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對黃自作品研究的初探論文

試析對黃自作品研究的初探論文

  論文關鍵詞:黃自(1904-1938) 美學思想 創作技法 音樂理論 音樂創作 批判

  論文摘要:黃自作為我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把中國的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結合在一起,本文筆者時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收集、整理和初步梳理,從各方面對現有的文章做分類總結和表述,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黃自是近現代音樂史值得研究的典型人物,他不僅涉及當時的音樂活動、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實踐,事實上他還是20世紀中國音樂史上土要的研究內容,並且學者們也已經對他進行較多的研究。本人對己有的研究成架進行收集、整理和初步梳理,從《音樂藝術》、《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交響》、《音樂研究》、《中國音樂》、《人民音樂》、《錢仁康音樂文選》、《黃鐘》這些期刊收集到相關的兒十篇文章,並發現前人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兒個方面:黃自美學思想,器樂作品創作,音樂理論研究,聲樂作品(以藝術歌曲為主)創作,50年代對黃自的批判口相關情況分述如下:

  黃自的音樂美學思想

  黃自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所寫的理論著作並不多,留下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在這些為數不多的文章裡,黃白提出了不少有關音樂方面的美學思想。

  一、創作發展的三階段看其美學思想。

  1黃自還未跳出歐洲傳統的束縛。

  2.轉向對本民主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功利性的追求。

  二、把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石美學思想。

  雖說黃自的文章中有出現虛假判斷,但我們必須把起理論的漏洞與黃自實際上的美學思想加以區別,前者只是由於理論不完善造成的失誤,後者才是他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美學追求、審美常識。他的美學思想應當主要透過樂創作,並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美學觀點。代表其思想本質,而理論上的概括並沒有反映其思想本質。

  以上對黃自美學思想的闡述可以得出,評價黃自的美學思想一定要立足全面,這是為了避免片面性。一個人在不斷地變化存在,不能把一時一事作為判斷他的思想依據,也不能籠統而統之或對不同階段不加區別,因此我們必須依據黃自美學思想的全面不足,經過分析、歸納、比較,抓住共好的一看到不足的一面並吸取經驗做出正確的美學思想。

  黃自的器樂作品及創作技法

  黃自的交響音樂作品只寫了《懷舊》和《都是風光幻想曲》兩首。並且他對復調音樂的寫作也頗見功力。他不僅在掌握西方傳統和聲的同時,還在和聲民族化的探索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特色,並給後來的音樂創作產生廠很深遠的影響。從筆者蒐集的資料總結歸納以下幾點創作手法:

  一、和聲方面。

  (一)和聲手法與音樂形象的塑造。

  1.調性選擇與調性佈局科學運用。

  2.和絃結構。自然大小調、和聲大小調的所有和絃,包括極不和諧的和絃運用多頗具特色。

  3.和聲進行和終止。不僅運用典型的功能性和聲進行與終止式,還用富有特色和聲進行與終式,在塑造音樂形象方面也發揮了顯著作用。

  4變和絃的運用。常用重屬變和絃、副屬和絃與屬變和絃。

  5和絃外音的運用

  6.持續音的運用。

  倚音運用較常見口

  常用上、屬持續音或主屬雙重持續音來加強和聲的功能。

  (二)對和聲民族化的探索。

  在五調式和具有一些五聲性音調的自然火小調作品中有出色的運用。

  1和絃結構。

  2用附加音和絃、四五度疊置和絃,以四度倚音代替三度音的和絃,省略三音的空五度和絃。

  3和聲進行與轉調手法口在作品中注意聲部進行的五聲部,尤其是在底音部進行的五聲化。

  4對位化和聲口在其.聲調式的作品中,他注意對位化聲部進行的五聲風格,使和聲在縱橫兩方面保持一致。

  5.複合調式與混合調式的運用。

  6.題材方面口涉及廣泛,有管絃樂樂曲,清唱劇等多種題材的音樂作品,並在這些創作領域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黃自的音樂理論研究

