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生態財政效益補償政策及其影響研究論文

我國森林生態財政效益補償政策及其影響研究論文

  筆者不僅定性分析了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發展歷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補償資金的規模和來源結構。同時,還利用資料圖表、案例和計量模型分析了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影響。最後,針對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求更好地促進林業生態的發展。

  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背景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不但可提供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木材、能源、食品、化工及醫藥資源等森林產品,發揮經濟功能,而且還具備改善氣候條件、涵養水源、淨化空氣和保持生物多樣性及為人類提供綠色資源等生態功能。在過去的400多年間,全球森林面積銳減,201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最新世界森林資源資料顯示:全球森林面積為40億公頃,僅達到陸地面積的1/3,我們應當保護森林資源。

  森林生態效益補棲政策能夠促進公益林建設,而公鹽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沙土流失、防止止填沙漠化和鹽鹼化、提高空氣質量、阻止全球氣候變暖、改善氣候條件最終影響整個生態系統,從而達到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的目的,帶來無可比擬的生態價值,這是它具備的生態效益。所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能推動林業生態的發展。

  本文基於這一背景,不僅定性分析了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發展歷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補償資金的規模和來源結構。同時,還利用資料圖表、案例和計量模型分析了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影響。最後,針對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求更好地促進林業生態的發展。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目的

  在林業生態不斷惡化已經嚴重影響到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的今天,我們不能只注重林業經濟的發展而更應該關注林業生態的發展,保護林業生態環境迫在眉睫。由於林業的公共物品屬性,其發展需要政府介入,為此政府也在為改善林業生態環境頒佈相關的財政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扶持林業恢復和發展。我國林木按照種植目的來劃分可以分為經濟林和公益林,經濟林顧名思義就是以獲得經濟收入而種植的林木,主要是獲得林木上的果實,比如蘋果林是為了得到蘋果作為農產品出售,茶油樹林是為了得到食用茶油出售,橡膠樹則是為了生產橡膠提供工業原料。而公益林是林木中相對於經濟林而言的存在,林如其名,公益林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公益性的產品和服務、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生態平衡,它包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防護林的功能就是防風固沙、保持水源、淨化空氣和調節氣候等等;特種用途林主要是為了滿足國防、科研和環保的需要,兩種林木都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公益林的建設深刻地影響著林業生態的發展,這種發展是可持續的,符合生態發展規律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有利於公益林的建設,對林業生態的發展有著顯著而深遠的影響。

  本文探討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影響既是在理論和實證層面證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能夠促進林業生態的發展,更是基於這個結論分析我國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實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間題,進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求更好地推動林業生態的發展。

  第二章相關概念和基本理論

  一、林業生態

  (一)森林

  森林是一種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的林木依賴於環境而生存又以其獨有的生態價值而影響環境,林木和環境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協調地發展著。商品林和公益林以其各自不同的用途而應當分類經營、區別對待,商品林主要體現了林業的經濟效益,而公益林主要體現了林業的生態效益,本文研究的是林業生態的發展,所以著力點偏向於公益林方面。

  (二)生態林業

  生態林業是遞循生態規律並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去促進林業發展,創造最佳生存環境的林業生產體系。它認為林業發展應當因地制宜,山區主要發展林業經濟,立足本地現有的林木資源發展多層次和粗精結合的綜合林業加工業;林區則主要森林資源保護為主,以封林為主,配合以適當的造林措施,不僅考慮眼前利益也考慮長遠利益。生態林業側重於生態兩字,由於過去幾年對森襪資源的大量濫砍濫伐,使得我國森林面積銳減,如今的林業發展是保護林業生態環境前提下的發展,充分發揮森林調節生態環境的作用,提高林木的利用效率,不侷限於簡單的林木粗加工,而是對森林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和集約型的加工,除了林木本身作為商品利用之外還可以發展森林旅遊休閒服務產業和生態服務業,推動林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森林生態效益

  森林生態效益是指在大氣環流和太陽福射的作用下,森林透過物理和化學作用,對生命、環境組成的地球生物圈提供直接或間接的有利於人類的、具有使用價值和"公共商品"恃徵的公益效能。森林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三大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優先",和森林的經濟效益相比,森林的生態效益具有公益性強和生產週期很強的特點,公益性強使其外部性也很強,容易造成市場失靈,此時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援來消除市場失靈,將外部效應內部化;生產週期強進一步打擊了林權所有者的生產積極性,短期內無法收回投資成本也無法獲取收益讓私人投資對公益林建設望而卻步。雖然森林生態效益具備公益性強和生產週期性強的特點為公益林的建設帶來難度,但是森林生態效益的價值卻是巨大的,國外研究表明,生態效益價值是經濟效益的幾倍乃至於二十倍。同時,森林生態效益是其經濟效益的前提,它起到一個基礎性的作用。

