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禹王臺旅遊風景區導遊詞範文
開封禹王臺旅遊風景區導遊詞範文
現在我們來到有千古名園美譽的禹王臺風景區觀光遊覽。
現在古吹臺上所存的建築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整座建築,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我們看到的這個四柱三門式的木牌坊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盲人音樂家師曠而修建的.,它初建於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臺”三個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撫題寫的。
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古吹臺上參觀。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座樓叫御書樓,是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為大禹治水親筆題寫“功存河洛”匣額而建造並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書樓上欣賞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書法。第一組塑像是“康熙御書”,說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臺上為大禹治水題寫“功存河洛”匾額落款時的情景。在此康熙還題寫了“嵩高峻極”、“靈瀆安闌”、“昌明仁義”三個匾額分別賜於河南各地。第二組塑像是“乾隆吟詩”,說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來到開封古吹臺時寫下一首五言律詩的情景。在禹王臺的後面,專門建有刻著這首言律詩的御碑亭。
看過御書樓的碑刻,請大家到師曠祠參觀。請看這個神態自若、跪坐撫琴的塑像,就是曾經在古吹臺上彈奏樂器的晉國盲人音樂家師曠。師曠音樂技藝非常全面,能夠彈奏各種樂器。《史記.樂書》中記載,師曠給晉平公彈琴,引來玄鶴起舞,天地動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記載“師曠之聰,合八方之調”,說他有辨別八方風樂調的才能。他還是一個出色的作曲家,據說古曲極品《陽春白雪》東曲就是師曠所作而留傳下來的。春秋時期,開封是魏國南部邊境的一個小鎮,當時叫儀邑,儀邑的百姓們為了紀念師曠,就把他經常彈奏曲子的地方叫“吹臺”,年深日久,吹臺已成為遠古之事,人們就把這座臺子叫作“古吹臺”。
大殿西側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奉祀自戰國時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後的水德祠內新增雕塑三尊,中間的這也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史起,東邊的這位是元代人賈魯,西邊的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數都是我國曆史上的水利學家,都是曾經對治理水患做過貢獻的人。東西兩側排放著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戰國時期兩位、漢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飽經水患的開封人對治水有功者的頌禱和懷念。
大殿東側院是三賢祠。三賢祠建於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撫毛伯有感於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曾同登吹臺飲酒賦詩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賢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詩人相聚在古吹臺上的情景。唐天寶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時的李白因賦“可憐飛燕倚新妝”之句而得罪了楊貴紀,被解除了翰林職位。他東下洛陽,結交了杜甫。兩位大詩人神交已久,相見恨晚,便相偕沿著黃河漫遊,飽覽錦繡山川。初夏時,他們來到開封,在開封又遇到了懷才不遇、浪跡天涯的詩人高適,文壇三傑,風雲際會。這兩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詩人來古吹臺上飲酒賦詩的情景。李白在古吹臺上寫了《梁園吟》,杜甫寫下了《遺懷》,高適寫下了《古大梁行》。接下來是“千金買壁”和“十載客梁園”兩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