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統一的論文

教育中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統一的論文

  幾乎每一個幼兒園的老師,都給孩子們上過《拔蘿蔔》這一課。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現在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為什麼不讓兒童想一想,如果讓他一個人拔蘿蔔,沒有別人幫忙,該怎麼辦呢?

  這個異議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觸及到了一個深層次的教育上的認識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教育中的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的統一發展問題。個性,是一個人不同於其他任何人的行為的獨特的綜合。

  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個性,而且還必須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發展。所謂發展個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礎上,充分地讓人的差別性表現出來,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社會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會的人要掌握與該社會相適應的行為體系。一個社會要存在要發展,就必須對它的社會成員提出一些基本的行為規範,提出社會化的目標。一個人是社會的人,他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發展。一個人從呱呱墜地起,就開始與其他人接觸、交往,個體一方面接受社會各種環境刺激影響,另一方面又依照社會各種行為方式產生許多反應,經歷一個成長髮展的過程。·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實行社會化過程的產物。從哲學的角度看,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個體與社會,個性與社會性是對立的統一。教育不僅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教育也要為人的發展服務。教育應該使人的個性與社會性得到統一的發展。但是,以往我們的教育實踐並未按照正確的教育理論思想執行。

  一、中國傳統教育偏向發展人的社會性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只注重對人提共同的要求,個人是集體的附屬物,不需要有個性,也不允許有個性。這種情形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從教育發展史考察,在某種社會形態裡,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對教育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儒家的思想意識是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這種思想意識的基本特徵和核心精神是“禮”或“禮治。”“禮”的內容是等級隸屬關係。這種隸屬關係最集中的表現是維護忠孝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它要求個人“克已復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這種意識形態支配下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以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系統,培養封建治世人材為目的,以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並同科舉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極大地束縛著人們的思想。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教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教育還是偏重人的社會性,忽視人的個性。比如:現行的高考制度用一個標準,一種尺度取人,不利於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西方國家的教育偏向於發展人的個性

  在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教育提倡人的全面發展、個性完善,教學內容針對生產實踐,重實用學科。教學方法,主張順應自然,適應學生的心理過程,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鼓勵人們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去認識征服自然;尼采發出“上帝已經死了”的呼聲,鼓勵人們認識和肯定自我。

  盧梭則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視人們的自然發展,反對人為地對兒童發展加以限制。被稱為心理學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等,弘揚歷代人本主義者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重視人的需要的滿足,人的潛能的發揮,強調人的自覺能動性,提出“自我實現論”。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他們高呼“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鼓勵競爭,當個人與社會發生矛盾時,他們往往強調個人的自由和權利,這種以“個人主義”為主體的文化傳統,確實促進了個人的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另一方面又導致了許多社會和道德問題: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人們的精神衰落。由於空虛、孤獨、焦慮、恐懼,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心理疾病,青少年道德淪落、暴力行為、男女性關係混亂、吸毒和酗酒等現象越來越嚴重。

  面對極端的個人主義導致的精神危機,西方社會已開始探索教育的新路子,開始大力強化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例如:在美國,眾多教改報告都竭力論證並呼籲強化個人價值目標與學校價值目標上的社會共性取向,認為:“美國教育的個性傳統壓倒了共性傳統,當前必須充分肯定共性,幫助學生超越個人利益,強化公民和社會責任意識。”①

  三、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必須走的路子

  當前,我國教育界已注意到只偏重發展人的社會性,忽視發展人的個性的教育,已不能適應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這種“社會本位”的教育觀,失誤在於錯把教育的社會功能當成了教育本體,壓倒了教育中個人的價值,束縛了個人天賦的發揮和個性的發展,反過來也扭曲了教育的社會功能。而西方那種“個體本位”的教育觀,失誤在於錯把教育的培養目標當成了教育本位,結果導致了人類普遍的文化正規化的遺失和丟棄。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必將走發展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一的道路。為了使人的個性與社會性得到統一的發展,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向外國學習。西方教育,重視人的個性的發展,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例如:在美國,高校的價值目標之一,就是以多樣化來滿足每個求學者個人的需要、利益、興趣,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必須面向世界。一個國家的教育要發展,必然要同其它國家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我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對西方教育採取“拿來主義”精神,吸取其精華,拋棄其槽粕,在前進的過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

  2、向歷史學習。我國傳統教育中有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的部分。例如:重視對學生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堅持個人的利益服務集體利益,重視社會價值取向的傳統,是我國教育的優勢。這一點,西方已經認識到“西方人為了消除個人主義產生的精神危機,開始把目光轉向以‘群體主義’文化傳統為主體的東方,一些有識之士紛至沓來到東方尋求答案”⑧。

  3、切實搞好教育改革。透過改革促使教育實現發展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一。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傳統的學科考試過分強調死記硬背的知識,忽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創造能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必須明確考試不是為了排名次,而是為了給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提供一個依據,發現學習中存在的缺點和弱點,以便採取適當的措施,使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潛能,更好地發展。學生學習是為了進步,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興趣,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

  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不僅是教育活動的客體,而且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然而目前的學校教育並沒有真正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實際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得到真正的體現。例如: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雖然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有利於多出人才,但集體教育,統一要求,不利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必須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適當變革,透過適當分組活動,講授、談話、實驗、演示、參觀等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學得愉快。

  還要重視開展課外、校外活動。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使學生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增強對社會對集體的負責精神,培養自主自律、自尊自愛、團結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為了使人的個性與社會性得到統一的發展,我們的教育要鼓勵個人發揮才能,而不助長個人主義;要密切關注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而不忽視創造也是一種集體生活;教育要培養既對自己負責,也對社會負責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

  註釋:

  ①《比較教育》1996年第3期王義高《當代四年大宏觀教育思潮之考察》

  ②《比較教育》1996第4期,王冬樺《東西方道德教育比較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