繪製,呈現最佳學習狀態。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在課堂上觀察自己臉部不同的表情時五官的變化,對不同表情變化的樣子有了更加直觀清晰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