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的轉移定價研究論文
跨國公司的轉移定價研究論文
一、轉移定價的內涵
(一)轉移定價的含義
國際範圍內還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對轉移定價的定義。在我國,姚梅鎮教授認為,轉移定價是指在進行內部交易的關聯企業之間,根據逃避稅收的需要來確定交易價格的做法。著名的國際稅法專家高爾森指出,轉移定價是指各個關聯企業在內部交易中按照不同於一般市場價格定價的行為,而將關聯企業的全部納稅額降到最低是該行為的主要目標。結合二者的說法,筆者認為,跨國公司的轉移定價實質上是以整體稅收最小化為目標,利用不同企業不同地區稅率以及免稅條件的差異,將利潤轉移到稅率相對較低甚至可以免稅的關聯企業,最終實現更好的盈利。
(二)轉移定價的特點
1.交易價格違背市場價值規律。轉移價格是建立在跨國公司內部交易的定價基礎之上的,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勢必違背價值規律,與市場正常價格相差較大。
2.體現企業的戰略經營目標。跨國公司透過轉移定價這一形式可以進行更加合適的內部資源配置,以提高其在某特定區域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3.導致不正常的跨國收入分配。轉移定價的行為將會使跨國公司各關聯企業的賬面收入與依據東道國法律計算的計稅所得差距甚遠,這也將導致東道國的利益受到損害。
(三)轉移定價的形式
1.按照交易客體劃分
(1)實物轉移定價。實物交易是轉移定價中最常見的形式,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固定資產等交易物。跨國公司一般可以透過確定該類交易物的價格(如“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控制各關聯企業的成本與利潤。
(2)勞務轉移定價。具體指表現為提供管理、廣告、齊詢這類勞務服務形式的轉移定價。這類定價現象在實踐中普遍存在於有提供勞務和租賃這一類服務的關聯企業中。透過對勞務費用的內部確定來攤銷管理成本,以此轉移利潤。
(3)資金轉移定價。現今資金拆借越來越成為重要的避稅手段。主要指透過控制貸款利息的高低來重新分配利潤。例如,2002年,寶潔(中國)公司以本公司名義向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貸款,金額高達20億元。之後再透過無息借貸的方式借給公司的關聯企業。由20億貸款帶來的高額的利息支出,使得寶潔公司的稅前利潤出現了相對減少,於是應交所得稅額也減少,達到少繳所得稅的目的。與此同時其關聯企業也可以透過這筆鉅額無息貸款改善運營情況,達到集團重新分配利潤的目的。
(4)無形資產轉移定價。主要指轉讓商標、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過程中的轉移定價。
2.按照路徑上劃分
(1)利用不同國家的不同所得稅率進行避稅。這一型別做法基本表現為“高進低出”,即當處於高稅率國家的A子公司與處於低稅率國家的B子公司進行的內部交易為出售產品或服務時,採用低價;當A公司與B公司進行的內部交易為進口產品或服務時,採用高價。這樣的做法可以使A公司的納稅基數減少,從而所納稅收也將減少,而此時雖然B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增加,但由於B公司所處國家所得稅稅率較低,因此在整體上降低了A與B所在的跨國公司的稅收負擔。
(2)利用避稅港進行避稅。避稅港指的是稅率很低、甚至是完全免徵稅款的國家或地區。大致可分為三類,包括無稅避稅港(如百慕大、巴哈馬等)、低稅避稅港(如維爾京群島、中國香港等)、特惠避稅港(如愛爾蘭的夏農、新加坡的廊裕等)。在此類避稅手法中常見的形式如,透過在避稅港設立一個國際貿易公司C,首先以低價將商品銷售給C公司,再透過C公司以正常價格銷售給海外客戶,而C公司在獲得大量利潤的同時因其所處避稅港的地理優勢達到跨國公司的整體避稅目的。
二、轉移定價的動機
(一)稅務動機
1.對於所得稅的規避。如前所述,跨國公司利用關聯企業之間的內部定價轉移利潤,將鉅額利潤轉移至相對低稅率國家甚至避稅港,就可以達到整體上減少或避免所得稅的目的。
2.對於關稅的規避。當某一進口國實行從價關稅制時,進口貨物的低價可以使內部交易中的關聯企業一方少繳關稅。某些情況下,規避關稅和規避所得稅的做法有可能產生衝突。
3.對於增值稅的規避。出口企業可以透過與關聯企業內部交易中的轉移低價,使本公司減少增值稅應繳額。當國家實行出口退稅制度時,出口企業也可以透過與關聯企業內部交易之間的轉移高價,使本公司多賺取出口退稅。
4.對於反傾銷稅的規避。通常情況下,當出口企業向進口方以極低價格銷售商品時,己經形成了傾銷,進口企業將可能被徵收反傾銷稅。但當關聯企業之間發生此類傾銷時,出口企業可以透過其他隱蔽的交易獲得各種補償,從而提高其銷售價格,使其無法達到傾銷價格的標準。這樣,事實上的傾銷就可以有效避免反傾銷稅的徵收。
(二)非稅務動機
1.迅速開啟與佔領銷售市場。境內跨國公司在與境外關聯企業進行交易時可以透過採用低價的方式,幫助該關聯企業減少產品成本,再利用此優勢以比競爭對手低的價格出售產品,搶佔市場。
z.合理配置內部資源,調節子公司利潤。為了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母公司可以選擇透過低價提供原材料或勞務、高價回購產品來增加子公司盈利,幫助子公司維持運營;也可以選擇透過增加子公司的生產成本和降低迴購價格來減少子公司利潤,轉移投資方向。
