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印花布的紋樣造型與色彩特徵研究論文

藍印花布的紋樣造型與色彩特徵研究論文

  清代南通藍印花布享譽全國,是我國民間傳統手工印花織物的佼佼者。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用途非常廣泛,常被應用於枕套、包袱、被套等日常生活物品上。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紋樣型別多種多樣,紋樣風格樸素典雅,紋樣題材也多取自於大自然或生活情景,在色彩運用上,只選用藍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因而南通藍印花布又可分為藍底白花與白底藍花兩種。然而,在這種樸實不華的色彩運用之中,卻蘊含著獨特的民族審美視角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一、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紋樣造型

  南通藍印花布紋樣的題材往往涉及動物、植物和人物,單純的文字圖形、幾何圖形或者多種圖案相結合的綜合紋樣也較為常見,這些來源於不同題材的紋樣造型基本上可以納入到具象紋樣造型、抽象紋樣造型和具象抽象綜合紋樣造型這三種紋樣造型型別之中。

  (一)具象紋樣

  具象紋樣造型,是指在清代南通藍印花布中,紋樣造型圖案透過刻畫動物、植物、人物等題材的具體形象來傳達所表達的內涵。絕大多數藍印花布的紋樣屬於這種具象紋樣造型,因為南通藍印花布中的素材要麼來自大自然,要麼來自生活經驗,因而大部分傳統藍印花布手工藝人從自然界或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對具象形象的刻畫,在寫實的基礎之上,往往也運用一定的想象力將具象紋樣表現得更加富有視覺觀賞性。

  具體而言,南通藍印花布具象紋樣能夠直觀地表現出所刻畫的內容,但由於受到傳統手工藝技術的限制,紋樣裝飾必須要進行一些藝術加工,使得形象更加符合美的造型法則。例如,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蝙蝠”紋樣造型就是具象紋樣造型的典型代表,從圖中可以十分直觀得看出圖案印製的是四隻蝙蝠,蝙蝠展翅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具象表現蝙蝠形象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傳統印花技術的限制,對具象題材的造型進行適度修飾、誇張或概括是十分必要的,適度的修飾使造型特點更加突出,賦予藍印花布平面造型更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從而達到生動活潑、裝飾性更佳的效果,增加藍印花布的視覺觀賞性。

  (二)抽象紋樣

  抽象紋樣造型也是南通藍印花布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型別,它的圖案一般由高度抽象、符號化的幾何圖形或者文字構成,體現出對形式美的執著追求以及直觀的視覺美感。抽象紋樣造型是相對於具象紋樣而言的,二者所表現的內容正好相反,具象紋樣造型注重刻畫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而抽象紋樣則不受具體形象的限制,多以文字或者抽象圖形、符號的形象出現,使得藍印花布視覺效果絢麗多彩、變化無窮。抽象紋樣造型主要包括文字紋樣造型和幾何圖形紋樣造型。

  第一,文字紋樣造型。南通藍印花布文字紋樣中,最為常見的有“福”“祿”“壽”“禧”等含有吉祥寓意的文字,而且文字的字型多采用篆書。由於中國漢字字形結構富有可塑性,而且往往含有很多的美妙寓意,既具有裝飾性又具有象徵性,因而在藍印花布造型中深受歡迎。

  第二,幾何圖形紋樣造型。這種紋樣透過規律的幾何圖案或者富有變化的幾何圖案,形成簡潔明快的視覺美感。其中回紋是應用最多的,回紋的特點是簡潔大方、典雅規整,它是由雷紋線條組成的幾何形體,寓意安寧吉祥、綿延不絕,這種抽象的符號化圖形具有簡潔明快的視覺特點。

  (三)綜合紋樣

  具象紋樣和抽象紋樣各具特點、各有所長,在通常情況,二者在南通藍印花布的紋樣造型中並非是非此即彼的,二者常常融會貫通地運用在同一個藍印花布圖案之中。具象和抽象相結合的綜合紋樣在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紋樣造型中有兩種表現形式:

  第一,具象紋樣和抽象紋樣同構,即以具象紋樣刻畫為主體紋樣,結合抽象紋樣的外在形式。在常見的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獅子滾繡球”被面圖案中,其主體紋樣就由“獅子滾繡球”與“梅蘭竹菊”的具象畫面組成,而抽象紋樣則是作為背景的格子紋樣和萬字紋,這兩種抽象紋樣作襯托、裝飾,使得整個圖案紋樣結構層次感分明,具象紋樣和抽象紋樣融合,顯現出密而不亂、多而不雜的風格。

