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經常收支援續順差的利弊的優秀論文

探析中國經常收支援續順差的利弊的優秀論文

  摘 要:1 有利方面 1.1 增強我國的宏觀調控能力 國際收支雙順差特別是經常專案持續鉅額順差使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它是一國進行經濟建設,實現內外均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政府便動用外匯儲備平衡國際收支,當國內經濟失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

  關鍵詞:管理學論文發表,管理學論文投稿,管理學期刊投稿

  1 有利方面

  1.1 增強我國的宏觀調控能力

  國際收支雙順差特別是經常專案持續鉅額順差使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它是一國進行經濟建設,實現內外均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政府便動用外匯儲備平衡國際收支,當國內經濟失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政府便動用外匯組織進口,調節供給與需求的關係,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國經濟更容易受到他國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1.2 維護了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

  經常專案的持續大額順差使得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極大的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維護了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我國香港受到了大量遊資的投機,此時,我國政府運用了大量外匯儲備進行對沖,阻止了危機的進一步擴散。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我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保持人民幣的`持續堅挺,使得金融危機對其他各國的危害降到最低,樹立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不但得到了國際好評,更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的信心。

  1.3 提高了對外融資能力

  經常專案的鉅額順差為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它表明我國有良好地國際償債能力,提高了對外融資能力,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容易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各類貸款,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需要予以彌補時,政府面臨三個層次的政策選擇:一是一國可以動用外匯儲備或向國際金融市場及國際金融機構借款以彌補外匯市場的供求缺口;二是政府透過制定和實施特定的財政、金融及貿易政策改變支出的總水平和支出在外國產品和本國產品之間的比重。三是選擇上述兩種政策適當的組合。因此,充分利用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的諸多優勢,拓展融資的範圍、渠道和技術手段,全面提升我國國際融資能力。

  2 不利方面

  2.1加劇了通貨膨脹

  經常專案的大量順差使得外匯收入多於外匯支出,從而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我國人民銀行往往被迫在外匯市場上透過拋售本幣,購進外幣,干預市場,以支援本幣匯率,阻止本幣匯率上升。人民銀行所購的外匯,自然也就成了我國的國際儲備 而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加卻在存款貨幣創造乘數的作用下使得貨幣流透過剩,國內信貸擴張和投資增長開始變得十分迅猛,市場資金首先是追逐房地產 、基礎資源和各種金融資產,推動資產價格快速上漲,上游資源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傳遞到下游消費品價格,由此造成通貨膨脹的壓力,我國外匯儲備的年增加值由2006年的2853億美元變成2013年的3.8萬億美元,這就必然引起貨幣供給量增加,從而加劇我國的通貨壓力。

  2.2貿易摩擦頻繁

  中國經常專案順差過快增長為歐美國家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提供了藉口,2008年中國遭遇歐美國家反傾銷調查73起,反補貼調查10起,分別佔全球同類案件總數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2009年中國遭歐美19個國家和地區針對中國產品的101宗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116.8億美元。2010年中國共遭受貿易救濟調查66起,涉案金額71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2年中國已經連續18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此外 ,美歐等中國主要貿易伙伴還加大使用技術性貿易壁壘、進口限制等措施的力度,增加了中國出口企業的成本,提高了 中國商品出口的門檻 。

  2.3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深入,我國對外貿依存度也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外貿進出口總額大幅攀升。在2006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已達到108813.6億元人民幣,當年外貿依存度為51%,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139134.9億元人民幣,外貿依存度為56%,主要是我國政府為了增加就業,出口創匯,出臺了刺激企業加大出口的措施,2006—2013年我國累計進出口總額為1478698.3億元,這一資料表明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同時,對外貿易依存度也呈現過高的趨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