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自2004年中國在海外設定第一所孔子學院,陸續向世界展現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本文從跨文化傳播的視角,研究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現狀及所遇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同時得出孔子學院在美國發展的經驗啟示。

  關鍵詞:孔子學院;美國;發展現狀;建議措施

  1、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現狀與特點

  近代以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直處於中心地位。我國無論在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傳統等方面都與西方國家存在明顯差異,一些西方媒體至今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對中國的孔子學院充滿敵意,甚至從一些文化問題入手,妄想插手中國的內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推動文化平等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北京外國語大學在65週年校慶時,正式提出北外的戰略使命是“把世界介紹給中國和把中國介紹給世界”。在新時代,孔子學院肩負著重要使命,扮演著橋樑的角色,積極承擔起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使命,把國際漢語教育與中華文化向全世界傳播。

  2005年3月,孔子學院在美國啟動執行,由美國馬里蘭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合作辦學,2006年美國學漢語的學生人數僅為2萬人,而到2011年學漢語人數突飛猛進翻了10倍,突破20萬,開設漢語課的公立大中小學超過5000所。截至2015年6月註冊學生近30萬,而到2017年年底,美國48個州成立了110所孔子學院和501個孔子課堂,孔子學院數量已佔全球的五分之一,孔子課堂的數量更是全球的二分之一,是全球設立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漢語學習熱潮漸漸向低年齡階段發展,國家開設漢語課程或漢語專業,漢語教學由第三外語上升為第二外語,一部分美國家長看到了漢語的發展潛力,鼓勵孩子去報名學習漢語學習班,中小學開設的漢語課程是高等教育機構的8倍,漢語教學從大學迅速向中小學延伸,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漢語學習人數成為漢語學習最重要的增長來源,很多美國私人幼兒園都特地開設了有關兒童的中文教學專案,使美國孔子學院的兒童教學非常具有特色,吸引的目光也越來越多。

  整體來看,美國孔子學院分佈很廣,幾乎全美都有,以東部為主,超過50%的孔子學院分佈在美國的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緊隨其後的是南部,西北、中部地區最少。毋庸置疑,中國文化和漢語以其磅礴厚重的底蘊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民所接受,滿足了美國人民瞭解中國文化和漢語的熱切心情。

  2、孔子學院在美國發展遇到的問題

  美國的漢語學習者來源多樣,有希望與中國貿易往來的工作人員,打算從事漢學研究的人,還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美國學生。這一現象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學習中華文化及漢語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性。新的機遇也意味著新的挑戰,來自各個社會層的學生自身學習漢語的目的不同,對漢語教學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在無形之中給對外漢語教學增加了不少壓力。

  2.1教師資源匱乏

  隨著美國漢語學習者人數越來越多,漢語教師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這時,漢語教師缺乏的情況就日漸凸顯。有調查顯示,在189名漢語教師志願者裡,男性佔20.7%,女性為79.3%,佔絕大多數,年齡在20—25歲之間的人數最多,且本科畢業生佔很大比例,71.6%的漢語教師志願者赴美工作少於一年,其中大多數人都沒去過國外,由此可知,孔子學院的老師大多成員不固定,通常只待一兩年,青年教師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剛剛適應美國的環境就回國。

  此外,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死板,完全按照書本知識教學,生搬硬套,不能對不同國家的教學模式及學生特點作出靈活多變的改善和調整。不同學院的教師數量和教學水平也各不相同,有的只有一兩名教師。師資問題不解決,孔子學院就像被縛住手腳,走不長遠。

  2.2教材編寫不當

  教材也是綁住孔子學院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漢語教材本土化困難重重,美國學生有的已經對本國語言的文字非常熟悉,會對其他體系的語言有點排外,對漢語的恐懼心理會阻礙他們的學習,這時如果教材過於困難,使學習者難於理解,會讓學生產生誤解,加重他們學習漢語的陰影,這就考驗了漢語教材編寫者對當地學習者的偏好了解,教材的及時更新也加重了漢語教師的教學壓力。另一方面,一些孔子學院的老師和學生反饋漢語學習教材不適合學習者當前漢語水平,學習者如不能使用適合他們當前的教材,對他們的學習也會產生消極情況。雖然近幾年來自中國的教材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仍有改進的餘地,孔子學院作為中國“走出去”的文化代表,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文化傳播機構,更是中國“和諧文化”的新面貌。在新時期,新的文化戰略,新的變化對教材的研討開發、課程的設定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別是中小學和大學的高年級教學。

