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的思考論文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的思考論文
[摘 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是共享文獻資訊資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討了服務途徑與相關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地方經濟;服務方式
隨著社會資訊化的迅速發展,資訊成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館藏和人力資源優勢,建設開放性的社會資訊服務體系,如何不斷拓寬服務範圍、提高服務層次,加大文獻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的力度,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課題。
1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的必要性
1·1 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知識、資訊的追求與渴望從來沒有如此迫切。人們已經意識到“資訊能夠帶來無盡的財富,是繼物質、能源之後,又一促進社會飛速發展的重要資源”。伴隨著社會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社會資訊需求量日益俱增,對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擁有大量的資訊資源和專業技術人才,在資訊服務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圖書館應該敞開大門,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各種型別的資訊服務,加大社會服務力度,不斷拓展社會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1·2 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首先,具有豐富的館藏。各高校圖書館都擁有大量文獻資料,門類齊全,內容廣博,同時還有許多磁碟磁帶、影碟光碟、電子讀物等非圖書資料,且形成了一定的系統性和專業性。其次,具有豐富的網路資訊資源。高校圖書館大都具有功能齊全的網路系統,基本上實現了圖書資料流通、諮詢、檢索計算機一體化,並且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網路資源的容量越來越大,效率越來越高,不僅能滿足高校師生的教學科研需要,而且可以向社會開放服務。再次,具有訓練有素的專業人才。他們不僅有豐富的圖書管理、文獻收集的實踐經驗,而且能夠結合社會需求開發出各種層次的資訊產品,開展不同類別的資訊服務。此外,功能齊備的服務設施、幽靜舒適的閱讀環境等等都是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便利條件。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既有利於擴大自身影響,吸引社會力量來支援建設,又可以在更大範圍內獲取反饋資訊,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補充圖書資料,提高藏書質量,促進圖書館各方面的建設。同時,透過開展有償服務,可以增加實際收入,有利於提高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圖書館的發展實力。隨著知識經濟和資訊產業的迅速發展,社會上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資訊服務機構。這些資訊服務機構發揮快速反應機制和即時服務的優勢,吸引了眾多的資訊使用者,並在服務過程中發展壯大,它們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的競爭對手。高校圖書館作為資訊服務機構,擁有自己穩定的服務物件和服務範圍,很容易形成保守的思維方式,不願意參與資訊服務的競爭。
而隨著圖書館網路化、數字化的發展,資訊服務的競爭已不可避免,高校圖書館能否衝破原有的服務範圍,實行開放性的社會服務,這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在激烈競爭中生存與發展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高校圖書館只有更新觀念,服務社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快的發展[1]。
1·3 提高文獻資源利用率的需要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物件主要是本校的師生員工,一般不對外開放,從提高文獻利用率的角度看,是不科學的。評價一所圖書館的價值,不但要看圖書館建築怎麼樣,館藏文獻多少,珍貴文獻收藏情況如何,更要看它的文獻資源利用率,看它直接或間接為社會創造了多少財富、帶來了多少效益。目前,高校圖書館館藏資訊資源的利用率不容樂觀。有資料表明,我國許多高校圖書館的圖書流通率平均只有30%左右,有些圖書館的藏書利用率甚至只有5%。
要提高館藏資訊資源的利用率,充分發揮圖書館資訊資源的作用,高校圖書館必須打破“門戶之見”,擴大使用者範圍,面向社會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服務。在這一點上,國外已有成功經驗,例如美國高校圖書館在強調為本單位人員服務的同時,還強調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提高了文獻資源的利用率[2]。
