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半邊天的作用論文
新農村建設中半邊天的作用論文
摘要:我國農村婦女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0%以上,是建設新農村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如何充分發揮農村婦女的“半邊天”作用,使廣大農村婦女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推動者和受益者,是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現狀;建議
1農村婦女的現狀
近年來,農村不少剩餘男勞動力外出打工,大多數農村婦女成了留守婦女在家一方面照顧老人和孩子,一方面留守家中的包產地,在後方固守著農村這塊大本營。農村婦女堅守土地,服務家庭,發展農業,成為農村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廣大婦女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婦女參與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是文化水平整體偏低,致富能力不強,與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不適應。長期以來,受封建意識“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農村不少婦女,只讀到初中或小學就走向社會,再加上絕大部份地區農村生產條件比較落後,還需要婦女們肩挑背磨、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去辛勤勞作,加之沉重的家務活又都壓在婦女們身上,致使她們日漸思想僵化,行為俗化,學習科技、用好科技,參與發展經濟的意識不強,嚴重製約了廣大農村婦女的致富能力,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極不適應。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農村的婦女真無奈”這句話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二是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還很薄弱。在農村普遍存在著婦女不參與或不願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等體現民主權利的事情。
2措施及建議
2.1建立健全培訓服務體系
把提高農村婦女科技文化素質作為長期發展戰略,建立健全培訓服務體系,積極實施“新型農村婦女素質培訓工程”
2.1.1組織留守在家的農村婦女參加農業實用技術普及培訓。按照發展現代農業和因地制宜的要求致力於現代農業新知識、新品種、新技術培訓,使每個農村婦女勞動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項比較先進的實用技術,增強農村婦女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引導她們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綠色安全的農產品。
2.1.2組織對那些具備一定經濟基礎、不甘於現狀的婦女進行創業培訓。對那些在當地小有規模或名氣的小作坊生產在政策上給予扶持、技術上給予指導,使這些婦女由傳統的家庭小作坊生產逐步向產業化經營轉變,由單一的生產技術向市場需求的多元化轉變。
2.1.3組織對有能力走出家門的農村剩餘婦女勞動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結合農村婦女特點重點開展家政服務、美容美髮、烹飪知識等培訓,以提高農村婦女就業競爭能力。同時,還要面向各個層面的農村婦女同步開展法律法規、現代文明知識的培訓,提高她們的法律意識和文明習慣。
2.2暢通渠道,不斷加快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步伐
由於客觀條件和自身因素影響,部分農村婦女經營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為此,建議:
2.2.1加大幫扶力度。組織農科專家、支農人員與農村婦女結對子,為她們增產增收、科技致富提供面對面的幫助。大力推進農村資訊化建設,普及推廣資訊知識,充分藉助資訊網路資源,向廣大農村婦女提供政策、科技知識和資訊服務。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女能手、女農民企業家優先給予信貸支援,呼籲政府部門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農村婦女從事的農業開發、科技推廣、農產品基地建設專案給予重點扶持。
2.2.2搞好示範帶動。及時發現、樹立和培育在新農村建設中婦女帶頭髮展生產、勤勞致富等方面的先進典型。積極開展各種評優活動,透過評先選優,利用先進典型的聲譽和影響力,激發廣大農村婦女群眾的榮譽感、成就感和建設新農村的熱情。
2.3提高農村婦女參與政治建設和民主管理的程度
婦女參政是實現婦女權利的`重要標誌。而佔農村人口半數的農村婦女進入村委的比例偏低,這與她們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極不相稱。因此,要引導支援農村婦女參與村民自治和村裡公共事務的管理,提高綜合素質和參政能力,在村級事務管理中依法行使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
3結語
在新農村建設中,除了需要廣大農村婦女自身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進一步解放和發展外,更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引領,出臺向農村婦女傾斜的政策,在支農專案資金投放上加大對農村婦女的傾斜和扶持力度。制定有利於婦女發展的政策措施,真正讓農村婦女從傳統的家庭婦女轉變為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充分地發揮半邊天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鯤.淺談女工如何在企業建設中發揮半邊天作用[J].神州,2013,(18):181.
[2]楊颺.撐起新農村建設”半邊關”——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狀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20(6):14-15.
[3]甄敬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婦女當撐”半邊天"[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8,(1):57-59.
[4]龐佳.頂起農村半邊天——關於我省農村婦女新經濟組織情況的調查[J].新長征:黨建版,2009,(5):22-23.
[5]本刊特約記者.撐起新農村建設的半邊天——電視劇《女人當官》研討會綜述[J].中國電視,2011,(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