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視覺搜尋因素的網頁設計論文
基於視覺搜尋因素的網頁設計論文
經典的視覺搜尋模式是Sternberg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它從短時記憶資訊提取方式的研究中得出資訊提取匹配的兩個假設:平行掃描(平行加工或平行搜尋)和系列掃描(系列加工或系列搜尋)。視覺搜尋主要包含序列搜尋和平行搜尋兩種模式。在所呈現的專案集合中,目標刺激和所有的專案同時進行比較,來找到目標刺激,是平行搜尋;序列搜尋則是把目標刺激和集合中的所有專案一一進行比較,直到找到目標,是系列搜尋;Kristjansson和Tse(2001)對平行搜尋和系列搜尋分類是透過研究說明的,認為在一系列彎曲不連續的圖形中搜索彎曲連續的圖形,叫做系列搜尋,反之則叫平行搜尋;在一系列橢圓形中搜索圓形叫做系列搜尋,反之則叫平行搜尋。顯而易見,平行搜尋所消耗的認知資源比較少,被測試者反應也比較快,其效率要遠遠高於序列搜尋。但是究竟被測試者或者個體選擇或偏好哪種搜尋模式,則取決於目標刺激物的特點。一般有規律且等級結構清晰的刺激物能吸引使用者的平行搜尋,在網頁資訊設計中,儘量使資訊的呈現變得有規律,使結構更清晰,或透過給不同的資訊新增某種視覺刺激,引起瀏覽者採用平行搜尋的視覺模式來獲取資訊,提高視覺搜尋的效率。
視覺搜尋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視覺搜尋中,眼跳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反應視覺資訊加工過程的外顯行為。觀察者獲取外界資訊的視覺行為一部分會透過眼跳和注視表現出來。視覺搜尋過程中的眼跳,分為內源性眼跳和外源性眼跳。內源性眼跳是由個體機體主動發生的眼跳,比如按指導語要求進行的眼跳;外源性眼跳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眼跳,比如由一個新的、奇特的刺激的出現所引起的眼跳。在視覺搜尋中引起外源性注意的外部刺激是指刺激物的基本特徵,包括顏色、亮度、動態、形狀、大小、方向等。網頁介面中的元素主要影響的是個體的外源性眼跳。視覺搜尋的非對稱性現象。若視覺搜尋的非對稱性是指在若干個甲類專案(干擾刺激)中找到一個乙類專案(目標刺激),與從同樣的若干個乙類專案(干擾刺激)中找到一個甲類專案(目標刺激),兩者的搜尋速度不一樣,且具有顯著差異,出現非對稱現象。而且,當甲乙兩個專案交換干擾刺激和目標刺激的角色時,它們的反應速度還是存在顯著性差異。基於刺激相似性和熟悉性的視覺搜尋非對稱性。Duncan和Humphyeys(1989)提出的刺激相似性理論認為,目標物和干擾物以及干擾物和干擾物之間的相似性決定目標搜尋。
目標物與干擾物越相似,干擾物與干擾物越不相似,就越容易形成區域性對比,進而使目標從干擾物中突顯出來,引起人們的視覺注意和搜尋。但是如果目標物和干擾物之間的差異足夠大,例如用兩種很醒目的顏色或者兩種閃動的文字做刺激,那麼兩種刺激都會突顯,非對稱將消失。熟悉性很好理解,即閱讀者對刺激材料的熟悉與否。熟悉性可以透過學習改變,與閱讀者的經驗和視覺模式有關,它和相似性一樣是影響視覺搜尋的一個因素。有學者認為目標刺激與干擾刺激之間的熟悉與否引起的搜尋型別不同,材料之前越熟悉越會引起平行搜尋,熟悉的專案啟用度小,新穎的不熟悉的專案啟用度大。當目標刺激和干擾刺激熟悉度相同,即同為熟悉或新穎,則啟用度就沒有差別。由此可知,熟悉性可作為影響視覺搜尋的基本特徵之一。視覺搜尋的位置特徵。視覺搜尋的位置特徵表現為,人在對靜態物體的特徵進行加工時,表現出了顏色加工和形狀加工的分離,即視覺系統在對顏色和形狀進行加工時,是獨立的,不存在相互干擾,並表現出了位置的分離。有學者對眼動追蹤技術進行研究發現,當刺激物呈現在邊緣視野時,人們對顏色的搜尋目標會有較多的眼跳,表示邊緣視野的顏色加工的目標指向性比較好,而對於形狀搜尋時這種目的性則較差。由此說明,人們運用邊緣視野能夠對顏色特徵屬性的目標進行較好的加工,而對形狀特徵的加工則更多地依賴中央窩來完成。視覺刺激響應,是指人對刺激物的基本物理特徵,如圖片、動畫以及顏色搭配等產生的帶有一些較為穩定的具有傾向性的反應,它是影響使用者視覺搜尋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有效資訊的搜尋而言,有學者研究發現,動態影象對使用者的資訊搜尋能力幫助不大;動態資訊中的動畫對使用者的資訊搜尋能力還會有嚴重影響;有時使用者會本能地忽略網站上的圖片;動態影象會干擾使用者對圍繞在影象周圍的文字的注意,不利於使用者對含有大量資訊的網頁中其它資訊的加工,也會導致使用者對網頁的資訊加工和資訊搜尋的時間增加。
