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幾處失誤論文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幾處失誤論文

  摘要:《三國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諸葛亮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的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諸葛亮的智謀策略上亦有不足之處,在培養後繼人才上出現了重大失誤,用人方面也遠不及曹操和孫權。透過刻畫其人性化的缺點和不足,才使諸葛亮這一藝術形象會更加有血有肉豐滿真實,更為深入人心具有現實性。

  關鍵詞:《三國演義》 諸葛亮 失誤

  羅貫中筆下,諸葛亮是治戎與奇謀兼長,理民之才與為將之謀皆優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諸葛亮的智謀策略上亦有不足之處,在培養後繼人才上和用人方面出現了重大失誤,受其歷史的侷限性,從而使其更符合客觀現實,使其血肉更豐富,更真實可信。下面從兩個方面,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幾處失誤之處,作粗淺的探討。

  一、策略和誠信上的失誤

  諸葛亮出山後,以己智慧樹立起自己在劉氏集團中的威信。之後又孤膽赴江東,舌戰群儒、理導孫權、智激周瑜,完成了聯吳抗曹的策略。赤壁之戰,寫下了戰爭史上輝煌的一頁,劉備也因而分享了三分之勢。在這場戰爭中,真正的指揮、導演、主角都是他——孔明。也是展示他政治膽略和卓越智慧最精彩的章節。其後的入蜀、平蠻、伐魏六出祁山等一系列的描寫,不過是繼續完成和不斷豐滿的過程。

  就其對手而言,曹操、周瑜、司馬懿等皆是曠世奇才、高明之士,然而諸葛亮比他們技高一籌,並最終戰勝了他們,其謀略單就智算華容道的小插曲“實而實之”令操走投無路,便足見一斑。諸葛亮雖料事如神,但他是人,萬無一失是不可能的,他也有窘境之時。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一)策略上的失誤

  可以這樣說,事之成敗,全視領袖人物的能力如何而定。作為戰略家、丞相的諸葛亮來講,他的策略有兩方面的`失誤,也正是這二方面使“出師未捷身先死”留下了終生的遺憾,過早地走上了滅亡之路。

  首先,他在把握方向、駕馭全域性的統攬能力上仍有欠缺。如前面提及的“劉備伐吳”“荊州主將任命” 問題上,諸葛亮就受到忠的思想束縛而做出有損大局的決策,就其丞相職責而言是一種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的失職行為。

  又如他在輔助後主時,作為蜀漢最高決策者,卻不顧實際情況,六次出師北伐,這種出於報知遇之恩,唯恐完不成託孤重任的思想,而絕不是出於洞察大勢、掌握時機的考慮,是極不明智的。當時三國鼎立形勢已基本確定,一時難以改變。總體實力上看,曹魏較吳、蜀強大,明智的領導者,只宜發展國力,養精蓄銳,提高與魏、吳抗衡的能力。因為在這種勢力下,任何軍事行動均不能取得實質性的勝利,六出祁山結果也正說明了這點。何況以小國與大國拼消耗,打持久戰,對小國是極不利的,要打的話也宜智出奇兵,速戰速決才有點希望。

  作為領導人,還應善於抓大事,不應為小事而忙碌,應學會讓更多的人為自己去做,這才是領導的藝術。諸葛亮怕別人不似自己盡心,便“罰二十以上皆親覽,”“常自校薄書”“親理細事”。古人云: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穀之數,曰:“自有主者。”諸葛亮這種捨本求末的親力親為,一則影響其對大事的決斷,二則沒有發揮下屬的才幹,且防礙培養人才;三則使己碌碌無為,不足取也。

  其次,諸葛亮的民主、科學、善斷的決策能力還稍欠火候。諸葛亮每次打仗,都故作神秘,不與眾將商議,事後才說出其中奧妙。這在客觀上失去了集思廣益、精益求精的機會。

  諸葛亮在伐魏決策上便是一意孤行,以致功敗垂成。不失時機,權衡利弊的決斷力,諸葛亮遠不如曹操、司馬懿、鄧艾等,操以“有權謀、多機變”著稱,司馬懿剋日擒孟達,鄧艾偷渡陰平,都顯示出非凡的決斷藝術。諸葛亮在荊州守將任用上就因忠的束縛而缺果斷,結果反受其亂,北伐時又不採用魏延之出子午谷徑取長安之計,只顧求穩,錯失良機。

  諸葛亮平生小心不肯弄險,對形勢的把握過於拘束。可舉兩例:其一,劉備興師伐吳復仇,這是滅吳的好機會。諸葛亮本應該以趙雲、馬超、馬岱、魏延等把守隘口以拒魏,明言自己在蜀而暗隨劉備伐吳。就當時而言,曹丕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魏定不敢侵蜀而坐山觀虎鬥。吳滅了,然後北伐中原,不是也輕而易舉嗎?其二,第一次北伐,若採納魏延之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長安,中原不也是囊中之物嗎?這叫兵貴神速。諸葛亮既然用反間計成功地解除了司馬懿之患,卻沒有爭取這一有利的時機一舉成功,結果給魏國以喘息之機,重調司馬懿以拒蜀,從而為蜀國此後的北伐平添了許多障礙。

