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精選4篇)

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精選4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1

  摘要: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加強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中心之一,針對當前次貸危機發展蔓延的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增大的可能性進行了相關分析,並就如何加強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次貸危機

  1加強商業銀行存量貸款資產和新增貸款資產的質量控制

  對於還沒有到期的存量貸款資產,應密切監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是沒有什麼市場的產品。生產落後,應同意其破產,並進行破產清算以保全銀行資產或減少損失;如果企業很有發展潛力,只是出現了暫時的資金困難,銀行應允許其提出貸款展期申請,甚至於對其新增貸款以幫助其度過難關,企業救活了,銀行的資產也就安全了,這是個雙贏的結果;對於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業,銀行可採取增加抵押和擔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風險。

  對於即將發放的新貸款,銀行應嚴格執行貸款審批條件,加強銀行的內控制度和強化外部監管,做好貸前調查和審查,加強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過程及方法的監督、檢查和引導,建立完善的銀行內部風險評估體系。應主動積極爭取支援國家建設的大型專案貸款融資,對於國家出臺的降低貸款條件和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銀行應在國家的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為具體的措施和細則,對於數額比較大的貸款,應組織銀團貸款以分散信用風險。

  2大力降低信用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效率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是管理成本過高且效果不明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訊科技支援落後,我國商業銀行要不斷的加大對資訊系統的投入。使得資訊管理延伸到商業銀行業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建立起功能強大的資訊資料庫,實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從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二是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落後,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高效、規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信用風險管理體系應該包括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政策體系、決策體系、評價體系等內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起高效並且相互監督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關鍵。

  3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

  信用風險管理事前預防效果最好,實行謹慎的貸款政策,但是,過於謹慎的貸款政策在減小了信貸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利潤。其次是信用風險管理的事中監測,一旦監測到某種貸款信用風險過大,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分散和轉移。一旦信用風險發生,雖說進行事後的補償是必須的,但已發生了很大的損失。所以,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內在要求。

  4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加強法人治理結構。減少行政干預,維護商業銀行微觀主體經濟責任

  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與國外的商業銀行相比,在資本結構中,我國的商業銀行國有股或集體股獨大,導致所有人缺位,銀行的領導也是由政府任命的,銀行內部按照行政級別管理,貸款的發放人為影響因素很大。銀行管理層的信託責任不強。易受政府控制和影響,這會導致銀行的信用風險增大,我國本世紀初兩三年銀行壞賬比例很大,國有企業貸款不還,就是因為銀行承擔了政府進行經濟改革的成本。

  5重視維護良好的銀企關係來降低信用風險

  銀企關係的維護既是商業銀行營銷的重要部分,也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銀企關係管理對降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有以下幾點作用:首先,商業銀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很熟悉,在貸款調查和審批中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放款決策,把好信用風險管理的第一關;其次,有利於商業銀行對貸款信用風險的實時動態監測,提高了信用風險的事中管理效率;再次,有利於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的正確處理,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商業銀行會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決定,如果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商業銀行會允許企業對貸款進行展期甚至會再貸款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最後,良好的銀企關係意味著銀行與企業資金往來密切,企業透過銀行辦理的資金業務多。將會使得企業信用違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處於壟斷地位,並且企業資本短缺。一方面銀行與一般企業相比佔有優勢地位,並不注重銀企關係的開發,坐等企業向其公關來提供貸款,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危機。銀行不分具體情況,嚴格要求企業還貸,致使企業破產,銀行也發生很大的損失,現在由於競爭的加劇以及銀行營銷觀念的轉變,我國的商業銀行也開始注意銀企關係的建設與維護了;另一方面,銀行由於受政府的影響,被迫向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貸款,導致大量的不良資產,銀行承擔了國家經濟改革的成本,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的成功上市,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銀行的信貸政策依然受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控制,勢必會增大信用風險的發生。

  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2

  論文摘要: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和世界各國金融監管的演進,商業銀行都已經或正在開發信用風險評估模型和系統,並在信貸、交易等業務領域的不斷驗證中加以修正,為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歸納總結了信用評估機構在銀行信用風險計量方面的相關理論依據和基本做法.並對銀行間市場完善信用評估提出了具體建議。