基於視覺搜尋影響因素的網頁設計
考慮到視覺搜尋的特徵及其影響因素,並在參閱了之前學者多視覺搜尋與網頁設計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以下的設計建議,旨在為網頁的最佳化設計提供一些指導性意見。
(1)內源性眼跳由瀏覽者自身因素引起,是個體主動發起的,比如個體本身對某些資訊感興趣或者個體在指導語的提示下,主動進行的眼跳,它主要與返回抑制與眼運動記憶相關聯。外源性眼跳則是主要與刺激物的基本特徵有關,在研究者對引起眼跳的外源性刺激的研究中,從顏色特徵到後來的方向、運動、大小、亮度、形狀等目標特徵,都會引起較大的眼跳,影響視覺搜尋的效果。所有這些目標特徵中,顏色特徵的影響最大。國內有關研究還發現,在注視時間方面,注視時間由短到長依次是圖畫、中文詞、英文詞;在反應時方面,人的反應時從短到長依次為圖畫、英文詞、中文詞;在眼跳距離方面,眼跳距離從小到大依次是中文、英文、圖畫。有學者對分欄設計的視覺搜尋效率的眼動研究發現,1大開本(1/16開本)設計材料在眼跳距離、行內與行間回視次數在閱讀理解指標上均顯著優於小開本(1/32開本)材料一欄、二欄、三欄設計材料,表現為一欄最優。在進行具體的網頁設計時,如果設計的目的傾向於引起讀者的注意,那麼首選圖片和動畫,顏色可以選擇鮮豔的能與周圍資訊區分開的;如果傾向於資訊的'獲取或理解,應該首選文字,其次是圖片或影片,最好不要選擇過多的顏色,會增大眼跳,不利於資訊的獲取和理解。此外,和網頁螢幕上呈現的網頁材料相比,人們接觸最多的文字材料更容易引起人的眼疲勞。因此,在有大量文字資訊的網頁設計中,為了減少被測試者的疲勞,可以採用大開本的一欄設計以方便瀏覽者的視覺搜尋和理解。
(2)在網頁設計中,重要資訊和目標資訊是需要引起使用者較多關注的。基於相似性的規律,可以儘量減少重點資訊和非重點資訊;基於目標資訊和干擾資訊之間的相似性,可以增加重要資訊或目標資訊的新穎性、誘目性、獨特性,且背景資訊儘量簡潔,減少干擾,以使重要資訊和目標資訊從背景資訊群中“脫穎而出”,以此吸引瀏覽者的注意,提高他們的搜尋效率;在文字與背景顏色選擇上,最好設定為深色文字,淺色背景;在超連結顏色選擇上,最好選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已訪問和未被訪問的連結,這樣有利於使用者將兩者區分開來進而搜尋還沒有瀏覽的超連結,而忽略已經訪問的超連結。
(3)有學者研究發現,形狀加工和顏色加工存在中央凹和邊緣視野的分離。視覺的注意選擇中存在這種空間位置效應,注意資源的分配也存在位置效應,當刺激呈現在中央凹視角時,被測試者對任務的反應時較刺激呈現邊緣視角時的反應時變大。據此可以將文字資訊置於網頁中心位置,顏色圖形等資訊置於網頁的邊緣位置。
(4)視覺刺激效應告訴我們,旨在讓使用者從網站中搜索或獲取資訊(例如一些新聞類站),設計者應避免那些會引起強烈刺激的視覺呈現方式,或者過多的資訊呈現也會影響使用者的資訊搜尋能力。如果旨在讓使用者獲得資訊,最好不要新增一些動態圖片、動態文字等動態效果強烈而很容易干擾使用者注意力的資訊元素,這會干擾使用者對文字資訊的搜尋。
(5)文章透過眼動實驗對於Web頁面視覺資訊搜尋行為的研究發現,人們在網頁上進行視覺資訊搜尋時,更多地注視周邊區域,而對於中心區域的注視較少,呈現視覺搜尋的周邊特性。而且,在帶有浮動廣告的網頁上進行視覺資訊搜尋時,同樣呈現視覺搜尋周邊特性。實驗結果表明,從視覺搜尋角度來看,在網頁佈局時,對於具有超級連結性質的標題資訊,放置在網頁的周邊區域比放置在網頁中心區域更利於人們的視覺搜尋行為。而且,在視覺資訊搜尋時,人們很少去看浮動廣告,說明浮動廣告的廣告效應並不明顯,應該改變其廣告形式。
結語
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人的資訊加工特點和視覺搜尋規律,提出了網頁設計的一些意見和建議,旨在透過科學的網頁資訊呈現來促進網頁瀏覽者高效地獲取網頁中的有效資訊,提高視覺搜尋的效率。對於如何使人們高效獲取資訊的同時也保證視覺上的舒適性,則是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