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聲的節奏論文

和聲的節奏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從和聲節奏的概念、和聲節奏的型別、和聲節奏的力度、和聲節奏與小節和節拍的關係以及和聲節奏與音樂的體裁風格的關係等多個方面,對和聲節奏的問題進行專題式的討論,以期對和聲節奏問題做較為全面、深入地梳理,為學習和研究和聲學的同仁提供關於和聲節奏方面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和聲節奏;和聲力度;體裁風格

  節奏是音樂的要素之一,是音樂在時間上的組織。節奏貫穿於音樂行進的始終,是音高運動的載體。有時節奏可以脫離音高而獨立存在,但音高脫離節奏卻無法表達。因此,對於節奏的認識、理解和把握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方面之一。

  節奏、隱伏聲部的節奏和音樂結構的節奏等多個方面。其中,和聲的節奏是多聲音樂的重要動力因素,它關係到樂曲的形象、風格和體裁等等。

  一、和聲節奏的概念及相關因素

  和聲節奏是指由和絃更換時所造成的和聲音響上長短變化的組合而可以不一致;和聲節奏可以有規律的交替,也可以無規律的變化;和聲節奏會因為不同的和絃序進產生不同的色彩和力度;和聲節奏還與樂曲的體裁、風格有關等等。

  二、和聲節奏的型別

  根據和聲更換頻度的快、慢、多、少,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四大類:

  1.寬疏型:一個和絃延長几個小節甚至更多小節的和聲節奏。此類和聲節奏緩慢,和絃的時值長,和聲變化少,和絃之間的距離較遠,和聲節奏的動力較小。適合塑造較為安靜、靜止或遼闊的的音樂形象,或者作為和聲背景使用。寬疏型和聲節奏通常多用於樂曲主題呈示或樂曲的結束部分。下例的和聲節奏寬廣。主和絃從開始延續到第10小節。在這種和聲背景下奏出主題的旋律,有效地明確了調性,烘托了主題旋律。

  2.適中型:和聲節奏貼近節拍的變化,在強拍上更換和絃。此類和聲節奏寬緊適中,比例均衡。音響效果比較平穩,通常多見於固定風格、體裁的樂曲。如例5:和聲節奏以兩小節為一單位變化,和聲進行平穩、均衡,同一和絃在反覆時同過低音交替,使得和聲並不感覺單調,反而具有動力,加上伴奏織體節奏的作用,樂曲富有鮮明的節奏特點和那不勒斯風格。

  3.緊密型:和絃更換頻繁,時值等於甚至小於單位拍。此類和聲節奏緊湊,和絃的時值短,和絃之間的距離近。和聲節奏的動力作用強。音響動盪。適合表現戲劇性、激動、不安的內容等。多用於樂曲的展開性部分。上例中,和絃每拍都在變換,加上和絃性質的遊移性,形成不穩定的效果。

  4.混合型:和絃的更換沒有固定的規律,和絃的時值長短不一,疏密相間。此類和聲節奏變化較大,根據樂曲的不同需要而更換和絃。音響比較活潑。其節奏對比較為多樣,表現範圍比較寬。如例3裡,第一小節是每拍變換一次和絃的緊密型,第二小節的和絃延長了一小節為適中型,第三小節前兩拍為一和絃,在第三拍又更換了和絃……,沒有固定的規律。但是全曲來看,它有是有規律的,它的這種變化在後樂句中又是同樣的反覆。加上它與旋律的配合,形象地表達了夢幻般的感覺。因此,沒有規律就是它的規律,音樂正是在對比中有統一,統一中又有對比。

  三、和聲節奏的力度

  和聲進行的力度是決定與影響和聲節奏動力的重要因素,它猶如詩的音節、旋律的音調有抑揚頓挫一樣,各個和絃有輕重交替的作。,也如同旋律節奏中的節奏重音,非重音;強位,弱位一樣,不同的和聲進行力度使得和絃之間具有輕重、強弱的區別。影響和聲進行力度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是幾種主要確定和聲進行力度的方面:

  因素。在和聲學中一般劃分如下:

  特殊強進行:根音二度關係和絃進行。二度關係和絃由於沒有共同音,色彩對比鮮明,和聲性聯絡較少,.旋律性作用強。其中二度上行比二度下行更強些。

  強進行:根音四度上行或五度下行關係和絃進行。此類和絃連線由於後一和絃的根音得到前一和絃根音的支援與強調。同時,後一和絃的'根音是前一和絃中未包含的新音,具有新鮮的效果。

  次強進行:根音三度下行關係和絃進行。前後和絃有兩個共同音。但後-和絃的根音是新的音,在力度上也較強。

  弱進行:根音下行四度或上行五度的進行。後一和絃的根音是前一和絃的五音,缺少新鮮感。根音之間的音程關係不像四度上行那樣得到肯定有力的支援,因此效果柔和,屬於弱進行。

  倍弱進行:根音三度上行進行。上三度進行的兩個和絃由於後一和絃的根音是前一和絃的三音,又有兩個共同音,後一和絃好似是前一和絃的派生,效果最弱。

  以上是不同根音關係和絃進行時力度的強弱,強進行時,後和絃是重和絃,前和絃則是輕和絃。弱進行時,前和絃為重和絃,後和絃則是輕和絃。和絃的根音關係是和聲進行強弱的固有屬性,但這種作用也受其它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如和絃的調式音級、功能屬性,和絃的性質,和絃的排列與低音位置等等