  二、林業財政補貼政策

  森林資源產生的生態效益具備公共產品的屬性和外部性的待點,解決外部性的措施之一是對這些公共產品的生產者提供財政補貼,於是國家出臺了林業財政補貼政策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日本在其《森林法》中就規定了林業補助金制度,該制度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的規定有:在公益林範圍內,國家補償因木材生產受限和工程建設而造成的損失,該損失由中央和地方以2:1的'比例分攤。我國也先後啟動了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給予支撐。我國實施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作為林業財政補貼政策的一種對促進林業生態發展,保護林業生態環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林學界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是保護資源環境的經濟手段,是對那些提供了生態效益卻負擔了額外成本的補償,經濟學界則是將外部效應內部化,兩者綜合得出定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是對公益林建設者提供義務範圍之外的成本進行補償,從而彌補其損失,提高其種植公益林的積極性,改善林業生態環境。

  森林生志效益補償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是指對林業生態環境本身、保護環境的行為及有重要生態價值的物件進行補償,它的範圍包括公益林生態補償、林業重點工程、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狹義的是指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包括的內容,中央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是對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人員的營造、撫育和管護行為支付補助的一項專項資金。它的範圍主要包括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重點生態公益林等內容,本文在此選取森林生態效盜補償的狹義概念。

  第三章我國森林生態效溢補償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發展歷程

  (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起源

  第四章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影響的計量分析

  一、作用機理

  二、模型構建

  第五幸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補償物件和資金來源單一

  二、政策補償標準偏低且建設投入不足

  第六章完善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政策建議

  一、推動補償物件和資金來源的多元化

  我國存在政策補償的物件和補償的資金來源單一的問題,所以應從這兩個方面實行多元化的管理。一方面就補償物件單一來說,為保護我國某些世界性遺產的價值,該區域的林木皆禁止採伐,實行嚴格的保護,這是值得肯定的,對於其他重要程度較輕的公益林我們則要因地制宜,適量適度地採伐,不能"一刀切"。為此我們可以推行公益林分類定級補償制度,尤其是對處於重點區域且質量高的公益林區別對待,額外給予激勵性的補助,彌補林農因為種植公益林而造成的機會成本,鼓勵林農加大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就補償資金來源單一來說就要引入市場化交易機制了,雖然目前是政府佔主導,但從長遠來看政府、財政的支援應當作為指導而非主體,拓寬補償資金來源渠道,鼓勵社會資本的投入才是根本之策,比如說,政府可以在森林旅遊服務業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固定收入來源直接支付給公益林林權所有者;明確界定公益林的產權、提高資訊傳遞效率、完善市場交易體系、制定相關法規;鼓勵民間組織宣傳生態保護並募集社會資金。

  第七章結語與展望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是林業財政補貼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將財政資金用於公益林生態(環境)服務的補助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組成的政策體系。林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造成了消費者透過"搭便車"不付費的方式享受林業帶來的利益,從而帶來市場失靈,這就需要政府幹預扶持林業的發展。林業本就存在弱質性,生產週期長,資金投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收,前期投入很大,投資存在一定風險,這就造成私人投資不積極,政府、財政支援就顯得非常重要。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大力發展社會經濟,濫砍濫伐森林,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森林資源逐漸匿乏,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旱溺災害頻發,經濟發展受到制約,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保護森林、發展林業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作為林業生態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也在根據需求不斷改革和完善。

  本文梳理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起源、建立和實踐三個階段,能夠清晰瞭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發展歷程;為進一步瞭解我國當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發展現狀及實施成效,文章透過資料分析全國森林生態效益總額及其比重變化,發現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仍顯不足,且國家未能給予林業與其他產業同等的扶持力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增長率在不斷放緩,佔林業財政專項補助的比重也一直處於逐漸降低的趨勢;接著從政策實施的效果即林業生態的發展情況和石臺縣的案例分析來探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影響,一方面肯定了政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