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與城市規劃探析論文
人口老齡化與城市規劃探析論文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醫療保健事業的加強,人口死亡率在下降,人口平均壽命在延長,中國社會也正處於老齡化過程中。
如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城市人口老齡化現象同樣是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尤為顯著。我國有部分城市,特別是老城市,將提前進入老年型社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的傳統觀念在變化,一些原來由家庭承擔的職能將逐步轉移到社會,其中老年人問題將首當其衝。如何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醫”,不僅是城市管理部門的職責,也是城市規劃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的新任務。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涉及面基廣,將影響國家的住房政策、社會副利政策、退休制度、勞保制度、醫療保健及保險事業等,其對城市規劃工作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在現實生活中已有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規劃設計者考慮,諸如:
1.住房問題。
隨著核心家庭的.普及和傳統家庭的逐漸消失,居住建築的戶型將產生變革。一方面下一代與老一代分居現象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中國家庭結構演變具有的“分而不離”的特點,要求兩代人的住房距離不宜太遠,出現了小戶型住戶比重將明顯增加的趨勢。在居住水平逐步得到改善的情況下,住宅設計與居住區規劃應較多考慮這種需求。與此同時,對一部分缺少親人照顧而又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老年夫婦或單身老人則需要安排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專用住房——老年公寓。
2.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後,迫切需要向他們提供相應的文化娛樂設施。
西方社會學家預言:“壽命的延長與經濟的富裕將會帶來一個餘暇時代。”今天我們可以在許多城市的街頭綠地裡看到有眾多的老人在練氣功、打太極拳、跳舞;一些“茶館”或的文化娛樂場所又受到青眯;社會上各種“老年大學”及繪畫、書法、養花、烹調學習班應運而生。凡此種種,說明“銀髮文化現象已成為社會需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論文http://畢業論文
3.城市基層醫療保健設施
一些分佈於居住區內的城市基層醫療保健設施(保健站、門診所等)深受老年人歡迎,使體質較弱但病情不嚴重的老人不必前往距離較遠的醫院,可在社群內就近得到治療。
4.老年服務中心機構
現在我國城市中,為老年人服務的養老院(敬老院)、康復中心、老年人服務中心等機構少得可憐,要進入這些設施條件十分苛刻、費用昂貴,致使相當數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又無人照顧的老人處境困難。
5.街頭綠地
在規劃圖上明確表示、而在現實中常被忽視的街頭綠地,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再次受衝擊,殊不知它已日益成為老年人和學齡前兒童的休憩活動場所。這類綠地具有投資不多、分佈均勻、利用率高、易於管理等特點,是城市生活環境優劣的標誌之一,街頭綠地的用地在規劃和管理中遠沒有得到充分保證。
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要從全市角度考慮設定市一級老年服務設施,如老年大學、老年俱樂部、養老院、康復中心等,為這些設施及相應管理機構落實建設用地。在居住區詳細規劃中則要更細緻地安排為老年人服務的基層公共設施,如老人公寓、老人之家、老人活動中心、門診部、老年人服務中心,以及安排更多的室外活動休憩場所和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公共交通設施等。在居住建築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加細緻,從住宅層數、住宅型別、戶型比例到建築細緻處理,均應充分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此形成一個從全市到期層,從大到小配套的老年人需要的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服務系統,為老年人創造一個生活上能相對獨立、豐富多彩的內外環境。體現國家、政府對老齡化問題的重視、對老年人的關懷,弘揚祖國尊重老人的傳統美德,透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來解決老年人的實際需要。
在我國,老齡化問題已經顯現出來,老年人服務設施與發達國家比,尚有差距。根據具體條件,應當在我國城市規劃中實施以下幾項基本的老年設施:
1是老人公寓。
適用於有生活自理能力並具有一定室外活動能力的老人。由低層公寓樓、公共活動中心及醫療設施組成建築群。公寓以二、三層為宜,低層每戶出入口直接連線室外綠地。樓與樓之間用樓梯及走廊聯絡。樓內可設小俱樂部、公共浴室、洗衣房等。公寓戶型設一室戶和二室戶兩種,二室戶供老年夫婦居住。每套住房均設衛生間及小廚房、壁櫃。公共活動中心包括:餐廳、電視室、圖書室、活動室、門診室、理髮店、理療室等。
2是老人之家。
適用於生活自理程度較低的需照顧的老人。一般為1~2層建築,有公共起居室、餐廳、男女活動室、健身房等。老人居室應帶衛生間,房內有電爐、洗池,可自己燒煮簡單食物,並有客房供來探望的親人居住。
3是託老所。
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晚間由家屬自行照顧的老人,可在白天寄放在託老所,其設施內容可相對簡化,但需教研室到一定服務水平。
4.養老院(敬老院)及康復中心。
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可安置在養老院及康復中心,長期由人護理。後者應具有一定的醫療水平。此類設施服務範圍可在居住區以上或從全市範圍考慮。
5.人服務中心。
生活上有自理能力、願意住在自己家中的老人,中心可為其提供多種服務:僱人到老人家中料理家條及個人衛生,用專車送飯到家,安排文娛活動及旅遊,家庭醫療護理,陪同外出等。
老年人由於行運不便,與健全人相比對生活居住的要求有較大差別,在無障礙設計中“安全”和“方便”是主要原則,應把避免失誤和災害放在首位。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一般人十分重視的私密性對他們顯得不太重要,老年人更需要外界的關懷和人際交往,住房佈置宜具有一定開放性。洗澡間、廁所、廚房是事故多發區,在建築設計中應重點考慮。
無障礙設計應包括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兩部分,前者著重於為老年人提供有利於發揮自理能力的居住條件;後者為老年人提供廣泛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在老年人居住建築與公共綠地及公共服務設施之間應提供一條或多條無障礙通道,保證輪椅能通達。
人是社會的主體,為“人”服務是城市的主要職能。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精神文明需要的增長,城市服務的功能應更加完善,更加多樣化。對“人”的關懷,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環境,應是城市規劃工作始終不渝的目標和宗旨,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面對我國即將出現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城市規劃者應該去思考、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