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營養調查比較論文

淺析大學生營養調查比較論文

  摘要:本文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專業的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進行為時一學年的營養跟蹤並將調查結果,進行整理統計,微機運算處理,與國內外相關資料比較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結論,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營養調查相關資料比較研究

  1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營養是有機體從事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保證人體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且在影響人體生長髮育的諸多因素中,營養的作用與影響最為明顯。如果營養不良或缺乏,可導致各種生理機能下降,降低機體的適應能力及抵抗力,甚至致病。有人斷言“合理營養可使壽命延長20年”,人們每天必須攝取一定數量,並保證一定質量的食物,供機體消化、吸收、利用,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延續及從事一切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飲食開始注意營養,隨著營養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營養衛生的宣傳教育。人們對於平衡膳食營養衛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首先膳食中應含有人體所必須的一切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無機鹽類、水),其次攝入的食物要有利於消化、吸收、利用,要新鮮無汙染,製作加工合理、能增進食慾,並多樣化(色、香、味、美俱全),同時一日三餐的熱量要合理分配(早餐點總熱量供給量的30%—35%中餐佔35%—40%,晚餐佔25%—30%),逐步改變目前我國的膳食結構。

  本文對中國五大區大學生營養狀況,進行為時一學年的跟蹤調查比較研究,提出初步結論。

  目前中國大學生年齡大都在18—25歲左右,20歲左右佔大多數,他們正處在青春期向壯年期的過渡階段,是一生中生長髮育最為旺盛的時期,生理的和心理的變化較為複雜,各器官機能逐漸趨向成熟期,腦力和體力的活動更頻繁,思維能力活躍而敏捷,記憶力較強,總之是長身體和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他們的生長髮育狀況,學習效力的高低,生活能力及抗病力的強弱,勞動效力,運動能力的大小等等,與營養衛生有著密切的關係,確保大學生們科學合理的營養及平衡膳食至關重要。

  2調查物件及方法

  (1)全國五個地區(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共15個高等院校在校男女大學生,包括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專業的學生。

  (2)方法:

  ①對每所大學隨機抽樣各15—20名男女生,每季度進行20天膳食跟蹤調查,分別採用“詢問法”,“記帳法”,“稱重法”,記錄下每天攝入的食物總量(每日三餐及吃的零食均要記錄)查對食物成份表,計算出各營養素的攝取量。

  ②利用調查資料,比較研究、日本、美國、英國、聯合國糧農委員會(F.A.O),中國的膳食供給量標準,結合所調查的五大地區,15所高校男女大學生的膳食供給量,進行比較分析評價(見表1)。

  3調查結果統計

  (1)全國五大區15所高校男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腰圍、營養素,熱量攝入總量等按每人每日攝入量的平均數(人日數)。

  (2)凡是膳食調查中,所填表格及計算資料有實際情況不符或錯漏的,一律不得計算在“人日數”內。

  (3)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和每日熱量攝取量重點作評價。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和日熱量攝取量重點評價。

  4調查結果的比較分析

  (1)我國五大區高校男女大學生的膳食營養調查統計材料詳細見表1。平均每人每日膳食營養攝入量與日本、美國、英國F.A.O,中國同齡組的膳食營養供給量標準的比較,詳細見表2。

  (2)五大區高校女大學生的蛋白質攝入量是55—61g/d,比日本19歲組65g/d低10g左右,為日本的85%,但比美國44g/d高11g,為美國的1.26倍,和英國55g/d,基本相同,再同我國成年體力者70g/d相比,差15g僅為正常標準供給量的79%,因上五大區高校女大學生蛋白質攝入量偏低脂肪攝入量五大區女大學生為49.80%g/d,我國標準供給量的45g/d,多4.8g,屬正常範圍。糖的攝入量五大女大學生為333.26g/d,比我國標準供給量200g/d多133.269g,為1.17倍,我國的膳食營養習慣屬高糖膳食,因此對含糖量高的食物要控制攝入量,使營養素之間比例平衡(國外未查以資料,無法比較),熱量總攝入量為8400kj/d2016kj/d),日本為8600kj/d(2050kcal/kcal),英國9200kj/d2200kcal/d),F.A.O)為9200kj/d(2200kcal),相差不多,屬正常範圍,而我們標準供給量為2400kcal,略低,佔84%左右,(文獻記載如果熱量攝入量是標準供給量的90%以上屆正常範圍,低於80%為攝入量不足)。

  五大區中西南女大學生蛋白質攝入量為48.14g/d,我國標準供給量為70g/d佔67.77%較偏低,西北區為63.08g/d佔86.3%屬正常範圍,其他地區約在75%—83%之間仍屬偏低。熱量攝入量西南區女大學生為7781.88kj/d1858.67kcal/d),為我國供給量的77.44%。其餘地區在82.55%—84.01之間,屬攝入偏低範圍。從表1看出五大區女大學生,與日本、美國、英國、F.A.O,和我國標準供給量同年歲組的比較關係。