  (二)誠信上的缺失

  “三氣周瑜”是《三國演義》中較為精彩的一節,在這段故事中,羅貫中不惜紙墨地刻畫了諸葛亮狡黠的智慧,也透露出了他對誠通道義的蔑視。僅從“一氣周瑜”來講,諸葛亮的誠信缺失便躍然紙上。赤壁之戰後,周瑜想一鼓作氣拿下南郡,但他擔心劉備趁火打劫,於是去試探劉備。劉備按照諸葛亮的吩咐說:“聞都督欲取南郡,故來相助。若都督不取,備必取之。”周瑜倒也爽快,說:“吾若取不得,那時任從公取”。接下來便是周瑜與南郡守將曹仁的一場殘酷大戰,周瑜將曹仁打得大敗,東吳也傷亡慘重。然而最終,劉備、諸葛亮還是食言了,他們乘周瑜與曹仁激戰正酣時,悄悄佔領了南郡。就這樣,周瑜辛辛苦苦用鮮血換來的果實,卻被諸葛亮輕輕鬆鬆地竊取了。

  從《三國演義》的邏輯推理來看,“三氣周瑜”的直接後果便是孫劉聯盟的瓦解,以及東吳偷襲荊州,關羽父子被殺。甚至劉備東征孫吳時遭遇“火燒連營”敗局,最終白帝託孤,也處在這根邏輯鏈條之上。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三氣周瑜”絕對是一大敗招。

  二、培養和用人上的失誤

  諸葛亮在培養、任用人才方面的不得力,也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一)培養人才的疏忽

  諸葛亮可以說是一個疏於培養人才的人,這是領導的大忌。蜀漢初期,諸葛亮所領導的集團還勉強算是一支實力比較雄厚的人才隊伍,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又有魏延、王平等人,但這些人都有其缺憾:關羽驕矜自大、張飛脾氣暴躁、魏延難以駕馭、馬謖性情輕狂,他們給西蜀帶來一次次的致命打擊。 諸葛亮一生只是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凡事親力親為,不放心下屬去做。蜀地本來就人才不盛,卻不去辦學興教育培養後備人才,當第一代將才相繼去世後,造成青黃不接,無人可用,以致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出現這種捉襟見肘的局面,孔明是難辭其咎的。他也深深感到這一失誤的痛苦,當他聽到趙雲、關平、張苞等的死訊的反應,不是大哭昏倒,就是吐血就可知,為何呢?就是因為再也無人可助其實現進取中原的宏願。

  (二)任用人才上的失察

  首先,也是諸葛亮最大的用人失誤,是在進軍西川的人事安排上。按當時的情況,如果把趙雲和龐統留在荊州,諸葛亮同劉、關、張共進西川,可謂武可定國文可安邦。然而諸葛亮沒有這麼做,他讓龐統陪王伴駕,把關羽、趙雲都留在了荊州。劉備從心眼裡就討厭龐統的隨機之策,兩人征途上鬱鬱寡歡,最終導致落鳳坡鳳雛夭折,唾手可得的西川反成了燙手山芋。無奈之下,諸葛亮又帶趙雲助陣,留下關羽獨守荊州,為失城誤國留下伏筆。諸葛亮讓關羽擔當此任,使得“走麥城”成為必然。

  另一個用人失察之處,就是街亭一役。當時,司馬懿欲領兵襲街亭,諸葛亮卻派了素無作戰經驗的馬謖去把守。斬因戰失利的馬謖便是其再次失策。這對蜀漢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蜀人才缺乏十分突出,老成凋謝,新秀未起,諸葛亮應從蜀漢的長遠考慮,多方延攬人才,培養人才才對。像馬謖這樣的人,如假以時日,可以相信,他定會是一位出色的將才,可孔明輕率地把人材殺掉了。痛惜!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在對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始終沒忘記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沒把孔明完全神化,而是敢於寫出理想人物的欠缺,敢於寫出特定歷史時代給主人公造成的束縛,使其更符合人物形象性格複雜性的需要,使創作的人物更真實可信,這是難能可貴的。作家筆下的諸葛亮生活於一個具有濃烈“忠”的意識的儒家思想統治時代,他永遠也衝破不了這時代對忠的觀念的束縛,並未對人物形象造成太多的不良影響,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突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參考文獻

  1、羅貫中,《三國演義》,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年

  2、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3、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4、丘振聲,《三國演義縱橫論》,灕江出版社,1983年

  5、葉維國 冒欣,《三國演義創作論》,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年

  6、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