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開展中學體育活動課學科論文

新課標下如何開展中學體育活動課學科論文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圍繞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進行,體育活動課也因此日益成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體育活動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質量,本文闡述了教學中體育活動課的組織和作用、活動內容的選擇等問題,

  關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體育活動課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部分,體育課程學習不僅能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磨練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意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中學體育課程標準》也堅持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鍛鍊習慣的養成;強調要將學生的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那麼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這是學校體育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體育活動課也因此日益成為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體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和競賽因素,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內容。在體育教學中,合理、科學地選擇活動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能力。2002年《中學體育課程標準》走進中學體育課,我在體育活動課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和創新,優化了課外活動的內容,通過幾年的實踐,學生們上體育課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 學生對體育活動課價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參加體育活動課後,絕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價值及學習與體育鍛煉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其原因在於:

  1. 對智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文化課知識門類較多,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安排較多的時間,這是完全必要的。生理學告訴我們,消除疲勞的.一種有效方法就是積極性休息。在從事體育活動時,運動中樞高度興奮,必定會誘導大腦皮層的其它機能區域處於抑制狀態,這種抑制從某種意義講就是休息。透過體育活動,既掌握運動技術,又消除大腦疲勞,可謂一舉兩得。

  2. 提高了學生興趣

  體育活動時,學生選擇的是自己喜愛的專案,又有場地、器材以及活動時間,同時配有專門教師的輔導,大大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指導老師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一些比賽,使學生在比賽中獲得滿足感和自豪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學生學習技術的自信心,讓比賽與練習之間形成良性迴圈,促進參加活動的同學更好地掌握該專案的技術,促進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 參加體育活動課後學生體育興趣明顯增加

  透過對360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課後的體育興趣的改變調查,我發現參加體育活動課後,學生的體育興趣發生了很大變化,喜歡參加活動課的學生由參加前的59.8% 增加到78.1%。透過分析,我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上課方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需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上課時,既要考慮練習密度,運動量的大小,又要考慮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嚴格按部就班,統得嚴、管得死,學生的體育興趣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而體育活動課,則由學生自己決定其組織形式,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一個施展才能的空間,讓學生的興趣特長和聰明才智得到盡情的充分發展。可見,活動課的組織形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

  2. 選用專案適應學生需求

  學生隨著知識量的增加,意識的個性化,對體育活動專案選擇自由度越來越大。他們喜歡一些趣味性強、易於組織比賽又便於開展的專案。為此我有意識地選用一些球類專案做為活動課的內容。而球類運動的一些專案,其技術可易可難,運動量可大可小,對場地的需求也並不高,易於掌握又便於開展。學生也希望能在學習期間掌握一至二門運動技術,為日後步入社會從事體育鍛煉打下基礎。

  三、 體育活動課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由於體育活動課是由學生自己決定其組織形式、活動內容,同學之間可以自由結合、自定目標、自由支配練習時間和練習次數。在這些練習中,學生之間的接觸程度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教學中不多見的,學生隨時會和一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同學結為組合,進行對抗或合作的練習。在這些練習中,學生擴充套件了自己的交往範圍,學會了互相協作與幫助,體驗了被助與助人的快樂,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同時,體育競賽,也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活動課組織形式。學生在團體的對抗活動中必須相互協作,相互配合,才能團結一致,戰勝對手。團隊精神和公平競爭的良好品德在體育競賽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高。

  經過一年的實驗,學生的身體素質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與活動專案相關密切的相應素質變化尤為明顯。如籃球對50米和800米 、1000米的成績提高較明顯。因為籃球是在不斷奔跑中進行,需要耐力和速度等素質比其它專案要高;羽毛球和乒乓球專案對鉛球成績提高較明顯,這是因為活動時一節課無數次揮拍擊球,其力量素質相應地提高到重要位置;排球、籃球對立定跳遠成績提高較明顯,因其練習或比賽時,起跑扣球、搶籃板球等彈跳力就得到相應發展。同時,活動課是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必要時老師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就大大增加了練習時間。據測定,活動課一些專案練習密度高達85%,最低也不低於60% 。俗話說:“興濃不知度” ,在不知不覺中身體得到鍛鍊,相應身體素質也得到提高,學習的精力也更加充沛。

  另外,體育活動中學生經常處在跑動、躲閃、追逐、對抗等狀態,這些動作的狀態容易使學生髮生滑倒和衝撞等現象,尤其是初中學生安全意識較弱,自我控制力不強,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問題,所以對初中體育活動課一定要考慮活動的安全性、科學性、實用性等,應該注意如下三個內容:

  一、 注意初中生的特點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大;男女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差別;容易疲勞也容易恢復;具有求知慾強、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等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要注意針對性,有的放矢地選擇適合初中生的活動內容和方法。初中男生青睞勇敢行為和攻守性動作,宜選用對抗性強、競爭激烈的活動;女生則喜歡節奏明快、韻律性強、柔軟協調富有美感的動作,以選用動作簡單、競爭比較平和或有舞蹈動作、音樂伴奏的活動為好。

  二、 注意組織教法的獨特性

  體育活動課的教法千變萬化。針對初中生的教法主要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新”、“簡”、“嚴”三個字上想辦法。以“新”吸引學生好奇所產生的興趣;以“簡”滿足學生喜動所需要的時間;以“嚴”約束學生好勝容易引起的問題。所謂“新”是指活動內容的新鮮性,形式的新穎性,方法的新奇性。所謂“簡”是指講解的簡練性,隊形變換的簡便性,教法的簡易性。所謂“嚴”是指組織措施的嚴密性,執行規則的嚴格性,紀律處罰的嚴明性。另外,對新教材和改進動作技術的教學要慎用。一般不宜以快為條件進行比賽,以免造成舊的錯誤定型的恢復。

  三、 注意少年期遊戲教學內容的變化

  初中階段是由兒童向青年的過渡期。在遊戲教學內容方面,也是從各種自然動作向體育運動的基本動作、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及簡單戰術訓練的過渡:從具有情節內容的活動向分隊競賽、爭奪激烈和對抗性質的活動過渡。因而,發展身體素質要結合“身體素質的敏感發展期”來安排;提高基本活動技能,要選擇多種多樣的具有實用價值的身體練習為手段;學習基本技術技能和簡單戰術,要透過競賽方式來進行。要選擇靈敏協調而對稱的活動形式,可以選擇發展速度和彈跳力的活動方式。對發展力量和耐力的活動則要適當掌握,要限制單一姿勢和超負荷的活動。

  四、 注意全面教育

  初中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和形成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不但要發展他們的體力和智力,而且要注意加強思想品德和組織紀律的教育,培養他們優良的意志品質和高尚情操。要善於選擇和運用既能增強體力又能發展智力,而且思想性強的體育活動。“寓教育於娛樂”之中,充分發揮體育活動課的全面功能,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服務。

  總之,加強中學體育課外活動的管理,豐富課外活動的形式,針對性地設定一些活動專案,不僅可以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而且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輝:試論日本的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及在我國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21(1)

  2、毛振明:論體育教學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中國學校體育,2005.3.

  3、季瀏:體育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