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酵母菌處理養殖廢水論文

淺析酵母菌處理養殖廢水論文

  【摘要】本文以合成轉化的思路替代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思路處理豬場厭氧消化液,從而達到降低沼液中氨氮和回收酵母,實現廢水再利用。

  【關鍵詞】酵母菌;沼液;廢水

  近年來我國大中型沼氣工程發展迅速,在新能源發展和農村環境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厭氧發酵剩餘物(沼液)存在量大、集中的特點,但是目前沼液防病抑菌的機理和沼液施肥方式對其有效利用的影響都尚不能完全明確,沼液可以直接用於農田灌溉用作有機肥,但實際應用中發現,未經處理的沼液直接用於農田灌溉會產生燒苗、瘋長的現象。很多地方的農民已經完全不能接受沼液用於農田灌溉的應用方式。另一方面,由於規模化養豬場每天沼液產量很大,而周邊農田面積有限,即便農民願意接受沼液直接灌溉,過多的招液和較少的農田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就導致大量沼液向周邊溝渠、池塘、河流以及水庫排放,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此外厭氧消化後的沼液往往伴隨著黑臭,對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由此可見,沼液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汙染是豬場擴大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由於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度的增加,汙水排放的標準有越來越嚴格的趨勢。因此,對沼液的處理成為養殖場急需解決的瓶頸問題。也是養殖場擴大再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目前汙水工藝處理的基本原理都是基於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來降解氨氮,且由於氨氮被大量降解,無法將氨氮資源化利用,造成巨大浪費。拋離傳統的利用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淨化思路,改用細胞大,代謝旺盛,沉降係數好、對高濃度廢水及低耐受性好的酵母作為處理畜禽廢水的菌株,並且酵母的大量繁殖可將廢水轉化為單細胞單胞,酵母菌既有細菌的特點,如以單細胞形式存在、生長繁殖快、能形成較好的絮體,因此可適用於多種不同的生物反應器,同時酵母又具有絲狀真菌的特點,細胞較大,代謝旺盛,耐酸,耐高滲透壓,耐高濃度的有機底物,汙泥負荷可以高出常規活性汙泥的數倍,酵母菌廢水處理中產生的剩餘汙泥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詞料價值和潛在的回收利用價值。因此該技術特別適合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而且具有處理效率高,需要場地小,處理成本低等特點,適合在中小型企業推廣應用。酵母菌對於一些普通活性汙泥不易處理的工業廢水,如高酸和高鹽環境下的廢水處理具有優越性,酵母菌有較高的耐鹽能力,從而與常規生物廢水處理技術起到互補作用。另外,酵母菌與活性汙泥法相比,處理負荷高,需要反應池小,產生的剩餘汙泥少,便於後續處理,應用前景廣泛。

  酵母是一些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於兼性厭氧菌,在有氧氣的環境中,酵母菌將葡萄糖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酒精,非系統演化分類的單元。是子囊菌、擔子菌等幾科單細胞真菌的通稱,可用於釀造生產,有的為致病菌,是遺傳工程和細胞週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是人類文明史中被應用得最早的微生物。可在缺氧環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根據酵母菌產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擔孢子)的能力,其中自然界分佈較廣的主要是出芽生殖的酵母,分佈最廣最有代表性的為假絲酵母,在各種高滲透壓環境,高糖環境,甚至在石油(高碳)環境中均有大量分佈;假絲酵母對環境的適應性高,使得其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成為可能。20世紀70年代後期酵母菌已經開始應用於有機廢水處理,啤酒生產廢水和食品加工廢水的處理的'高效處理系統已經被日本科學家從環境工程的角度進行了工藝設計,酵母菌從此正式應用於有機廢水處理。在利用酵母生產單細胞蛋白已經成為一種被廣泛接受的常用技術。該技術的關鍵點在於廉價碳源的尋找,例如酒精廢液,糖蜜廢液等高廢液往往能較好的提供酵母所需碳源。但由於沼液中的碳素不易被酵母利用,真正可行的以環境處理為最終目的並最終應用於應用於沼液處理的相關技術國內外幾乎沒有。本技術利用一種具有極高耐汙能力和快速生長能力的酵母菌將沼液中絕大部分的無機氮、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部分有機汙染物轉化為菌體,然後將菌體透過過濾的方式收集,一方面將菌體制成高蛋白飼料或工業發酵培養基原料,從而實現沼液的資源化利用。

  該工藝主要利用酵母吸收沼液中氨氮合成菌體的作用達到去除沼液中氨氮的作用,並用做迴流,降低氨氮對厭氧池汙泥的毒害作用,將無機氮合成為有機氮,資源化利用了沼液中的氨氮,並初步處理沼液,降低其大部分氨氮,在此基礎上進行處理可以得到達標的出水,消毒後可作為迴流水沖洗豬舍;而得到的酵母菌體又可作為工業碳源或是酵母飼料的原料,進一步降低成本,體現了迴圈利用的思路。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豬場沼液處理的問題,形成了成本較低,處理效果較好的可行技術;為豬場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養豬場場的擴大再生產掃清了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凱軍.厭氧水解一好氧處理工藝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環境科學,1998,18⑷.

  [2]郭靜斐.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高含鹽廢水實驗研究[D].長安大學環境工程系,200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