3.多從合資企業中分享利益。在母公司以合資形式與東道國投資者共同建立子公司的情況下,必然涉及到東道國政府與當地投資者的利益。而跨國公司與他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不同的利潤目標,也因此會產生衝突。基於當地合作者僅能分享子公司利潤無法分享母公司利潤這一特性,透過轉移定價轉移利潤至母公司可以使跨國公司多獲得利益,同時也避免產生更多的衝突。
三、轉移定價的法律規制
(一)美國國內法
1.美國規制轉移定價的法律架構及主要內容
在國際範圍內,目前美國有關轉移定價的法律制度是比較完善、全面、有效的。1994年美國《國內收入法典》最終法案第482條用了接近100頁之長的篇幅,對關聯企業內部交易業務的稅收處理的方法和程式作了規定,至此美國法律對轉移定價的限制有了明確的法律基礎0 482條款的主要內容為:跨國公司集團內部交易按照市場價格為正常交易價格,出於對避稅的防範和基於正確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的需要,稅務當局有權對關聯企業的應繳稅所得額進行調整。該條款的目的在於確保企業切實地反映由關聯交易而產生的收入,防止與跨國公司內部交易有關的避稅行為。
對於轉移定價的`法律規制,美國法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第一,舉證規定較為嚴格。要求外國分公司或代理處同母公司一樣進行舉證。第二,要求納稅人應提交的賬目資料的數量和質量必須達到一定標準,強調納稅人的責任意識。第三,關於惡意的轉移定價行為有較嚴厲的懲罰性規定。對於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嚴重偏離正常價格的轉移定價行為,美國法規定了最高可按應補繳稅額的百分之四十處罰款。
2.美國規制轉移定價的基本原則
(1)正常交易原則。正常交易原則以企業理性為出發點,強調企業的獨立性,就算是關聯企業也應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交易原則進行商事活動。該原則的基本涵義是指在處理關聯企業的內部交易問題時,關聯企業之間發生的國際收支也理應按照獨立企業之間進行交易時所體現的獨立競爭的精神進行分配,換句話說,應當以在正常情況下所用的價格取代內部交易中出現的不合理的轉移價格。
(2)最優法原則。1994年的轉移定價法規曾經指出:“一項受控交易正常結果的確定,在實踐中不存在絕對優先的方法,也沒有一種優於其他方法的方法,必須依照能夠對結果進行最可靠衡量的方法來確定正常交易結果。”這條法規規定了最優法原則。正常交易結果可能在僅僅只適用了一種方法後就可以得出,但是如果之後出現另一個方法,並且被證明可以更真實地反映正常交易結果,那麼這個之後出現的方法就必須被使用。該原則的實質其實是要求使用能夠對獨立企業之間的正常交易結果進行最真實衡量的一種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使關聯企業的內部交易符合正常交易。
(3)可比性原則。當試圖確定某一項轉移價格是否符合正常交易價格時,一般應在可比的情況下將關聯交易與正常交易作比較,如有差異則應另外尋找合適的可比交易。因此,如果以獨立企業間的某次交易作為參照物,首先要求其具有可比性。可比性程度越高,越有利於對關聯企業內部交易的結果進行準確判斷。
(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有關規定
作為一個成員國囊括了全球大多數工業發達國家的國際組織,經合組織在轉移定價的稅制研究方面為世界經濟都做出了很大貢獻。早在1963年,DECD就制定並公佈了《關於對所得和財產避免雙重徵稅的協定範本》,並於1977年對範本的修訂中首先提出了轉移定價的原則。其第9條第1款規定,關聯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應當視同獨立企業間的交易,須符合正常交易原則,而稅務部門被授權對不符合的交易進行調整,即第一次調整。其第2款在前一款的基礎之上確定了成員國第二次調整的義務,即當東道國政府進行了第一次調整之後,如果這一調整合法且合理,母國政府就應及時對在該交易中的關聯企業位於本國的稅收進行調整。這一條規定透過對跨國交易東道國和公司母國調整義務的明確,得到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普遍認可。1995年DECD釋出了《關於跨國公司和稅收管理轉移定價指南》,並且從此每年以附件的形式釋出各項補充指南,持續完善對跨國公司的轉移定價行為的規制。
(三)預約定價制度
預約定價制,也稱預先定價協議( APA),是納稅人在交易之前,就及時將其和境外關聯企業之間的收支計算所涉及的轉移定價方法,向稅務機關報告,經納稅人、關聯企業、稅務機關充分談判協商,作為所得稅的計算依據,並免除事後稅務機關對轉移定價進行調整的一份協議。在這種制度下,當協議得到審定認可之後,納稅人只需在與關聯企業內部交易時不違背預約定價協議所確定的定價方法,稅務機關就將不再進行審查調整。這份協議實質上代表了稅務機關與納稅人兩個主體對於轉移定價是否符合正常交易標準的共同事前判斷。美國與經濟合作組織分別於1991年、1999年確定了預約定價制度。在國際社會日益呼籲加強國際稅收協調這一趨勢下,預約定價制度成為了一個良好高效的突破口,也可以成為避免國際稅收爭端的一個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