  2.和絃的節拍位置。和絃的節拍位置對於和絃進行的力度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來說,位於強拍位置的和絃得到強調,具有節奏的重音和絃的作用。而位於若拍得位置的和絃屬於非重音和絃。當然,這一因素也不是絕對的,它受和絃性質,音樂結構,時值等的影響。

  3.時值長度。通常時值較長的是重音和絃,時值較短的為非重音和絃。

  4.和絃的功能作用。調式的重要音級和絃,在樂曲中起獨立功能作用的和絃屬於重音和絃。非獨立功能的和絃一般為非重音和絃。以上四點是決定和聲力度的主要因素,在實際樂曲中這些因素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地同時發生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和絃的排列方式、演奏方式、樂器的音色等等都對和聲力度產生各式各樣的影響。也正是由於這些因素使得和絃進行時具有強弱,輕重的對比,構成豐富多彩的和聲節奏。

  四、和聲節奏與小節和節拍

  一首樂曲的節拍是基本固定的,即使是交替拍子或混合拍子也具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和絃節奏在變化時會產生兩種情況:

  1.和絃的更換與樂曲的節拍規律是基本一致的。無論它是每小節或數小節更換,是每拍或數拍更換一次,但它總是與樂曲的小節、節拍相對應的。能使聽者能清晰地感覺到樂曲的節拍特點的。這在前面例舉都是屬於這一型別,無論它是寬疏的,適中的。緊湊的還是混合的。

  2.和絃的更換與小節、節拍規律不一致的,脫離節拍規律。產生和聲節奏的切分。它類似於旋律的節奏切分,打破了原有的節拍重音。但與旋律節奏切分不一樣的是,和聲節奏的切分,尤其是伴隨織體一起的切分會導致節拍規律的模糊甚至改變,使聽者感覺不到原有的節拍規律。

  五、和聲節奏與樂曲的體裁風格

  除以上所述與和聲節奏有關的因素之外,樂曲的體裁風格也與和聲節奏也有著緊密的關係。不同體裁的樂曲常有著不同或特定的和聲節奏形式。因此,和聲節奏的研究還必須與樂曲的體裁、旋律的風格特性、樂曲的速度、表現內容、及樂曲的曲式部位等結合起來。

  1.一般通俗體裁樂曲的和聲節奏

  一般通俗體裁樂曲主要是指抒情曲、進行曲、通俗歌曲、舞曲等。此類樂曲速度適中,旋律多具有抒情性、歌唱性,性格鮮明,獨立性教強。和聲則多起伴奏作用,烘托主旋律的進行。因此,和聲節奏大部分採用合乎小節節拍關係的基本和聲節奏型,其和絃更換頻度也基本固定,常以某一固定時間迴圈,多為適中型的和聲節奏並且具有明顯的規律性。當然在樂曲的終止處、高潮出、過渡、對比段落等位置也常透過和聲節奏的加密,和聲節奏變換規律的改變,和聲進行的力度的增強,和聲緊張度的增加等手段來突破單一的基本和聲節奏型,增強樂曲的動力,求得對比。

  2.慢速樂,曲的和聲節奏

  慢速樂曲是指那些表達深厚感情,表現深刻內容的悲傷樂曲及套曲中的慢板樂章。此類樂曲旋律與和聲結合緊密,處理細緻,以表現深刻,複雜的內心情感。因此,和聲節奏多短而密,常與旋律、織體同步變化。

  3.特定體裁樂曲的和聲節奏

  在某些特定體裁樂曲中,其和聲節奏有其特殊的形式,它常根據樂曲的表達內容、表達方式、旋律性格、織體寫法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採取與之相適應的處理方式。在旋律音調平易,賦有朗誦性或戲劇性的歌劇、宣敘調、散板唱段、前奏等樂曲中,和聲節奏常常表現出沒有固定規律,隨旋律的“語氣”而變化,並且常與小節節拍不一致,出現脫離節拍規律等現象;在復調化織體的樂曲中,由於注重各聲部的橫向流動,節奏交錯,和聲節奏常沒有規則,隨旋律流動而變化;在搖籃曲、船歌、圓舞曲等表現固定內容或形象的樂曲中,和聲節奏常固定化,有規律的更換,並且伴隨固定的織體和音型。因此,在特定體裁的樂曲中,和聲節奏要結合樂曲的旋律,織體寫法,表現內容等因素來看待。

  六、結語

  和聲節奏是和聲的重要表現要素之一,它與和絃的構成材料有關係:不同的和絃材料、不同的和絃結構、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和絃連線都將影響和聲進行的緊張度、力度,從而影響和聲節奏的動力強若;它與和絃更換的頻度有關係:根據和絃更換的頻度,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即寬蔬型、適中型、緊湊型和混合型;它與樂曲的曲式部位有關係:通常呈示性段落和聲節奏寬或適中,展開性段落和聲節奏密,結束性段落和聲節奏寬;它與樂曲的風格體裁有關:不同的風格體裁、旋律特性、織體寫法、表現內容決定了和聲節奏的多樣性。

  和聲節奏是有規可循的,尤其是在特定體裁風格,特定的曲式部位中,常會表現出千篇一律。和聲節奏又是無章可依的,幾乎沒有相同和聲節奏的樂曲,因為它總是和樂曲的實際特點、旋律特性、表現內容等息息相關的,所以又是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

  參考文獻:

  [1] 《和聲學專題六講》桑桐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2] 《和聲學基礎教程》謝功成等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年6月

  [3] 《和聲學》人民音樂出版社(美)瓦爾特口闢斯頓著,豐陳寶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