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說唱傳統對韓國盤索裡發展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論文

討論中國說唱傳統對韓國盤索裡發展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論文

  縱觀歷史,朝鮮半島不僅從中國引入了世俗音樂和宗教音樂,也引進了禮儀文化和戲劇文化。例如,讚美佛陀的梵唄( pǒmp’ae) 便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 668 - 918) 傳入朝鮮半島。高麗時期( 918 - 1392) 則見證了一種被稱為儺禮( Narye)的宮廷儀式( 字面上的意思為驅除邪惡的儀式)的傳人。這種習俗一直持續到中國京劇( 朝鮮語稱之為kyǒnggǔk) 傳入朝鮮半島的十九世紀末,盤索裡的一個現代形式唱劇( ch’anggǔk) 可能就是受其影響而產生。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韓國作為附屬國常年向中國進貢。這種朝貢關係從三國時期( 公元前18 - 公元668) 持續到朝鮮王朝後期。

  相比中國,韓國是一個小國,效仿著中國的文化和藝術。那時,中國被韓國人稱作大國( taeguk) 。《三國史記》中記載, “新羅王國時期,韓國官員和普通百姓穿著中國服飾” ( 譯自韓國Chosǒn inminchuǔi inmin konghwaguk kwahagwǒn kojǒn yǒn’gusil,1959: 136) 。高麗時期,唐樂( Tangak) 和宋代俗樂傳入。從後來的資料中我們得知,唐樂被用於宮廷的各種祭祀儀式中,比如孔廟( Kongjamyo) 和太廟( T’aemyo,為王朝創始者朝鮮太祖舉行的儀式) 。引進中國樂器也是順應中國文化的一部分。1114 年,高麗王朝睿宗皇帝( 1106 - 1122) 統治時期便從中國宋朝引進了許多樂器( 詳見SongBang - song,1980: 144 - 6; Lee Hye - gu [YiHyegu],1977: 42,以及Keith Pratt,1987: 65) 。一直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半島都從中國進口樂器。在孝宗李淏統治時期( 1649 - 1659 ) ,Changagwǒn ( 皇宮音樂機構) 的許喜( Hǒ Hǔi)上報皇帝說,一些國家祭祀音樂中用到的樂器在16 世紀90 年代日軍進犯時被摧毀。隨後,小笙、大笙、排簫、十七管中型笙四件樂器就此引進( Song Pang - song,1980: 144 - 50) 。更重要的是,朝鮮半島的木偶劇( kkoktugaksi)也源自中國( Ch’oe Sangsu,1961: 46) 。在高麗時期和朝鮮王朝時期( 1392 - 1910) 表演的Sandaegǔk ( 儺戲) ,就被認為是由中國雜劇( YiTuhyǒn,1985: 135) 發展而來。後來,隨著中國京劇對盤索裡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新的體裁唱劇在19 世紀末應運而生。

  一、中國敘事歌曲和盤索裡的相似點以及兩國貿易往來

  自10 世紀開始,口述傳統在中國已有史料記載( Stevens,1980: 258) 。早期盛行的說書人表演包括說與唱的結合,儘管當時唱詞仍是講故事的主要媒介。他們表演時,動作不大、肢體語言單一,不連貫( Dolby,1976: 138) 。明代出現了更復雜的敘事歌曲。有時說書人在被抬高的臺子上表演,更為普遍的是在村裡曬穀物或一些背對小山或河岸的敞開式空間裡表演。隨著時間的推移,敘事歌曲變得更加戲劇化,到了清朝( 1636- 1912) 初期, “說書人輪流模擬故事的每個人物,使說書表演成為了演繹故事的單人戲劇”( Hsu Tao - Ching,1985: 230) 。

  中國說唱與盤索裡有很多相同特點。首先,兩者遵循同一種常見形式: 一個人扮演多個角色( 中文裡說“一人多角”) ,說唱結合,以敘事為主,演唱為輔。其次,表演場地也非常一致。像說書一樣,早期的盤索裡表演也是在河邊和集市的村院子裡進行的。同樣,盤索裡由三個元素組成( ch’ang ,pallim,and aniri) ,即中國戲曲中的唱、演和白三要素。此外,這兩種傳統藝術觀眾的參與形式也非常相似。例如,當表演入木三分時,中國觀眾往往大聲叫“好”,韓國人會說choch’i 或chot’a ( 好) !Pak Hwang 指出,“17 世紀兩國交往頻繁,明清時期的民間音樂得以傳入朝鮮半島” ( Pak,1978:18) ,他的這一觀點也支援了中國說唱傳統可能影響了盤索裡產生的說法。事實上,許多中國民俗文化品種似乎都被介紹到朝鮮半島。如在朝鮮半島民間十分常用的,意思是某人展示他/她的雜技技巧的習語“chaejurǔl purida”或“chaejurǔl p’iuda”就反映了這一點。一般情況下,chaeju 一詞表示技巧,尤其是雜技技巧,該詞很有可能就是源自中國雜劇( Zaju) 。除了這兩個詞的發音相似,雜劇演員也會特別展示雜技,以饗觀眾。家喻戶曉的中國小說《西遊記》( 在韓國被稱為sǒyugi) 在韓國也有眾多讀者。此外,一些盤索裡作品,如Simch’ǒngga ( 《沈清之歌》) andChǒkpyǒkka( 《赤壁之歌》) 都與中國歷史或通俗小說相關。前者的第一句話就是“在宋代末年……”,而後者講述的是中國通俗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