2 高校圖書館要增強社會服務意識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迫切需要資訊,為社會提供資訊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責任,也是促進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社會動力。然而,我國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工作,無論是服務的專案與範圍,還是服務的層次與水平,還都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增強社會意識、創新意識、市場意識,轉變社會服務觀念,全面開創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2·1 增強開放意識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缺乏主動介入、直接為當地社會發展服務的思想,沒有把社會教育和為社會提供資訊資料納入工作職能,甚至將讀者拒之門外。
如何將高校圖書館辦成沒有圍牆的大學,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首要的是轉變觀念,增強主動向社會開放的意識,將開放的理念貫穿於工作的各個環節。
打破封閉辦館模式,將所有文獻和設施向全體讀者敞開,對校內讀者和校外讀者一視同仁,讓每一位讀者都能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特別是讓校外讀者慕名而來,滿意而去。
2·2 增強社會意識
多年來,高校圖書館一直在追求上檔次、上水平,苦心經營的是文獻資源建設、網路建設等,很少去關注和了解社會讀者的資訊需求,很少去思考高校圖書館的社會責任,很少主動地為社會提供服務,社會服務意識一直很淡薄。實際上,圖書館也是一個社會生產部門,也有自己的產品,只不過它所生產的產品有別於其他企業所生產的有形物質產品,它是以無形的知識資訊作為其產品。因此,高校圖書館要認清自身的社會價值,樹立社會服務意識,把圖書館的資訊服務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絡起來,提高資訊服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以知識經濟和網路時空為特徵的21世紀,學習將成為貫穿於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之一。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和理論界一直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社會成員也逐步認識到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投入到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工作中,與當地公共圖書館密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給讀者辦理通用借書證,併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同時利用高校假期開展“讀書會”“圖書館宣傳週”等活動,使高校圖書館成為社會成員終身教育的主陣地。
2·3 增強創新意識
現代圖書館工作正在由文獻收藏保管、文獻加工整理、文獻資訊傳遞,向資訊資源管理、資訊導航服務、使用者教育培訓及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資訊服務的方向轉變。高校圖書館要開展社會資訊服務,就必須實現業務工作自動化、資訊服務網路化、資訊載體數字化、資料規範標準化等工作目標。
要達到這一要求,首先在服務的觀念上要創新。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辦館理念,在文獻採購、圖書分編、管理制度等方面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辦館理念。
要破除只有圖書館才是資訊中心的盲目自大觀念,樹立在資訊競爭中才能生存的.理念;要糾正館藏“大而全”的觀念,樹立求特色、創品牌、共建共享的理念。只有觀念、意識發生了變化,圖書館的服務才會不斷創新[3]。
2·4 增強市場意識。
高校圖書館缺乏對社會市場現實動態與需求的瞭解,這是高校圖書館的一大弱點。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高校圖書館必
須引進市場營銷理念,對資訊市場與使用者需求進行調查研究,以使用者的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資訊服務。要主動與各種資訊機構、工廠企業、政府部門建立廣泛的聯絡與協作,並透過各種渠道進行自我宣傳,讓社會了解高校圖書館在資源、裝置、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要生產出高質量的資訊產品,主動推銷自己的服務專案,以良好的信譽和形象使使用者滿意,向社會展示自己雄厚的市場競爭實力。
3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有效途徑與內容
3·1 向社會提供文獻服務豐富的文獻資料是高校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基礎,提供文獻服務則是圖書館最基本的服務方式。
高校圖書館提供文獻服務,一要根據現有條件,擴大開架借閱,並儘量延長開架服務時間,提高文獻利用率。二要根據本地獨特的社會文化環境、本館文獻資源的特點和特定讀者的需求等,開闢專門的特色服務,使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再上一層樓。三要提供文獻資料複製服務,滿足部分讀者獲得原始文獻資料複製品的要求。四要根據讀者需求最佳化藏書結構,把圖書劃分成基本藏書、重點藏書和特色藏書等不同級別,按照不同的收藏目標加強館藏建設,逐步增加電子出版物的入藏量。五是注意開展圖書館文獻的宣傳報道和陳列展覽等,有針對性地編制各種專題書目索引,吸引更多的讀者。
3·2 營造促進經濟發展的良好文化環境各民族、各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優秀文化,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高校圖書館要透過徵集這方面的文獻資料,開發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鼓舞各民族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圖書館應發揮專業人員等優勢,努力去收集、加工和傳輸,促進自然、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