  論文關鍵詞: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風險管理

  全球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理念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對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重視。金融機構評估對手方信用風險的方法、模型合理與否,關係到評估結果的優劣。本文概要闡述了銀行信用風險計量方面的相關理論依據和基本做法。並對銀行間市場完善授信管理提出了具體建議。

  一、信用風險評估理論

  銀行等金融機構信用風險評估方法大致有統計模型、CAMEL模型和專家判斷模型等三種理論依據:

  (一)統計模型

  利用統計模型進行信用評估的前提條件是有足夠的資料積累,一般至少需要連續3年的相關資料。

  1.違約機率(ProbabilityofDefauh,PD)理論

  違約機率是預計債務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違約)的可能性。評估結果與違約率的對應關係是國際公認的事後檢驗評級機構評估質量標準的一項最重要的標尺。在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違約機率是指借款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不能按合同要求償還銀行貸款本息或履行相關義務的可能性。如何準確、有效地計算違約機率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十分重要。不同評級機構所設定的違約定義可能不同,所反映同一等級的質量也因此而不同。只有違約定義相同的評級機構,其評級結果才可以進行比較。有了對應違約率的資信等級才能真正成為決策的依據。商業銀行違約機率常用的測度方法主要有兩種:基於內部信用評級歷史資料的測度方法;基於期權定價理論的測度方法。

  2.違約損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理論

  違約損失率是指債務人一旦違約將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數額佔風險暴露(債權)的百分比,即損失的嚴重程度。在競爭日益激烈、風險日益加大和創新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中,銀行對資產風險的量化和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因過於簡單、缺乏現代金融理論基礎等原因已經不能適應金融市場和銀行監管的需要。以獨立身份服務於全社會公眾投資者、以公開上市債券為主的外部信用評級對銀行內部以信貸資產為主、與銀行自身有著特定聯絡的資產組合的適用性也越來越小。因此,銀行開始開發類似外部信用評級但又反映內部管理需要的內部信用評級系統,以適應上述市場和內部管理發展的需要。隨著銀行內部評級體系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銀行認識到LGD在全面衡量信用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評級體系的結構開始由只注重評估違約率的單維評級體系向既重違約率又重違約損失率的多維評級體系發展。歷史資料平均值法是目前銀行業應用最廣泛最傳統的方法,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許多規定也採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以其簡單易操作而獲得歡迎。

  (二)CAMEL模型

  CAMEL評級體系是目前美國金融管理當局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信用狀況等進行的一整套規範化、制度化和指標化的綜合等級評定製度。其有五項考核指標,即資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資產質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動性(Liquidity)。當前國際上對商業銀行評級考察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未跳出美國“駱駝”評級的框架。“駱駝”評級體系的特點是單項評分與整體評分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以評級風險管理能力為導向.充分考慮到銀行的規模、複雜程度和風險層次,是分析銀行運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基礎分析模型。在具體CAMEL模型的指標及其權重選取及校驗過程中,大多采用了迴歸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統計方法。

  (三)專家判斷模型

  銀行信用評估的起點是對其財務實力的綜合判斷。應從定量定性兩個角度綜合評估。經營戰略、管理能力、經營範圍、公司治理、監管情況、經營環境、行業前景等要素,無法透過確切數量加以計算,而專家打分卡是一種更加偏向於定性的模型。在缺乏外在基準值,如信用等級、違約和損失資料等的情況下,開發專家判斷模型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專家判斷模型的特點是:符合Basel要求.具有透明度和一致性:專家打分卡建模時間短,所需資料不需要特別的多:專家打分卡可充分利用評估人員的經驗。

  二、信用風險評估的通常做法

  (一)信用風險評估的基本思路

  評估方法應充分考慮風險元素的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引入大量的精確分析法,並儘可能地運用統計技術。另一方面,不浪費定性引數的判別能力,並用以最佳化計量模型的預測效能。除CAMEL要素外,還需考慮更多更深入的風險因素。評估要素主要包括品牌價值、風險定位、監管環境、營運環境、財務基本面。