  現在我們將視線轉到朝鮮王朝末期兩國之間的商業活動,據信盤索裡就產生於這一時期。17世紀中葉,朝鮮王朝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1646 年,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官方貿易在邊界鴨綠江畔正式開始。最初由於貿易只為君主和政府服務,交易貨物數量有限。然而,隨著私有經濟發展,交易範圍逐漸擴大。後來商品交易快速增長,朝鮮王朝於1700 年廢止了政府貿易( SonChǒngmok,1993: 10 - 11 ) 。明宗即位14 年後( 1660) ,另一條通往中國姚門的貿易路線也出現了。結果貿易激增, 被朝鮮王朝叫停。姚門( Yaomen) 位於中國北部,靠近中都( 今北京) 。據杜比( Dolby) 稱,中國說唱經常在此地的集市或大街上進行表演( Dolby,1976: 38) 。儘管政府廢止貿易往來,中國和朝鮮的貿易商之間的私人交易仍然繼續著。因為是為使團和其隨從謀私利,貿易往往不限量。Han Yǒnguk 稱參與貿易人數顯著,政府官員用到約上千馬匹一年分四次從中國帶回貨物( Han,1973: 77) 。私人貿易得到蓬勃發展。Kim Chinan 與兒子Kyǒngmun 於1700 年左右合著的《貿易實錄》( T’ongmun kwanji) 一書揭示了巨大的利潤。Kim 是朝鮮使團到中國訪問的隨行翻譯,經常目睹這些貿易活動。

  他寫道:姚門周邊原本荒涼、偏僻,很少有人在那居住,工作。但十年左右的商業活動過後,居民增加,該地成了繁華之地。每逢集市,車水馬龍,滿載貨物。一些商販從中國南部坐船而來。他們的船抵達牛莊( 引自YiWǒnsun,1992: 87 - 8) 。威廉·格里菲斯( William Griffis) 對私人貿易的描述如下:離朝鮮邊境線五十英里的邊境有一個“境門”( 邊門) ,每年都舉辦三四次商品交易會,這是朝鮮駐清政府使團往來的主要集市。每年在此出售的產品價值平均超過50 萬美金。清朝和朝鮮王朝的官員分別在一幢大樓的中心公寓兩端,海關人員坐收貨物貿易稅費。朝鮮商人被迫交納一筆“紅包”或者進貢約四百美金或給最近的馮王張鎮官員( Fengwangzhang) ,因為是這些官員親自趕來為春季交易會揭幕。朝鮮商人為得到兩次秋季展覽會的特權往往被這些滿族官員騙取了一半的交易額…… ( Griffis,1897: 180 - 81) 。緊密的貿易聯絡進一步說明盤索裡很有可能是在中國說唱尤其是東北地區的說書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二、盤索裡的起源可能與中國流行說書有關的線索

  雖然盤索裡的發展受到中國口頭傳統的影響目前只停留在假設層面。然而除了以上事實外,也有其他跡象可以做旁證。例如,在一定程度上中國戲劇演員或歌者與韓國盤索裡表演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絡。從《民間藝人表演觀賞》( Viewingfolk entertainer’s performances,1843) 和《觀戲十二絕句》( Twelve quatrains on viewing the theater,1826) 中也能略見一斑。由宋晩載( Song Manjae,1769 - 1847) 創作的《民間藝人表演觀賞》這樣寫道: “每次聆聽他們歌唱,感覺歌聲彷彿山澗湧動的泉水,源源不斷、蜿蜒流暢……宛如中國著名歌唱家Yi Kunyǒn 重獲新生、活力無限” ( 譯自Yi Hyegu,1957: 43) 。該文獻說明作者十分熟悉中國歌唱者的作品。詩中還提道“p’algǒrǔm 這種技藝,絲毫不比中國演員遜色。這說明韓國的kwangdae 也是世上少有的奇才”。顯示宋晩載對當時中國流行的娛樂形式如數家珍,體現了中韓之間的文化交往。《觀戲十二絕句》的作曲者紫霞( Sin Wi,1769 - 1845) 介紹了明代《金釵記》表演中的一名中國演員,其演技令作者歎為觀止。下文摘選的是這首詩的第五絕句,講述了優秀盤索裡藝人是如何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紫霞稱讚了一位獨特的歌者Kim Yongun,其戲劇表演技巧深深吸引了作者。他可能也是明代《金釵記》中的表演者,其劇中的表演為當時觀眾所熟知。這意味著一些十九世紀的盤索裡歌者可能也表演中國的戲曲。Ko,Song,Yǒm,Mo 是Homan 地區著名的歌者,美妙的歌聲讓我如痴如醉,情不自禁想吟一首詩,Kim Yongun 的技藝無與倫比,他唱的《荊釵記》無人能及。總之,中韓兩國有史以來緊密的文化和社會交往以及貿易聯絡,中國說唱和韓國盤索裡風格的相似性,盤索裡文獻資料對中國演員和歌者的描述,以及以中國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構成的盤索裡相關的作品片段或全部都表明盤索裡可能是在中國說唱傳統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三、京韻大鼓和揚州弦詞