3·3 提供深層次資訊服務
高校圖書館拓寬服務功能,開展資訊諮詢服務工作。一是為決策部門服務。圖書館可以集合各種最新科技資訊、經濟資訊等於一體,為決策部門起到參謀、耳目作用。二是為企業服務。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優勢,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專題剪報、研究開發資訊產品等,直接服務於企業生產經營。三是為廣大科研使用者服務。高校圖書館要努力為廣大科研使用者提供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綜述性二次及三次文獻,形成高層次情報研究中心,以滿足科研使用者對跨學科、綜合性、前沿性資訊的需求。在保證為重點物件服務的同時,還要重視其他使用者的需求,不斷開發資訊資源,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多品種的知識資訊產品。圖書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範圍非常廣泛、內容十分豐富,高校圖書館既要立足於本館實際,充分發揮本館的優勢,積極開展各種傳統的資訊服務專案;又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社會讀者的資訊需求特點,積極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斷開創符合社會需要的多種形式的資訊服務專案。例如:①資訊代理服務。利用高校館藏資源和網路資訊,為社會提供長期的、及時的資訊服務,包括市場動態調查、資訊檢索服務、諮詢分析與決策、專利代理、資訊科技培訓、科技文獻翻譯、網上形象塑造及宣傳等一系列相關資訊服務。透過資訊代理服務,幫助企業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擺脫資訊人才缺乏、獲取資訊不足、不準的困境。同時透過資訊代理服務,高校圖書館在獲得社會效益的同時,還可獲得經濟效益。
②社群資訊服務。高校圖書館要幫助社群的人們解決日常問題,提供就業、保險、法律等方面的諮詢服務,還可以與社群聯合建立文化服務中心,滿足社群居民學習、文化、娛樂、健身方面的需求。例如,我國的中小學生多數不會利用圖書館,僅靠教師講授學習書本知識,與國外中小學生相比,缺乏利用圖書館的技能,缺少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力倡導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仍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
給學生減負,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圖書館是最好的課外老師。為了適應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在資金注入、資源配置上適當考慮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在假期或日常開業的時間向中小學生開放,幫助、引導中小學生查資料、讀好書,以此彌補中小學教育的不足。③資訊下鄉服務。國家倡導並採取各種措施,組織相關機構開展“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高校圖書館作為資訊服務的中心,具有資源和人才優勢,是“三下鄉”的理想機構。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與大學生聯合開展“科技趕集”“送書下鄉”等活動,舉辦實用的科技培訓班,編印通俗易懂、適用對路的實用科技資訊資料等,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④網路資訊服務。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服務已成為資訊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正向著網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高校圖書館在文獻資源的保障方面、在資訊的組織與檢索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能夠對龐大無序的不斷增長的網路資源進行有序化整理,併為網上使用者提供快速準確的服務[4]。高校圖書館必須根據自身的館藏特色,並利用網路上的公共資訊資源,在對市場需求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急需並富有自己特色的資料庫,創造出自己圖書館的名牌產品,從而使高校圖書館在網路服務方面佔有一席之地。
3·4 社會教育服務
高校圖書館區別於其他資訊服務機構的重要特徵是它的教育職能。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圖書館從第二課堂走向第一課堂,承擔著多方面的教育任務。辦好教育培訓中心,可以對使用者進行資訊素質教育、如何利用圖書館和電子資源的檢索與利用等培訓;可以開展遠端教育,向用戶提供數字化的學習資源,提供網上諮詢與解答;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項培訓,使廣大使用者不僅能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享受到全方位的資訊服務,而且還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趙胥炯,武吉虹。適應時代全面創新———析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1(1)54—55
[2]鄧珞華,周欣平。中美兩國高校圖書館管理之比較。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1)5—11
[3]丁梅娟,粟 慧。圖書館資訊服務與矩陣式組織結構:圖書館持續發展之基礎。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1(4)1—3[4]朱淑華。論網路環境下圖書館的資訊服務工作。圖書館論壇,2001(1)71—73[作者簡介]龍 敏,女,現在湖南大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