  黃自在理論和著述方面,以音樂史、音樂欣賞與和聲為主口他在回國初就寫了《勃拉姆斯》和《西洋音樂進化史的鳥瞰》兩書。其中《和聲學》是黃自大量分析近代作曲家的作品,比較研究諸家的和聲著作,並去初留精、博採眾長,從創作實踐中總結出實用的和聲旋律寫成的。但是他所寫的都是18-19世紀的舊時代音樂,並目.書中並沒有專門論述民族除錯的和聲,那為什麼只以歐洲傳統音樂理論為卞介紹給囚人?可以總結出以下3方面的原因:

  1,黃自帶回來西洋18-19世紀的舊時代音樂是因為他認識到中國當代,r.樂教育現狀的落後。

  2、從他卞觀原因來看,他接受的卞要是西方傳統作曲理論與音樂美學觀念的教育與影響,所以他的作品以及歸國內的介紹不排除其音樂審美趣味的影響。

  3、任何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審美都與其所在環境和歷史條件相制約,黃自也不例外。

  黃自的一些理論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中由十局勢和政治問題收到了一定的批判,繼而對他的一些有價值的藝術關點和創作方式也進行反駁,但在80年代都給予了正確的評價和肯定。

  黃自的歌曲創作

  黃自的音樂創作以歌曲為主,多數歌曲作品採用韋翰章所作的歌詞,其中較為重要的作品都創作於1931-1937年間。“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發生後,黃自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在愛國熱情的激發下寫了《抗敵歌》、《旗正飄飄》、《睡獅》等歌曲。其中《抗日歌》表現出一呼百應的抗日要求,《旗正飄飄》表現悲壯激昂的愛國愛情,兩者都用雄壯的進行曲節奏,以主調為主並靈活運用復調技巧的聲調寫作.以及層次分明、渾然一體的曲式結構,這些都是顯示出蓬勃的氣勢和排山倒海的力量。這兩首作品不僅是黃自的代表作,也屬於“五四”以來優秀作品的行列。 黃自的抒情藝術歌曲善於運用精練的音樂語言表現詩的意境.內容和形式都和是個結合得非常妥帖。他生前出版的獨唱歌集《春思曲》包括《思鄉》、《春思曲》、《玫瑰三願》,都是黃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前兩首情景交融.象色調鮮明的彩繪,而《玫瑰三願》則直抒胸臆,象一幅素筆勾勒的白描。歌曲篇幅很小,卻於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願那妒我的.無情……”的善良願望。在這首歌曲中.鋼琴對旋律只是起襯托作用,而前兩首中的某些意境都是由鋼琴用造型手法(如春雨瀟瀟、柳絲輕拂和杜鵑啼聲的描繪)與和聲手法(如描寫“陌頭楊柳,分色上簾邊”的色彩性轉調)表現出來。

  黃自藝術歌曲中的旋律與是個語言配合非常緊密,尤其注意旋律和歌詞的聲調配合,注重旋律在表情達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甚至使用字句描繪的手法來強調旋律的表現力。如《春思曲》中用降半音和減七和絃來表現“應是梨窩淺”的“淺”字,《長恨歌》中“六軍不發無奈何”中用的升半音和增音程來表現“迢迢蜀道長”的“長”字等許多例子。

  黃自的重要歌曲作品還包括取材與白居易同名長詩的清唱劇《長恨歌》,以及為唐宋詩詞所寫的《花非花》、《娥眉山月歌》、《點絳唇賦登樓》、《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等。在1933-1935年之間,黃自還創作了28首學生歌曲,其中為聯華公司影片《天倫》所作的《天論歌》曾在青年學生中廣泛流傳。此外,還有巧首兒童歌曲。