  (二)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的構造

  資料準備是模型開發和驗證的基礎,建模資料應正確反映交易對手的風險特徵以及評級框架。定義資料採集模板。收集、清洗和分析模型開發和驗證所需要的樣本資料集。影響交易對手違約風險要素主要有非系統性因素和系統性因素。非系統性因素是指與單個交易對手相關的特定風險因素,包括財務風險、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管理能力、基本資訊等。系統性因素是指與所有交易對手相關的共同風險因素.如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商業週期等。既要考慮交易對手目前的風險特徵,又要考慮經濟衰退、行業發生不利變化對交易對手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的影響.並透過壓力測試反映交易對手的風險敏感性

  (三)變數選擇方法

  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Theanlaytichierarchyprocess)簡稱AHP:它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不僅適用於存在不確定性和主觀資訊的情況,還允許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運用經驗、洞察力和直覺。層次分析法的內容包括:指標體系構建及層次劃分;構造成對比較矩陣;相對優勢排序;比較矩陣一致性檢驗。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稱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維的思想,透過原始變數的線性組合把多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在保留原始變數主要資訊的前提下起到降維與簡化問題的作用,使得在研究複雜問題時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透過主成分分析可以從多個原始指標的複雜關係中找出一些主要成分,揭示原始變數的內在聯絡,得出關鍵指標(即主成分)。

  3.專家判斷

  關鍵指標權重和取值標準設定是透過專家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共同討論確定,取值標準是建立指標業績表現同分數之間的對映關係。取值標準的設定應能夠正確區分風險,取值標準應根據宏觀經濟週期、行業特點和週期定期調整,從而反映風險的變化。

  (四)模型校驗修改

  模型構造完成後.需要相應財務資料的不斷校驗修改。財務資料可直接向對應機構索取,也可透過第三方資料提供商獲得。直接獲取資料的方式準確性較高,但需對應機構積極配合.且需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資料錄入、核對和計算。透過第三方資料提供商獲取資料效率高,但需支付一定費用,且面臨資料不全、資料轉換計算等問題。在違約機率模型的開發過程中,通常遇到模型賴以建造的資料樣本中的違約率不能完全反映出總的違約經歷,需進行模型的壓力測試,確保模型在各種情況下都能獲得合理的結果.並對模型進行動態調整。

  (五)引進或自主開發授信評估系統

  根據完善授信評估模型,撰寫授信評估系統業務需求書.引進或自主開發授信評估系統,提高授信評估效率。授信評估系統還應與會員歷史資料庫、限額管理系統、會員歷史違約或逾期等資訊庫無縫連線,避免各個環節的操作風險。

  三、對銀行間市場完善授信評估的啟示

  (一)完善授信評估可積極推動銀行間市場業務發展

  銀行間市場會員信用評估水平的提高。可有效防範銀行間市場系統性風險。為防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市場成員需及時、合理、有效地對相應會員銀行或做市商進行信用評估,並根據會員或做市商資信狀況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為其設定信用限額。

  (二)引進成熟的授信評估方法、模型和流程

  根據巴塞爾協議的有關監管要求,國內大中型銀行都已經或正在國際先進授信評估機構的幫助下,開發PD或LGD評估模型。銀行間市場參與者應學習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授信評估方法和模型。在消化吸收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選擇國際先進諮詢機構作為顧問,構建授信評估方法和模型。

  (三)引進或自主開發授信評估系統

  為防止操作風險,提高授信評估工作效率,實現授信評估與機構內部相關係統的連線,銀行間市場參與者需根據授信評估方法、模型、授信資料清單、分析報告模板、建議授信計算公式等內容。撰寫系統開發業務需求書,或引進先進的授信評估系統並進行客戶化改造.或選擇系統開發商進行自主開發授信管理系統。

  (四)加強授信評估培訓和知識轉移

  藉助專業授信諮詢機構的培訓。授信評估人員可學習授信評估模型的理念,掌握定性評估時專家判斷的尺度.運用統計方法確定定量和定性因子的最佳模型:掌握資料轉換和根據資料質量或可獲得性調整資料的方法;動態識別模型的表現,包括統計證明和穩定性;熟悉模型的樣本外測試;學會將模型評級映像到外部評級級別和內部、外部PD值等本領。同時增強業務人員對新資本協議的理解,提高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培養出自己的`專業信用風險評估分析隊伍。

  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3

  一、主成分分析法及Logit模型在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定量信用風險評級中的應用

