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屬地質勘查技術原則探討論文

我國金屬地質勘查技術原則探討論文

  摘要:金屬地質勘查屬於地質學領域的重要工作內容,需要應用相應的技術與方法來實現,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這一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分析金屬地質勘查技術原則的基礎上,指出了堅持原則的必要性,並以透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對技術原則與方法進行了論證,希望最終能夠達到提高金屬地質勘查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地質;勘查;技術

  在當今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金屬是非常常見的,並且在各個領域都有其應用價值,做好金屬地質勘查工作能夠為金屬的開採提供參考,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金屬地質勘查工作十分複雜,需要應用相應的技術與方法才能實現,若非如此,則很可能會導致勘查效果達不到要求的狀況發生,可見,對技術與方法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金屬地質勘查的技術原則

  金屬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需要在堅持相應技術原則的基礎上進行,目前,根據對大量實踐經驗的總結以及國家的有關要求,國內金屬地質勘察工作需要堅持的技術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1統籌規劃的原則

  統籌規劃原則是當前金屬地質勘查過程中必須堅持的一點原則,所謂的統籌規劃原則主要指的是在正式著手進行勘查之前,一定要對勘查工作的步驟、實現方式以及所需要的器械裝置等進行統一的整理,這樣才能保證勘查工作的實施能夠有所依據,這對於勘查效果的提高與保證具有重要價值。需要注意的是,統籌規劃原則的實現是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援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1.2合理性原則

  任何工作都需要保證具有合理性才能獲得較大的成效,對於金屬地質勘查工作而言同樣如此。為了保證勘查的合理性,有關人員首先就必須要了解一系列有關勘查的手段與技術標準,對於相應引數的設定均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以從根本上提高勘查工作的合理性。

  1.3突出重點原則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與次要兩個方面,因此,想要保證事物的發展能夠更加符合歷史趨勢,就必須要抓住其主要方面。對於金屬地質勘查而言,必須明確其主要勘查目的,同時還要找出勘查工作中的重點,要以此為出發點去展開工作。這是保證勘查效果的主要手段。

  1.4創新性原則

  “科技興國”是我國的發展戰略,而“科技興地”則是發展我國礦業的主要原則,地質勘探工作也要走向現代化。地質部門對重點問題要科學的、合理的、全面的進行分析,並懂得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的轉化。以推動成礦理論的完善和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並努力完善資訊化的全面建設,大力促進地質勘探科技能力的提高,促進科研與勘探工作的有機結合,發揮現代技術的有效作用最後還應加強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有能力的地質勘探隊伍。

  2案例分析

  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就包括了區域地質礦產的調查、地球化學勘查(包括水系沉積物與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地球物理勘查、遙感解譯驗證、礦產檢查和綜合研究等。

  2.1做好地質路線填圖工作

  1:5萬區域內的地質填圖是以先進地質理論為指導,以地質研究為基礎的地質填圖方法技術。地質填圖調查的路線佈設以解決地質找礦問題為原則,總體上路線佈設以穿越法為主,輔以追索路線,橫穿地質體、構造線、異常區、成礦遠景區則相應佈設了主幹路線。線距在500~800m,點距在300~500m。

  2.2做好實測地質剖面工作

  對於各地區的地質體以及重要的異常區均佈設了1~2條剖面,其控制了含礦地質體的分佈和重要構造帶的展布。火山機構、侵入岩體、礦(化)點均有剖面控制,重要的火山機構相應佈設了“十”字或“丁”字形路線精測剖面。測制目的以解決重要地質問題、礦產問題和控制化探異常為原則,儘可能選擇地層和其它地質體、礦(化)體、異常等出露相對齊全區段,透過槽探工程揭露進行測制。

  2.3做好物探工作

  1:2萬的高精度磁法測量工作:此次工作一共完成了200×20m網度高磁測量面積20km2,磁測物理點5579個,達到了預定的200×20m網度高精度磁法測量任務工作量的要求。野外生產使用捷克生產的PMG-1型質子磁力儀3臺,其中2臺用於測量工作,1臺作日變觀測。按照《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程》(Dz/TO071-93)的要求,在開工生產前和工作結束後,對3臺儀器的一致陛、噪聲均進行了校驗測試。在1:2萬激電中梯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利用激電中間。梯度法在化探異常區尋找激電的異常,由此來確定其走向,以期發現礦(化)體。儀器選擇:建議採用儀器為重慶地質儀器廠生產的5kW大功率激電儀,接收機型號DJs-8。激電中間梯度裝置進行野外測量,取得的引數是視極化率和視電阻率。供電極距AB為1200m,測量極距MN為40m,點距為20m。採用一臺傳送機供電,三臺接收機測量。

  2.4提高化探水平

  其礦藏樣點只要佈於1、2級水系中,3級以上水系小布樣。長度大於300m的.水系樣點控制;取樣點分佈均勻,無重複控制現象,取樣密度為4.14點/km2。在個別或區域性小格水系不發育地段,為避免出現連續取樣空格,每小格採集2~4個土壤樣。在選擇有利於砂礫質沉積和各種粒級混雜堆積的活動流水線上、河床底部,要在水系沉積物分選性差的部位取樣。避免在早期河漫灘及岸邊泥炭堆積與有機質淤積部位取樣。對於匯人沼澤的水系,儘量在其上游山口處取樣。分析過資料之後,要對資料進行100%的校對,確定準確無誤後,將全部樣品分析資料與對應的樣品編號、橫座標、縱座標、所屬地質單元連線起來,然後運用相關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圖件的編制:地球化學的圖件主要採用MAPGIS軟體來進行編制。

  2.5做好遙感工作

  遙感地質在此可以理解為貫穿於1:5萬礦調設計前地質草圖及設計圖編制、地質填圖、礦產檢查和室內綜合研究的全過程。案例礦區1:5萬的礦調中遙感地質理解為工作重點是:區域構造格架解譯,輔助地質填圖解譯,已知成、控礦地質體、地質構造追索圈定,與成、控礦相關的遙感線、環形特徵影像提取以及隱伏巖體圈定等,透過ETM影像可以清晰的辨別出各類解譯標誌,大致解譯出地質界線,再透過野外驗證能夠更加有效迅速地進行和指導地質填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2.6重視探礦工程

  礦藏區內探礦工程可以以探槽為唯一方式,探槽開口寬1.5×2.0m,為了防止槽壁坍塌,落石傷人,槽口兩側各清出0.5m寬以上的安全通道。施工後槽底寬在0.6~1.0m,掘進基岩達0.3~0.5m,最深處達到了1.0m。

  3結論

  綜上,金屬地質勘查工作十分複雜,提高勘查水平,進一步保證勘查結果的準確性是當前相應領域的主要發展目標,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夠達成,需要在勘查過程中應用一系列技術與方法才能實現,同時還要堅持相應的原則,其中統籌規劃原則以及合理性原則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須要始終堅持。另外,透過對案例的研究還發現,能夠實現金屬地質勘查的方法有很多,以其特點為出發點,將不同的方法應用到不同的工作步驟當中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於文貴.地勘單位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9(2).

  [2]閻秀明,安永建,韓會偉.傳統測繪技術和現代高新測繪技術的關係及應用[J].河北水利,2011(6).

  [3]江漢發.如何減少地勘施工業的傷亡事故[J].地質勘探安全,1999(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