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機插秧增產路徑研討論文
水稻機插秧增產路徑研討論文
千方百計增加鹽都區插秧機保有量
鼓勵種田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運用政府補貼購置水稻插秧機,只有增加區內插秧機的保有量,才能擴大機插面積。鹽都區4.1萬hm2水稻面積,正常應推廣機插秧2萬hm2左右,在6月10~20日移栽,需要高速插秧機600臺左右作業10d,才能保證按期保質保量插足面積。在決定移栽期後,向前推18~20d育秧。這樣才可以不栽超秧齡的秧苗、爭季節、奪高產。
農田規劃要適應機械操作的要求
從實踐來看實施機插秧技術的田塊,最好要求達到格田面積2001~3335m2,農田儘量向種田能手(大戶)集中,這樣既能保證插秧機的作業效率、規模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證實施質量的到位。這也符合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要求。
建立集中育秧專一隊伍
從鹽都區近兩年商品化育供秧基地的典型經驗來看,根據機插秧的特點,實行工廠化育秧、集中供秧、建立專業隊伍是機插秧技術能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搞機插秧的農戶自己不需要購種、購秧盤和育秧,而由農技站或專業合作社(育秧公司)專門進行育秧,農戶只需要在栽秧時節根據面積直接到育秧公司定秧、購秧,將秧苗交給機插秧專業合作社,在插秧結束後驗收質量。這樣既可以使推廣的新技術一步到位,同時又實現了集約化經營,保證了穩產高產。
建立合理的群體起點
以相對較少的基本苗,既可獲得預期的.適宜穗數,又能同時形成大穗。為此,主要透過機插稻基本苗計算公式確定合理的基本苗,並根據品種型別確定栽插穴數與穴苗數。鹽都區推廣的主要是中熟中粳穗粒兼顧型品種,適當增加栽插密度,重點推廣行距25cm的機型,達到栽2萬穴/667m2左右,每穴3~4苗,栽基本苗7萬/667m2左右。
合理施肥
1)基櫱肥。一般基肥在基櫱肥中的比例以30%~40%、分櫱肥以60%~70%為宜。同時分櫱肥的施用,要等到秧苗生出較多根系時效果才更好。即要等栽後長出2、3個葉齡時,才有較強的吸N能力。分櫱肥一般在栽後5~7d施用尿素10kg/667m2(拌除草劑),在栽後14d左右施促櫱肥10kg/667m2。
2)穗肥。穗肥一般佔總施肥量的30%~40%,在無效分櫱期群體葉色落黃的基礎上,及早施好穗肥,對穩苗攻大穗尤其重要。穗肥施用的具體時間和用量要因苗情而定:1.若葉色正常褪淡,群體生長量適中的群體以倒4葉和倒2葉期,分兩次施用最佳;2.對葉色淺、群體生長量小的可採取倒5葉和倒3葉施,並適當增加用量;3.若葉色較深不褪淡,群體生長量大的可採用在倒3葉期一次施肥,且穗肥量要適當減少。
淺溼交替灌溉,及時擱田
秧苗薄水栽插後,自然落幹蹲田幾天,有利於新根的長出。分櫱期要採用間隙灌溉,後水不接前水。當群體總莖櫱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開始自然斷水擱田,多次輕擱,可有效控制無效分櫱發生,提高莖櫱成穗率,切忌一次重擱。拔節後採取淺溼交替灌溉,即每次上3cm左右的水層,讓其自然落幹至豐產溝底無水層時復灌,週而復始直至成熟前一週。如此灌溉,既能滿足機插水稻生態生理需水,有利於中期形成壯稈大穗,後期養根保葉,又能顯著節水。
病蟲害專業化防治
水稻一生的病蟲害較多,主要有飛蝨、紋枯病和穗頸稻瘟病。要充分利用專業化防治隊伍,抓住適期,選準藥劑,用足水量,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