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論文 大學論文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論文 大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論文 大學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本文是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論述課題。文中在分析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觀點的基礎上,闡述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當今社會經濟的重要現實意義,並強調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關鍵詞:價值經濟發展意義
參考文獻:中國期刊雜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透過對商品關係的深刻分析,馬克思闡明瞭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價值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及其變化規律、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至今,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經濟社會與人類勞動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為揭示商品內在矛盾的科學理論,它所揭示的市場經濟規律是指導我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經濟中出現的新問題的指標。但由於在當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而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使勞動價值論成為人們近年來討論的熱點。因此要深入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觀點,瞭解其重要現實意義,並使它在指導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觀點
(一)使用價值與價值
馬克思從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分析了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內在聯絡,指出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人的具體勞動和物質資料是形成使用價值財富的源泉;人類的抽象勞動則是形成價值財富的唯一源泉;勞動者的一定體力和腦力的凝結則是構成價值的實體。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二)價值源泉
人的生產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勞動是指一切加入商品生產的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非體力勞動。而各種生產資料不是形成商品價值的源泉和實體,但卻是價值創造和形成的必要條件和物質基礎。
(三)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商品價值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四)價值轉化為價格
價值的創造是在生產過程進行的,商品的價值轉化為商品的價格則必須要依靠市場,在流透過程中得於實現,從而使商品的本質形態轉化為現象形態。因此,就出現了價格與價值、現象與本質的不一致,甚至出現現象掩蓋本質的假象。價值的本質——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和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重要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超額價值與勞動生產力成正比。因此,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在市場機制和利益驅動的作用下,必然會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加強勞動管理,提高勞動效率,以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並按高於個別價值或按高於個別價值但低於社會價值的價格銷售商品,企業因此就會獲得超額價值,即“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起了自乘的勞動的作用,或者說,在同樣的時間內,它所創造的價值比同樣社會平均勞動要多。”這就會產生兩種效應:一是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增加了社會的使用價值量;二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使複雜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所佔的比例增大,新的產業和新的部門不斷湧現,從而全社會的勞動總量不斷增大。其結果,不僅增加了社會的使用價值量,而且也增大了全社會的價值總量,即增加了社會財富,從而促進了經濟發展。
(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確執行的指導作用
根據價值規律原理,商品的生產者要想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使其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同樣適用,這要求生產者要自覺地不斷改進技術,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產品數量和提高產品質量,進而促進整個整個國民經濟的又快又好地增長。按照價值轉化為價格的理論,商品的價值要轉化為價格則必須依靠市場,在流透過程中得於實現。所以,營造一個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對於企業生產的正常執行乃至整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在商品交換中充分體現價值規律,實行等價交換原則。二是有健全的各類商品和要素的市場,並形成了完備的市場體系。這也是現階段市場建設應遵循的目標。
(三)解決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的指導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也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收入分配不公、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岐視社會弱勢群體及其勞動等。我們不能把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簡單地歸結於管理制度跟不上,深層次的原因是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導向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界都熱衷於追捧西方經濟學,這難免在意識形態導向上出現偏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危險,產生資產階級自由化及金錢萬能、蔑視勞動等思想。反思改革開放以來所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難發現,其癥結在於淡化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為此,我們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思路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意識形態上要重樹“勞動光榮”的觀念;在分配方式上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透過各種政策措施縮小貧富差距,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透過立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等等。力爭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團結友愛”的社會環境,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三,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是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現在人類進入21世紀,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的情況,必須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的認識。一要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二要深化對科技人員、經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三要深化對科技、知識、資訊等新的生產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四要深化對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關係的認識。
商品經濟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在科學技術還是生產力水平上都與資本主義初期天差地別,由此而產生了一些新問題,如無人工廠、機器人和工作時間的大為縮短等現象的出現,對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擴充套件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在堅
持的基礎上繼承、豐富和發展勞動價值論,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