  第二,具象紋樣在中心,輪廓外圍配上抽象紋樣。這種具象和抽象結合的圖案在南通藍印花布中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在常見的包袱布“福壽雙全”圖案中,具象的蝙蝠紋樣的輪廓外圍用大不同的點進行點綴,中心紋樣中抽象的“壽”字紋樣,則是經過高度概括、抽象化、符號化的藝術加工提煉而出。整個紋樣結構看起來簡潔明瞭,圖案造型生動有趣,不僅在視覺造型上更加富有觀賞性,二者的'相得益彰也完美烘托出“福壽雙全”的寓意。

  二、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色彩特徵

  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色彩素樸雅緻,不追求奢華炫目,它的色彩只包含藍色和白色兩種顏色,但是在這兩種簡單的顏色背後所隱藏的不僅是傳統手工藝者樸實的審美觀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蘊,而且也包含了古人的和諧自然觀念。

  (一)色彩只用藍色和白色搭配

  清代南通藍印花布只採用了藍色、白色兩種顏色,兩種色彩簡明輕快、一動一靜、各有所長,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美感。

  首先,藍色作為深色系的代表,可以帶來樸素和低調的視覺效果,用單純的靛藍染色,給人的最直觀的感受是樸素、低調,完全不同於五顏六色或金碧輝煌的喧囂浮躁或奢侈華麗;而且從色彩所蘊含的情感特徵來看,藍色代表冷靜、深沉、清靜、含蓄、沉穩等特質,能夠很好地代表勞動人民淳樸敦厚的性格和樸實不華的審美特點;其次,白色單純透明,和藍色一起搭配,既能夠表達藍天白雲的自然意境,又能夠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使得圖案更加醒目,完整地襯托出藍色所蘊含的情感特質。

  (二)色彩具有深厚文化底蘊

  清代南通藍印花布色彩的運用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文化底蘊表現為兩個方面: 第一,深厚的歷史文化蘊義。中國古代是長幼尊卑分明的等級社會,服飾制度也是等級分明的,青色是平民階層的代表色,這就使得南通藍印花布這種民間手工藝品長盛不衰,因而,藍色的運用背後是一種平民歷史文化,而在當代,藍印花布則已經不再代表等級文化,而是走向了一種簡約、樸素的審美趣味。第二,深厚的南通民俗文化。南通人民把藍印花布也稱作“青花布”,在民俗文化中,藍印花布在充當生活常用品的同時,也被寄予一些民俗文化寓意。人們用“青、白色”寓意“清白”,希望為人處世一塵不染、清清白白,而文人墨客則用青色服裝來顯現自己清高的風骨。在清代,南通民間婚俗中也用“青”與“親”的諧音來表達情感,使得婚禮喜慶氣氛更加濃郁。由此可見,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的靛藍色彩不僅能夠起到裝飾作用,而且飽含民間深厚的文化底蘊。

  (三)色彩運用和諧自然

  除色彩種類有限、文化內涵深厚之外,南通藍印花布的色彩運用還顯現出和諧自然的鮮明特徵。南通藍印花布的色彩較為單一,它沒有績羅綢緞色彩的鮮豔和豐富,但是藍白的協調搭配,卻和藍天白雲、曠遠翠綠的自然界景象相得益彰,展現出自然和諧的色彩運用觀念。 “龍鳳戲珠”藍印花布,白色和藍色的簡單搭配卻格外顯現出藍天白雲的美妙風景,龍鳳呈祥的場面更是表現出了手工藝人對“和諧”境界的不懈追求。

  由此可見,藍白二色的搭配深刻體現出傳統手工藝人對和諧自然的追求:藍色是蒼天碧海的顏色,代表寧靜、寬厚、深遂、穩重、智慧和包容的特徵;而白色則使人聯想到白雲、白雪,代表純潔、光明、神聖的特徵,這兩種顏色的巧妙運用,不僅產生一種明快、樸素的美學特點,更具視覺衝擊力。此外,南通藍印花布色澤單一卻不失光彩,凝重而不失自信,產生一種自然、質樸、寧靜、和諧的境界美。

  三、結語

  清代南通藍印花布是民間手工藝作品的代表,是我國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代南通藍印花布紋樣題材豐富,紋樣型別也多種多樣,在精美的造型之上,再加上對藍色和白色獨到運用,使得藍印花布呈現出樸實、自然、和諧的風格特點。如何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探索和創新,讓南通藍印花布這一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的生機,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思考和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