  (一)樣本資料的選擇

  從我國上市公司中小板中選取了80家制造業中小企業作為樣本,其中20家為ST企業(高風險企業)60家非ST企業(低風險企業),我國製造業中中小企業約佔99.08%,中小企業中製造業約佔92.42%,截止2010年底,中小企業版上市公司共有531家,其中製造業325家,佔61.21%,所以,無論從總體看,還是從上市公司看,製造業企業都佔主體,為了研究的普遍性,也為了消除行業因素的影響,80家中小企業都選擇製造業企業。並涵蓋了食品、紡織、傢俱、電子、化學、金屬、裝置、醫藥、生物製品等製造業行業,所以樣本的選取具有全面性。由於中小企業的財務資料是難以獲得的,所以,從上市公司中選取了80個樣本,資料均來自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報及其他公開披露的資訊,主要來自於和訊網。

  (二)指標的選擇

  本文共選擇了五大類三十九個財務指標,具體包括:償債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發展能力指標以及現金支付能力指標,這五大類指標都是與企業違約率的高低有著很高的相關性的,具體指標如下表

  (三)主要方法的應用

  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種簡化資料集的統計方法,旨在利用降維的思想,透過線性變換把原來N個相關變數指標轉換成另一組不相關的綜合指標的降維處理技術。在實際處理中,只挑選幾個方差最大的主成分,從而達到簡化系統結構的目的。本文主要選取了五大類39個指標,而其中部分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絡,為了消除指標之間的共線性,所以,先採用主成分分析法,篩選一部分指標,最終進入了Logit模型。

  2.logit模型

  (1)模型適用性分析Logit模型是採用一系列財務比率的變數來預測公司破產或違約的機率,然後根據銀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程度設定風險警戒線,以此對分析進行風險定位和決策。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將違約機率作為衡量信用風險的核心內容之一,而且,經研究發現,信用等級與違約機率存在著明顯的對應關係,即較低的信用等級對應著較高的違約機率。所以,採用違約機率度量的方法來度量信用風險存在著合理性。Logit模型是一種非線性模型,信用風險非線性這一特點,使得模型剛好使用。此外,Logit模型不需要自變數符合聯合正態分佈這一假設,且自變數可以連續、離散、甚至可以是虛擬變數。而信用風險很難進行正態分佈的假設,所以,基於這兩點而言,此模型對於信用風險測量有其適用性。

  (2)模型介紹Logit模型是透過最大似然法來對模型引數進行估計。Logit分佈函式的公式可以表示為:P=11+e-zP為因變數,z為自變數,e即為自然對數的底數2.71828。在本文中,我們利用Logit模型來研究企業財務狀況與企業違約之間的關係,因此,P作為因變數即為貸款企業的違約機率,取值在(0,1)之間,這與Logit模型的定義中P大於0而小於1相符合,而z作為自變數,我們將它重新定義為企業財務指標的函式,我們把它表示為Z=a0+a1X1+a2X2+、、、+anXn,這裡的X1一直到Xn是上文提到的39個財務指標經過主成分分析法最終得到的部分指標。

  (四)具體應用

  首先進行主成分分析,將五類財務指標分別進行主成分分析,現以償債能力指標的17個因子為例,其他指標的主成分提取方法相同,只給出結論,不一一列舉。透過提取主成分,最終提取了四個主成分進入Logit模型,其解釋總方差為82.319%,這四個因子分別為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以及負債結構比率。其餘四類指標透過KMO和Bartlett的檢驗,均適合做主成分分析,最終篩選出的因子分別為:總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淨利潤增長率,淨資產增長率,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現金流量結構比率。所以,最終選擇了12個變數進入Logit模型,這12個因子分別為x1到x12: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負債結構比率,總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淨利潤增長率,淨資產增長率,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現金流量結構比率。

  二、定性分析法在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定量信用風險評級中的應用

  除了上文提到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進行定量評級的方法以外,在對信用風險進行評級時,還需要對宏觀、行業、區域等系統性的風險進行研究。因為每個企業都處於一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之中,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整體發展快慢以及穩定性對每個行業和企業造成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對於信用風險評級人員而言,應該隨時關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對受評物件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原料供給、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方面的影響,並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及宏觀調控政策對企業獲取現金流能力的影響及程度,從而為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奠定基礎。此外,要關注行業因素所帶來的信用風險,行業內的企業之間處於一種相對聯絡的緊密狀態,一旦發生行業系統性信用風險,就意味著行業內一部分企業將會出現信用風險。要重點關注行業的生命週期,因為處於不同行業生命週期的企業信用風險是不同的。處於起步期的行業收益低,風險高,處於成熟期的行業業務發展和收益相對比較穩定,信用風險相對下面具體闡釋一下各項指標的評定標準:

