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開發研究論文

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開發研究論文

  【摘要】課程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隨著應用技術大學的興起,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是應用技術大學課程建設的一種趨勢。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進行《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的設計應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結合作的能力。本文主要結合《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的特點,對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光伏應用產品設計》進行設計、開發應用。

  【關鍵詞】應用技術大學;工作過程系統化;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開發

  前言

  進入21世紀經濟、科技與社會的迅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央在3013年11月16日提出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重點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勢必也要進行轉變。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的強烈需求,相關高校辦學定位也進行了轉變。為了響應社會的需求以及教育部的號召,一部分高校已經轉變應用技術型大學。應用技術型大學為培養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產生活實踐,培養大批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從就業方向看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養高科技部門、技術密集產業的高階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技術工程師、技術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究人員等人才;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管理者、組織者,以及職業學校師資等任務。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課程設計是適合於應用技術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是指透過對具體的工作過程,即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並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課程設計,注重對於工作實踐過程的教學應用與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具體的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內容、或者是課程設計內容,透過教學課程設計的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加以應用,以實現對於學生工作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於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效果。《光伏應用產品設計》是我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方向課,它是對光伏知識基礎上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本課程更加註重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光伏應用產品設計》應用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課程設計方式,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積極性、主動性,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對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團結協作以及專業技能也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意義,因此本課程採用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1.《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特點分析

  《光伏應用產品設計》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光伏技術方向的專業技術課程。本課程是在掌握太陽能光伏基礎知識、電路、電子技術以及控制方面的基礎上,對光伏系統應用設計的綜合應用。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質,反應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根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能力,依照實際專案案例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透過對於每個專案的分析,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對於知識的學習是透過實際的專案分析設計,對於專案所需的直接知識進行學習掌握。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的種類,系統構成,重點學習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設計的方法和設計理念。透過理論和實踐學習,能夠結合例項對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設計有個系統的掌握,並能夠進行實際的產品設計,具有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的能力,為從事太陽能產品的相關工作打下較好的基礎。使學生了解光伏產品的設計製造過程,對光伏應用型產品開發具有一定的概念,瞭解在產品開發時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開拓思路,開發出具有市場應用前景的光伏產品。本課程以專案開發為手段,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設計開發專案的能力。

  2.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設計

  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設計過程中,首先對首先對光伏應用方向進行調研。學校到社會請企業一線的工作人員和相關專業老師進行討論課程培養目標。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企業當前和以後要發展的職業技術崗位,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參與到課程設計開發過程中。最後在根據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所需要的光伏產品設計開發的相關崗位,以及完成崗位所需要的能力。首先根據企業崗位,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專業技術技能,根據職業能力的要求進行專案設計。並把設計的專案分解成實際的具體任務。所選擇的專案要求有代表性,可操作性,能夠體現整個操作流程。根據真實的工作專案,工作流程,讓學生完成每一個工作任務,從而學習相應的知識和能力。能夠真正的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於知識內容與綜合實踐能力進行掌握提升。《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設計根據工作過程為導向,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整合,設定教學專案,再把專案細分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完成,從而達到掌握相關知識能力的目標。根據光伏產品設計崗位模組設計三個教學專案,即太陽能光伏照明裝置的設計、太陽能小產品的設計以及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其中太陽能光伏照明裝置的設計分為太陽能路燈的設計、太陽能草坪燈照明裝置、太陽能廣告標識照明裝置和太陽能殺蟲燈四個任務;太陽能光伏應用小產品的設計分為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設計、太陽能手電筒用LED和太陽能自動捲簾窗簾的設計三個任務;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分為太空光伏發電站和電動車光伏電站的設計兩個任務。專案的選擇都是和生產、生活緊密聯絡,能夠充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並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成績考核

  《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採用基於工作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因此關於該課程的考核也要按照新的模式進行。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設計某一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要求學生圍繞太陽能光伏應用,設計出產品並除錯成功、寫出課程設計報告。小組內進行詳細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和目標,並制定階段性計劃和專案整體計劃,期間按階段性計劃目標分次檢查專案進度。考試成績構成根據評分標準各項指標,計算總得分,在小組得分的基礎上,根據個人在小組中的表現作適當調整後的得分即為每個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績分配比例為:創新性、合理性5分;難度、複雜性15分;完成情況包括功能完整性、工作量、外觀美觀50分;開題報告和設計報告20分;平時表現和答辯表現10分;從教學效果來看,新的考核方式與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模式非常契合,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此種考核方式能夠更加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結語

  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設計,在進行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對於學生創新能力、思考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對應用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出了一條新的實用的道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