  黃自的聲樂方面創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語言、旋律、節奏及調性等寫作方面良好結合和運用:在和聲的思維和使用方面以高超的和聲手段突破單一調性結構為主體的侷限(包括複合和絃的運用,不協和和絃的獨立運用,附屬和絃的特殊運用方式);在復調思維及其使用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包括復調手法的運用和復調題材的運用)。

  五十年代時期對黃自的批判

  在50年代時期的有關黃自的文章,筆者收集了13篇。在這些文章中筆者總結歸納幾個方面。

  1、在“審美”方面,這類文章認為黃自的音樂美學上的幾個具體問題是徹頭徹尾的形式主義美學論點,並認為黃自的美學思想是矛盾的。黃自所強調的個人作用正是他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反映。此類文章認為黃自把音樂的社會作用估計成為一種享受主義的美學功能,脫離實際,將黃自對西歐音樂史上的學術爭論和藝術批評都一概加以非科學的庸俗論斷。

  (a)在現實上義創作的方面,這類文章認為黃自出身和長期受資產階級教育的影響,沒有認清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民主革命的性質。他並沒有以客觀主義的態度對待歷史題材,如《長恨歌》,是以唐朝明皇不愛江山愛美人來諷刺當時反動政府的“不抵抗主義”。在民族音調的創作方面具有侷限性。他很少直接從明間音樂中去吸取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而主要是從一些古曲和古典音樂中去找素材。這就使他作品的民族音調帶有宮廷音樂和寺廟音樂的典雅以及世大夫階級音樂的有限氣息,而缺乏民間音樂中明朗活潑、堅強有力的生活氣息。

  (b)歌曲創作方面,這類文章認為黃自由於是資產階級出身,藝術思想和創作方法受到限制,不可能把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溶化在廣大人民能夠理解的音樂語言裡,不可能在作品中刻畫出人民群眾的鮮明形象。因此,他的愛國主義歌曲只能受到專業音樂者和知識分子聽眾的喜愛、共鳴,而對勞動人民來講,在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上就還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c)黃自對與民族音樂風格的認識並不是從長期的學習與革命音樂工作的實踐中得到。特別是由於所受的歐美資產階級音樂教育與工作環境的限制,他還很難擺脫當時盛行在音樂界的盲目崇拜西洋,蔑視祖國音樂遺產的錯誤觀點對他的影響。從以上分述中可以總結出黃自由於家庭出身所受教育及環境給他的影響.也由於他的世界觀與資產立場的限制,不僅他的進步有一定的限度,而且他的思想也是有他消極的一面。

  總結

  筆者從以上這幾個方面對建國以來期刊中有關黃自文章進行綜述。在其作品中藝術歌曲是他全部創作中特別有藝術價值的部分。他善於用精練的音樂語言表現詩的意境,其音樂語言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與詩歌或歌詞結合得非常妥帖,旋律好象是從歌詞的朗誦中自然流注出來的。而在美學思想方面.他的美學思想深受情感論和反映論的影響,但有未能擺脫形式美學的梗桔,所以他常說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是難解難分的同一體。他說的內容與形式合一,實際上是限於標題音樂相對的純正音樂。在其作品創作方面也頗見功力,復調手法的運用,民族調式的復調寫作都做了創造性的探索。在理論研究和著述方面,以音樂史、音樂欣賞和和聲學為上。

  但是筆者從上述方面發現這些論文較少涉及到對黃自藝術歌曲演唱方面的領域。演繹黃自留下的這些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歌曲,要正確淦釋創作者的創作目的及其創作情感,並要對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以及歌詞領會等諸多方面做詳細而周到的瞭解。這樣才能對作曲家的一度創作做出相應的二度創作。

  因此,筆者認為要科學、正確地演唱黃自的藝術歌曲不僅僅只需要一個正確、美好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掌握作曲家的創作意圖,並結合當時社會各方面的諸多因素,當然也要聯絡現狀的因素,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意思。筆者發現在這一方面的文章基本上沒有涉獵,因此,認為可以在這一不足的領域做出一些有價值的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