  1、宏觀因素打分標準國家鼓勵的產業主要包括生物製藥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智慧工程、以及稀有的有色金屬行業等等,這些產業的得分最高,相應的也可以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援和相應的稅收優惠。例如房地產的開發、汙染較強的一般化工產業為國家限制的產業,而對能源過度浪費,對環境汙染較為嚴重的企業,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對這類企業的貸款要非常慎重。具體可以參照國家出臺的相關規定。

  2、行業發展週期打分標準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一般將行業劃分為四個生命週期:起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企業的起步期,企業的規模可能會比較小,在這個時期,行業產品的開發相對比較緩慢,利潤率比較低,但市場增長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旦進入成長期,企業將擁有高的增長率,而在該階段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當增長率降到較正常的水平時,企業便進入了成熟期,該階段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相對來說信用風險也相對較低。而一旦行業進入衰退期,市場增長率將嚴重下降,此時的信用風險將相對較高,因為此行業可能會不復存在或被併入另一行業,所以,一定要對處於衰退期的企業信用風險高度關注。

  3、行業進入障礙打分如果一個行業越容易進入,說明該行業的獲利能力就越容易被削弱,新進入行業的企業會對現有的行業構成威脅,削弱現有企業產生財務回報率的能力、分割市場份額甚至激化市場競爭。新進入者的威脅力度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進入壁壘的高度,當然,壁壘的高度與眾多因素相關,包括規模經濟、客戶的忠誠度、資本金的投入、轉換成本等等,所以,越是進入壁壘高的企業,其信用風險相對較低,因為其存在的競爭相對較小,存在一定的規模,擁有一定的資本金,財務狀況也相對穩定。

  4、企業信譽打分銀行可以透過函證的方式向其他企業詢問該企業在與其合作中是否誠信,並透過銀行系統查詢其以往的貸款信用記錄,以及透過其他平臺查詢該公司是否有其他違約記錄、欠費記錄。

  5、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包括對領導者的能力、研發能力、市場佔有率的綜合打分,這裡最重要的是對領導者能力的考察,因為中小企業主要是由所有者自主決策、直接管理,企業所有者在企業日常經營和重大決策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管理者個人的信用觀念和信用行為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用決策和信用行為,因此,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具有較高的個人相關性。應重點關注領導者的能力以及其對風險的偏好。有些企業領導者屬於比較保守的型別,他們更喜歡求穩,有些時候為了降低風險甚至放棄了高收益,而還有一類領導者喜歡冒險,他們的原則是為了更高的收益而選擇高風險的專案,最後一類是相對風險中立的,他們不迴避風險,也不追求風險,而是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態度。所以銀行應該重點關注的是喜歡冒險的這一類領導,因為其冒險風格可能會使其面臨很高的信用風險。

  6、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首先要看其公司各項制度是否健全、內部控制是否嚴謹,對內部控制能力的考察主要關注五個方面的內容:組織結構是否合理,責權的分配是否得當,人力資源的政策、企業的文化以及社會責任。如果一個企業有著自己長久以來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給予激勵、晉升的機會,員工將對企業有很高的忠誠度,會更好的為企業帶來價值。此外,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關注其社會責任,即要做到安全生產、保證產品質量、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就業、員工保護等等。所以,如果一個企業擁有好的內部控制,其信用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7、企業的業務關係包括與供應商、銷售商與客戶的合作情況,這些的指標獲取只要可以採用抽查部分供應商、客戶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

  三、結語

  信用風險評級體系的建立對商業銀行信貸審批、限額管理、貸款定價、績效考核以及監管資本的節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透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專門針對於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級的體系。

