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王少明《神唇之笛》論文

簡評王少明《神唇之笛》論文

  一

  王少明教授的新著《神唇之笛》出版了(廣西師大出版社,2013年9月),這是音樂界一件喜事,也是廣大音樂愛好者的福音。由於他以哲學式的“弔詭”—即“哲人的第三隻眼,;去感悟音樂,讓很多讀者青眼有加。本書是音樂感悟、思想敘事與學理考辯的整合,因其跨越空間大,可以擺上各界人士的書桌,展卷品味。

  二

  根據對“大音自成曲,但奏無絃琴”等章節的閱讀,說幾句對當前音樂創作和表演的看法。當前音樂成就自不待言,但主要問題是缺乏精神文化的向度。首先,作品創作的無病生吟,精神矮化。曲調的貧乏再配上類似這樣一些歌詞“我愛你,你愛我,哥姐寂寞了”,了無新意和生機;第二,還沒有從長期權力工具化中解脫出來,又加上過度商業化;第三,有些音樂語言風格為創新而創新,成為獵奇;第四,表演中的低俗、放縱不羈,舞臺華麗卻難掩浮躁、空虛。這些現象,是文學藝術創作、表演、表現中諸瑕疵之一般,即:嚴謹不夠,裝“文化”,雖有職業喜好卻缺乏對知識與職責的敬畏。譬如這些歌詞:“崢嶸歲月何懼風流”,語義摸糊;“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生造場景形象;“生死命注休怨早,蕩情暗徘徊,無奈何時運他人載”,病句一大堆,“半夜醒來,腳趾頭蠢蠢欲動”,莫明其妙。

  三

  著者特別關注音樂教育,因為音樂教育是實現審美教育的關鍵一環。他援引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的觀點來說明美育的重要性。在席勒看來,人在兩種必然性面前是沒有自由的:一是生理必然性,二是道德必然性。人要超越這兩個必然性而達到自由,必須經過審美教育。而在審美教育中,音樂教育又是重中之重。用席勒的話說:做一個完整的人,因其性格完整而感受幸福,才是人的真正目的。人往往在經過一輩子奔波之後,深感婆婆世界之累,也深感心靈和人格被撕成碎片之痛。其解脫之途,最好的方式非藝術尤其是音樂教育莫屬。這是任何一種教育所難以替代的。藝術教育能使人產生一種“中間心境”,“在這種‘中和心境’中,心靈既不受自然的強制,也不受道德的強制,卻以這兩種方式活動,因而這種中間心境理應特別地稱為自由的心境。或者說,既不受物質的也不受道德的強制,但卻以這兩種方式進行活動。這種“中和心境”作為自由審美心境,恰恰是人走向心理年輕、人格完善、靈魂幸福所需要的。

  四

  少明教授他原本是學哲學、講哲學、研究哲學的,出過專著,寫過大量的'學術論文。我曾經在20多年前聽過他的課,講的什麼我早已印象朦朧,但講課的情景方式卻朗然依舊。只見他不看教案便脫口而出,滔滔不絕,說明不僅對教學內容的熟悉,更是對相關理論的瞭然於心。後來他讀了哲學碩士,出於對美學的偏好,調人音樂學院後接著轉行音樂哲學(美學)的教學和研究,避免了幾乎人文社科難以避免的“左”的意識形態牽扯,可以自由馳騁於自己思想領地,這讓我非常地羨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