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論文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論文

  1品種來源

  該品種由北京中科華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種業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來源於鄭58×CTO1)、父本CT201(來源於黃早4×黃168)雜交選育而成。2006年透過國家審定,適宜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夏玉米區域種植。

  2特徵特性

  該品種在黃淮海區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適應性廣,品質好,澱粉含量75.8%,高產穩產,抗病性好,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紅色,花葯淺紫色,花絲淺紅色,葉片寬大上衝,株型緊湊,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葉,果穗筒型,穗行數14~16行,穗長17~18cm,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6g。

  3產量表現

  該品種2004~2005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126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左右。

  4高產栽培技術

  4.1整地施肥

  麥收後及時滅茬整地,撒施優質腐熟土雜肥15.0~22.5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氯化鉀50kg/hm2、鋅肥15~30kg/hm2,或氮、磷、鉀含量各15%的複合肥600kg/hm2。

  4.2適時早播

  麥收後應及早播種,有墒搶墒、無墒造墒,力爭在6月15日前後播種結束。

  4.3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6.0~6.3萬株/hm2,採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採用寬窄行種植,寬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間管理

  4.4.1間苗與定苗。玉米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若連片缺苗較多,可用同一品種浸種以後補種或陰雨天移栽,於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

  4.4.2科學化除。在玉米播種後出苗前,及時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對水600~750kg/hm2,均勻噴施地表,出苗後可用玉農思(41%異丙草胺莠去津懸乳劑)3kg/hm2對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對水600~750kg/hm2,進行行間噴施除草。

  4.4.3科學追施“三肥”。要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施攻粒肥。定苗後追施尿素90~120kg/hm2或碳酸氫銨300~375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氫銨600~750kg/hm2作穗肥;吐絲期追施尿素75kg/hm2或碳酸氫銨225kg~300kg/hm2作攻粒肥。

  4.4.4人工輔助授粉和去雄。減少禿頂空粒和植株養分消耗,提高玉米結實率,促進幹物質積累。人工輔助授粉可在玉米盛花期用竹竿釘製成丁字架推動雄穗或用手輕搖植株等方法,促使花粉迅速落在花絲上。人工去雄方法是在玉米抽雄後散粉前進行,當雄穗頂端露出喇叭口20cm左右時,用右手握住雄穗輕輕向上迅速撥起,在無大風晴好天氣,根據苗情長勢可採取隔1行(株)或隔2行(株)去除雄穗,注意不要帶葉和傷葉。若天氣乾旱要少去,一般不要超過全田的1/3。

  4.4.5抗旱排澇。在生長期遇連陰雨,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玉米受漬害,特別在玉米撥節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若遇天氣乾旱(田間持水量低於70%),應及時澆水防旱。

  5病蟲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玉米葉鏽病、紋枯病可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防,大、小葉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600倍液噴防,7~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5.2蟲害防治

  對玉米螟可在大喇叭期用3%呋喃丹顆粒15.0~22.5kg/hm2丟入心葉內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對水450kg/hm2對心葉叢噴霧防治。對蚜蟲、紅蜘蛛、薊馬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g/hm2對水225k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氧化樂果1.2~1.5kg/hm2對水450~600kg/hm2噴施防治。

  6適時收穫

  當玉米苞葉乾枯鬆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時,及時收穫。收穫過早影響玉米產量品質,過遲會對後茬作物種植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翟玉玲,蔣海燕,陳瑩,等.雜交玉米新組合高產栽培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4):48.

  [2]段徵賢,張福利,段傳金.國審玉米中科11號的高產栽培[J].種子科技,2008(2):63

  論文關鍵詞:玉米;中科11號;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介紹了玉米中科11號的`品種來源、特徵特性和產量表現,並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中科11號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