  一方面,透過主成分分析法以及Logit模型的建立,使得商業銀行在對中小企業評級時擁有了可靠的依據,上文已經透過對80家中小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進行了實證檢驗,最終得出結論,在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風險進行評級時,應重點關注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負債結構比率、總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淨利潤增長率、淨資產增長率、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和現金流量結構比率這12個因子,並帶入logit模型,最終得出其違約的機率P。另一方面,要透過定性分析的方法對一些無法量化的指標透過專家打分進行分析,具體包括宏觀行業的指標分析,中觀行業的指標分析以及微觀企業因素的指標分析。最終,綜合考慮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得出該企業最後的信用風險評級。信用評級起源於美國,隨著人們對信用風險評級重要性的不斷了解,信用評級體系也在不斷髮展。從評級方法上來看,國外對中小企業評級總體上也採用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並向風險度量模型方向發展。目前國外提出的度量風險的模型,一類組合理論模型:JP摩根的CreditMetrics,KMV等,另一類是違約模型:瑞士銀行CreditRisk和麥肯錫的CPV模型,而這些模型的應用依賴大量的資料庫資訊,所以我國商業銀行在對這些模型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因為我們沒有強大完善的資料庫作為支撐。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級在我國只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所以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完善性,一個相對成熟的信用風險評級體系尚未建立,中國銀監會近日出臺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建立信用風險內部評級體系,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2018年底全面達標,所以,應該重視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級體系的研究,並結合我國的國情,建立適合我國的中小企業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級體系。

  未來我國中小企業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級的發展趨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風險越來越重視對宏觀、行業、區域等系統性風險因素的分析。

  第二,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隨著我國資料庫系統的不斷完善,一些專業化模型將不斷湧現。

  第三,更加重視企業現金流分析,因為現金是企業生命的血液,現金流可以實現企業的流動性、賦予企業發展能力。第四,銀行在業務決策中更加註重發揮信用風險內部評級的作用。

  工商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論文4

  摘要: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存在的主要風險,如何將信用風險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壯大的迫切要求,因此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研究對於整個銀行業有效評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基於2008-2015年我國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面板資料,採用變係數估計模型,透過面板資料計算出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違約距離,並對影響違約距離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迴歸分析。結果表明,資產規模越大的銀行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越高,因此銀行風險越低,違約距離也就越大。存貸比例增加時,貸款減少而存款增加導致信用風險下降,違約距離增加。資產負債率越高,其償還債務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其風險也就越高,違約距離就會減小。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違約距離;變係數模型

  引言

  商業銀行在金融行業內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銀行業作為靈敏度最高的行業,其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便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銀行經營中借貸風險管理的失誤導致銀行週轉困難、停業和倒閉,並且在現代金融體系中,這種結果很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這將涉及整個商業銀行的生存及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因此本文從違約距離角度探討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的評估、測度、分析與比較,透過有效手段對信用風險進行防範和控制,使風險貸款安全化,對於整個銀行業有效評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縱觀國內外文獻,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危機的爆發很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這將涉及整個商業銀行的生存及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這已是中外學者普遍認同的觀點。已有文獻大多研究時間段久遠,對未來預測結果缺乏準確性;使用OLS或者普通面板展開,得到的是全域性均值迴歸結果。由此出發,本文采用2008-2015年我國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面板資料,並利用變係數估計方法對我國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分別進行檢驗和識別,該研究結果有重要的意義,將有助於我們對不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測定、防範及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一、模型設定與計量方法

  本文借鑑李晟,張宇航(2016)的研究,計算出12家銀行近8年的違約距離,原始資料屬於面板資料,面板模型主要結構如式(1)所示:(1)上式的Y代表違約距離DD,i是各家銀行,t是不同年份,α為截距項,δi為橫截面效應,γt為時間序列效應,εit是誤差項。在選擇因變數X時,參考分析企業信用風險及銀行信用風險的各項研究,最終選取了6個自變數:(1)總不良貸款率(TNPLR),單位%。(2)總資產(TA)數值較大,對數化處理,單位為百萬元。(3)存貸比(LDR),單位%。(4)淨資產收益率(ROE),單位%。(5)資產負債率(D/A),單位%。