  (3)我國五大區高校男大學生蛋白質攝入量為75.7g/d比日本和我國標準供給量稍高,比美國56g/d,英國67g/d高1.35倍,和1.11倍,男大學生蛋白質攝入量不缺乏。我國多為植物性蛋白,質量不高而數量有餘,男大學生脂肪攝入量為56.58g/d,我國標準供給量是508g/d,多6.58g/d,屬正常範圍男大學生糖攝入量為47605g/d,我國標準供給量是200g/d,高出276.05g,為2.4倍,明顯偏高,從調查表明我國膳食習慣屬高糖膳食,應重視控制含糧食物的攝入量與其他營養素構成平衡膳食。男大學生最攝入量為11400kj/d(2716.39kcal/d),比美國的12100kj/d(2900kcal/d)少,佔美國的93%,必須指出熱量的需要量與身高、體重等密切相關,凡身高、體重大,則基礎代謝率高,熱量需要量大,因此我國男大學生的熱量供量屬正常合理範圍。五大區西南區,華南區蛋白質攝入量分別為71.2g/d,71.44g/d雖顯低,屬正常合理範圍(見表2)。

  (4)五大區高校女大學生鈣的攝入量為376.7mg,均低於日本、美國、F.A.O,及我國標準供給量600mdd佔62.78%,美國為800mg/d佔47.08%,與日本、英國相近,以上比較表明女大學生鈣的攝入較為嚴重不足,對人體的生理需要有影響,研究表明鈣能降低毛細血管及細胞膜的通透性和神經機能的興奮性,還對肌肉收縮,心肌功能有神經、肌肉的應激效應有重要作用,鈣還有調節酸、鹼平衡作用。大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特殊階段,若鈣攝入量不足,對身心健康有影響。華中地區鈣攝只有254.6mg/d,為我國標準供給量的一半不到,嚴重缺乏。男大學生鈣的攝入量為398.67mg/d,比其他國家和我國的標準供給量都低得多,屬嚴重攝入不足。鐵的攝入量男女大學生均比其他國家和我國標準供給量都高得多,應注意調整平衡。

  維生素的攝入量,男女大學生Vb;不缺乏,尼克酸的攝入量女大學生略低於日本、英國、F.A.O,確比我國標準供給量略高,比美國高,攝入量基本合理。男大學生低於美國。F。A.O,而又高於日本及我國標準供給量,屬合理範圍,不缺乏。Vc男女大學生攝入量略低於我國標準供給量。Vc2低於日本、美國、英國,F.A.O及我國標準供給量,均屬攝入不足,西北地區Vc攝入量不足,華南地區略高。Va的攝入量男女大學均低於日、美、英、F.A.O及我國標準供給量分別不足30%要重視補充。Va的攝入量男女大學生均低於日、美、英、F.A.O及我國分別不足30%,要重視補充。Va和Vb2多含於動物的肝臟、腎臟、奶、蛋、豆類、蔬菜等食物之中,由於受飲食習慣,經濟條件的制約,因此攝入嚴重不足,有持調整補充。

  5、調查結論及建議措施

  (1)五大區高校男女大學生的營養狀況,與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是相適應,只能隨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改善不合理、不科學的營養狀況。

  (2)五大區高校大學生的各種營養素攝入量與國外和我國標準供給量相比,一部分屆正常合理範圍,其中有略偏低。特別是鈣攝入量嚴重不足應調整補充,磷在膳食中不缺乏,值得注意的是Ca,P的攝入應成比例,一磐為1:1,當Ca,p的比例大於1:2時,鈣從骨骼中溶解和脫出增加,促進了人體對鈣的吸收,糖的攝入量五大區高校男女大學生普遍攝入量大大超過標準供給量,追究其原因,由於我國膳食習慣均屬高糖要重視並控制攝入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逐漸從高糖膳食向平衡膳食過渡。

  (3)要加強對大學生營養衛生知識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營養衛生,應當配備有較高水平的營養師和廚師,加強管理,不斷提高膳食營養水平、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縱觀五大區高校男女大學生的營養狀況,有的營養素攝入量偏低,更主要的是質量不高,要注意調整改善補充。

  (4)特別要充分保障大學生們的蛋白質及熱量的供給,不斷增加動物性蛋白質的供給比例P多供給瘦肉、魚、奶、蛋、豆製品,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確保Vc的供給量。

  (5)在重視大學生的營養衛生的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或不吃零食,做到早餐要吃飽,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三餐的熱量分配要科學合理。

  (6)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又是多民族的國家,因此膳食結構,飲食習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有千差萬別,營養衛生受諸多因素的制約,要從我國的客觀實際出發,不斷努力,逐步做到科學合理。高校有著優越的條件,從重視學生的營養衛生做起,逐步普及全國,使人人懂得營養衛生,全民享受初級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及衛生保健意識,力爭到下個世紀初,使我國的膳食營養結構更趨向科學合理,是人們的共同願望。

  參考文獻

  1、陳學存編著,營養調查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食物成份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陳學存主編,應用營養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武漢醫學院主編,營養與食品中衛生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試用材料,運動醫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杜,1983

  5、試用材料,體育保健學,北京:高教出版社,1987

  6、試用材料,體育保健學,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199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