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語義學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產品語義學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一、語義學的釋義和意義傳達
產品語義學是在符號學理論基礎上,把研究語言符號的構想運用到產品設計上,因而有了產品語義學這個術語的產生。從符號學的觀點來看,產品的外部形態實際上就是一系列視覺傳達的符號,點、線、面、體等形態要素就是設計式與審美主體在產品形態資訊傳遞過程中最基本的“語言”材料團。產品的形態價值並不在於它的自然材質,而是它的(外部)形式性,即用它來顯示某種意義,產品在生產和生活中已經成為人們表達某種意義的形式。因此,產品是一種具有意義指向、表現與傳達等類語言作用的綜合系統。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產品語義學更適合於包裝設計,包裝的真正價值也就在於它的傳達性,透過它可以構成消費者和生產廠商甚至設計師之間的橋樑,生產廠商和設計師透過向消費者表達某種意義和資訊。而十分吻合的是,釋義和傳達正是產品語義學的兩大互補的途徑。
意義傳達,是符號學的另一個途徑,研究的是物品如何形成意義及運送這意義的問題,即產品符號本身的意義或設計師須表現的內容,傳送到授受者一方去,唯有接受者能夠認知理解(即解碼的能力),傳達作用才可以成立川。所以,產品設計也被看作是一個意義的傳達和溝通的過程。
釋義是意義傳達的前提,意義傳達是釋義的必要條件,這兩大途徑互依互補,缺一不可。從發展的尾度來看,處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的產品語義學主要被視作一種診釋設計,借參考的方法來設計產品外形,恰當地表達內在的意義。但其應用往往作為一種設計的手法成為純粹個人化的隨意表達,例如有的設計師透過產品語義來標新立異,追求新的風格,而無視其想法是否被消費者所理解,無視市場的反應。所以,對於包裝設計來講,釋義和傳達兩大途徑必須齊頭並進,互相依存。
二、文脈對包裝設計的.影響
“文脈”本身是語言學中的概念,原意是指又學中的 “上下又關係”,指使用語言的此情此景與前言後語,是對現實中話語狀況的認同和重視。單純的語義學研究,關注的是產品或包裝的自我個性的表達,注重的是符號的編碼和解碼,而忽視了產品或包裝個性所在的更廣泛的外在環境。我們所說的設計語言所處的交流情境指的是歷史又化傳統、社會環境、自然狀況、個人情感等。無論是產品還是包裝都應同時關注又脈因素對於語義生成的整體作用。
包裝設計的文脈是指客觀上形成的人、物系統運動的情景。包裝所存在的文脈不僅包括空間環境,主要還指包裝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又化、科學技術、經濟生活方式、人文文化等,也包括包裝所涉及的人、周圍具體環境、生產企業的企業文化等,因此社會環境、歷史又脈構成了又脈的基本內容困。今天的包裝設計,從空間尾度,其又脈體現為全球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人們更加關注本土又化的消失與發展;從時間尾度,其又脈體現為傳統又化與現代又化的交融,人們更加關注傳統又化的繼承與沿革。
三、包裝的語義
(一)外延性意義
外延性意義討論的是與符號和指稱事物之間的關係有關。它在又脈中是直接表現得“顯在的”關係,即由包裝形象直接說明包裝本身。它是一種理性的資訊,如包裝的構造、功能、操作等,是包裝存在的基礎。
因此,把從符號認知出發的產品語義學的思想用於包裝的設計,就是要在視覺交流的象徵中體現某種程度的“行動經驗”,使每個包裝面、每個部位、開啟、抓握、圖形色彩符號都會“說話”,透過形態、色彩、結構、材料、位置等來表達象徵自己的含義,“講述”自己的操作目的和準確操作方法,但這絕非完全墨守成規,照搬以往。透過特定造型或細節的形態相似性來實現特定的使用方式的提示,告訴人們,在那裡可以按壓,可以抓握,並引導人們以希望的方式和方法自然地操作。
(二)內涵性意義
內涵性意義是與符號和指稱事物所具有的屬性、特徵之間的關係有關。它是一種感性的資訊,更多地與包裝形態的生成相關,是在又脈中不能直接表現的“潛在”關係。即由包裝形象間接說明包裝物質內容以外的方面一一包裝在使用環境中顯示出的心理性、社會性或又化性的象徵價值,也就是個人的聯想(意識形態、情感等)和社會又化等方面的內容。它比外延性意義更加多維、更加敞開。
內涵性意義,體現著包裝與使用者的感覺、情緒或又化價值交匯時的互動關係。因此,指向並不使得包裝與其屬性形成固定不變的對應關係,這使同一包裝面對不同的觀者,有時會理解出不同方向或程度的內涵性意義。
四、結語
產品語義學在包裝設計中的引入,無疑是給包裝設計注入了一絲清風,豐富和擴充套件了包裝設計的方法和理論。在新的哲學思想和新的設計潮流的影響下,在科學技術、經濟又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品語義學逐漸形成並不斷髮展,同時直接影響著當代的藝術設計。
參考文獻
[1]劉勝志,朱鍾炎.產品語義學和產品設計[M].包裝工程,2006.
[2]王受之.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1998.08.
[3]周憲.視覺文化的轉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李龍生.設計美學[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