  二、實證分析

  (一)變數選取及資料來源以違約距離大小檢驗銀行信用風險,需要特定的銀行資料支撐,本文選取《2008-2015華夏銀行、交通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年度報告》為銀行資料來源。該資料提供了12家銀行近8年的總不良貸款率、總資產、存貸比、淨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資料統計。(二)結果及解釋中國上市商業銀行發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不同發展水平的商業銀行以違約距離大小檢驗銀行信用風險可能存在差異。為識別這種差異,本文采用變係數模型展開估計,嘗試對各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進行識別。銀行均在5%水平上十分顯著,浦發銀行總不良貸款率則不顯著。其中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總不良貸款率係數均較高,總不良貸款率上升1%,違約距離會增加超過1。不良貸款率是不良貸款佔總貸款餘額的比重,往往意味著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借款。綜合而言,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主要歸究於以下幾方面:其一,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意識薄弱,加上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資產的急劇擴張,致使其在目前經濟的下行通道中集中爆發;其二,許多地方性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和風險控制受地方政府的干預較多;其三,在經濟新常態下,鋼鐵、煤炭等過剩行業去產能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滑,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使得不良資產規模逐漸增加。不良貸款率增加加重銀行的慎貸、惜貸以及抽貸現象,對國內經濟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應儘快處置不斷上升的不良貸款。對於總資產係數,12家商業銀行均在1%水平上十分顯著。總資產對違約距離體現正向影響,華夏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招行銀行總資產係數較大,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較小。對總資產而言,資產規模的增加本身可能表明銀行的運營良好,具有一定的增長前景,規模越大的銀行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相對越高,因此資產規模越大的銀行風險越低,違約距離也就越大。對於存貸比係數,北京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均在5%水平上顯著,其他銀行存貸比係數則不顯著。浦發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增加0.0921。存款比例佔貸款比例過高時,其面對的違約風險就更小,更少的貸款會收不回來,因此其違約風險就會減小,違約距離就會增加。而北京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0.0421;中信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0.2237。對於淨資產收益率係數,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均在5%水平上十分顯著,其他銀行淨資產收益率係數則不顯著。淨資產收益率對違約距離體現負向影響。對於資產負債率係數,光大銀行、建設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均在5%水平上十分顯著,其他銀行資產負債率係數則不顯著。光大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3.8266;寧波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5.7859;浦發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20.7296;中信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減少15.7957。資產負債率與違約距離呈反比關係。資產負債率越高,其償還債務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其風險也就越高,違約距離就會減小。而建設銀行,存貸比每增加1%,違約距離會增加46.9165。銀行業作為一個高風險與高收益的行業,日常經營過程中會經常面臨著諸如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市場風險等多種風險型別。因此,風險管理對於商業銀行日常經營管理意義重大,控制風險與提高效率是銀行永遠的兩大主題。

  三、結論及建議

  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本文利用變係數方法識別中國上市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異質性,利用2008-2015年我國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面板資料,得到如下結果:(1)資產規模越大的銀行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越高,因此銀行風險越低,違約距離也就越大。(2)存貸比例增加時,貸款比例和數量相應的減少,貸款減少而存款增加導致信用風險下降,違約距離增加。(3)資產負債率越高,其償還債務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其風險也就越高,違約距離就會減小。基於以上結果本文得出如下建議:其一,深化風險管理文化內涵。要把風險控制作為一種文化、一種靈魂注入金融工作中。第一,風險舉證文化,各級風險管理人員要儘量舉出客觀證據來證明對風險趨勢判斷的合理性。第二,風險量化文化,透過量化的分析過程就能判斷出企業惡化的狀況,在一年裡面惡化的幅度是多少。第三,風險底線文化,風險管理必須設定不能逾越的最後的紅線,這是做風險管理絕不能退後的底線。其二,及早甄別企業信用風險水平。銀行應基於相關的資料和方法對自身的客戶群進行細分,對風險及時做預判,並證明自己預判的合理性。資料表明,特大型的企業信用水平是很好的,而企業規模比較小的就更容易發生違約。通過歷史資料研究,可以把相關的預測模型校準到基於現在的經濟條件上,也可以逐步基於預測出的水平開展定價管理。其三,監管機構應保證監管規則透明,規則執行的一致性。統一透明的規則有利於實現優勝劣汰,劣質的銀行將被市場淘汰出去,留下來的一定會是風險管理到位的。銀行健全的退出機制,將使市場上風險管理隨大流的心態和做法就會越來越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