  2.3資金投入偏少

  孔子學院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據瞭解,孔子學院的資金投入一般由中外雙方的承辦大學承擔,資金比例一般為1:1左右,但由於所處地區大學的重視程度不同,投入的資金和物資也不相同,加上孔子學院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收益主要用於教學活動和改善教學服務條件,沒穩定的保障,沒有經費來維持孔子學院的日常執行,資金短缺,難免出現不盡人意的現象。

  當前孔子學院在美國就面對資金供給不足而導致的教材老套、圖書館藏書量不足等難題。雖然每年教育部門都很會撥一筆資金給孔子學院,但相較於孔子學院迅猛的發展,還是顯得有點捉襟見肘,遠遠不及發達國家撥給其本國文化傳播學院的資金。資金鍊不完整,導致孔子學院的運營制度、反饋機制也出現斷裂,為孔子學院的運轉埋下隱患。

  3、孔子學院在美國發展的建議措施

  孔子學院在美國發展遇到的困境,可以說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間碰撞的一種表現。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自身心裡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積極宣傳本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加大宣傳力度。

  3.1加快師資建設

  針對美國漢語教師資源不足,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投放一些公益廣告,宣傳孔子學院教師的奉獻愛國精神,在精神層面上讓社會對國際漢語教師有一個崇高感。針對目前人們對孔子學院瞭解度不高,擴大孔子學院的影響,讓更多國人瞭解它,知曉它的作用——展現中國大國的文化形象,轉變國人的思想觀念。宣傳鼓勵學校開設對外漢語專業,鼓勵學生去報考對外漢語專業方向,並且讓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堅定當對外漢語教師的信念,再經過學校系統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外語能力,令其能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可以出臺一些向對外漢語教師傾斜的福利政策,既解決了國內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減輕孔子學院師資的壓力。培養複合型國際漢語教師,為孔子學院輸送大量的'優秀人力資源,解決對外漢語教師良莠不齊的現象。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利用網路遠端授課,或者充分利用當地的師資力量,就地取材,培養本土化教師。

  3.2創新教材設計

  編寫更加適合美國漢語學習者的教材,能完整的覆蓋全年齡、全階級的教材,方便其更好的學習,加強了精品教材建設,支援美國孔子學院與美國本土的漢學研究者一起編著,因地制宜,修訂出知識性、趣味性和適用性強的本土教材。美國本土學者也清楚知道漢語學習者在學習中易犯的偏誤,能更好地在教材編寫中合理安排課程。教師可以上課形式多樣化,很好的運用多媒體,靈活上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發更適合他們的課型。教材的編纂要符合漢語學習者的生活環境,可實地調查漢語學習者,站在他們的角度,瞭解他們需要什麼,調動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熱情。教材的編寫要集思廣益,找些有新想法的專家,或者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時間長、經驗豐富的教師,不能閉門造車。

  3.3加大資金投入

  每年撥下來資金都是一定的,但孔子學院可以在美國各地開展各種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精心打造獨屬於地方孔子學院的文化品牌,增強孔子學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美國的大學一起承辦,因為大多數美國高校具備良好的硬體設施和辦學環境、豐富的資訊資源,多渠道吸引外資,孔子學院的名氣就越大,就會有更多的學校想和中國大學一起合作,建立更多的孔子學院,美國高校也會投入更多的資金,進一步利用好這些資源,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同時,教育部門應加大對孔子學院的資金投入,資金的穩定增長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孔子學院的發展規模及前景。

  4、結束語

  孔子學院在美國的快速發展,顯示了中國加快步伐走向世界。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歷史程序中的瑰寶,現在世界人民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昂,世界對漢語的需求逐漸增加,我們應把握時機,把孔子學院作為一個文化品牌,為漢語的國際推廣形成強大動力,讓孔子學院走向全世界。

  中華文化和漢語真正走向世界,還需要我們冷靜地觀察和思考在推廣路上面臨的重重挑戰,孔子學院的發展還任重道遠。一方面,擴大孔子學院的宣傳力度。不僅是國外的人民,還包括自己國家的人民,只有自己國家的人民知曉認可,我們才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國外輸出優秀的中華文化,如果只有外國的人民感受到孔子學院的魅力,而自己國家的人民對此毫無所覺,就會造成“外熱內冷”的現象。現在外國人民為什麼喜歡漢語,究其原因,還是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漢語的國際地位提高。另一方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孔子學院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完善學院總部的自身建設,加強文化創新,培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機制、模式和品牌,提升孔子學院的競爭力,為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應輝.漢語國際傳播研究新動態——漢語國際傳播文獻選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29-33.

  [2]吳瑛.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13-17.

  [3]劉程,安然.孔子學院傳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4-17.

  [4]金巍.梅花與牡丹.“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文化戰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27-131.

  [5]鄭通濤.漢語國際推廣與文化傳承傳播的協同創新[J].國際漢語學報,2013(4):6-1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