  當筆者試圖區分影響盤索裡發展的不同中國說唱體裁時,感覺非常困難,因為在中國有超過三百種說唱種類。但在包括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在內的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表演的大鼓書可能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因為如前文所述,在大鼓書盛行的北方,雙方貿易往來頻繁,當時盤索裡也處在發展時期。此外,大鼓書和盤索裡演奏風格相似,都講述耳熟能詳的故事片段,並在適當的時候穿插歌詩( James Irving Crump,1970: 477) 。卡比( E. T. Kirby) 認為大鼓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當時已有了大鼓書巡演( Kirby,1975: 71) 。大鼓書在不同的地域產生幾種型別,其中包括京韻大鼓、山東大鼓等。筆者研究了集語言和歌唱表演於一體的京韻大鼓,並發現它與盤索裡類似的音樂和風格特徵。首先,京韻大鼓表演者用真聲唱法,丹田發聲。這是京韻大鼓與盤索裡完全相同的特徵。而且,和盤索裡一樣,京韻大鼓不使用假音,不刻意折騰聲帶。其次,盤索裡的長短拍子的變化也與京韻大鼓相似。第三,他們的表演者在舞臺上皆不化濃妝。最後,兩者都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風格。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在京韻大鼓中,演員自己擊鼓,而盤索裡有專用鼓手。另外,和盤索裡一樣,鼓在京韻大鼓中並不是唯一伴奏樂器。不過這一假設的可疑之處是,如果大鼓自宋朝已經存在,為什麼在幾百年後的18 世紀才傳入朝鮮半島?

  另一種中國敘事體裁,揚州弦詞也值得考慮。作為聲名遠播的文化交流中心,揚州在18 世紀時因鹽貿易而蓬勃發展起來,它位於上海和南京之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與韓國之間有便捷的航路通行。此外,揚州剛好位於山東省以南的江蘇省,是移民進入朝鮮半島的三條傳統路線之一。這意味著揚州居民到韓國十分容易,反之亦然。

  韓國商人不僅到了揚州,也在周邊地區從事貿易活動。眾所周知,一位名叫崔溥( 1454 -1504) 的韓國官員與42 名同胞於1488 年乘船抵達浙江省,他經水路和大運河穿越揚州北上北京( Brook,1998: 40 - 41) 。這表明了韓國人在那時已可乘船抵達中國,而地處長江下游和大運河河段的揚州,可能已成為了他們頻繁踏足之地。揚州和韓國之間的聯絡日益加強,到了16 世紀,韓國商人和中國商人甚至在揚州共同經商。據安東尼婭·芬安妮( Antonia Finnane) 研究,在16世紀,揚州人靠出售人參、獸皮和馬匹給其他中國人和韓國人累積了大量財富( Finnane,2004: 69) 。在瞭解了相關地理知識以及揚州和韓國的位置後,可以想象,揚州說書人也可能去過朝鮮半島。實際上,寫於18 世紀後期的.《揚州畫舫錄》中提到一位揚州說書人在異國他鄉四處遊歷( LucieOlivova,1998: 104) ,如果這位來自揚州的說書人可以遠渡重洋,筆者相信他或者其他說唱藝人一定有很多機會在不遠的鄰國也一展才華。揚州弦詞很有可能傳到了朝鮮半島並影響了盤索裡的產生。揚州弦詞源於評話,並在明末發展迅速,曾經“風靡一時” ( Vibeke Bordahl,1996:12) 。正如前文所述,最早有關盤索裡的記錄出現於約一百年後的1754 年。這表明揚州弦詞和盤索裡的歷史有可能產生某種關聯。另外,揚州弦詞和盤索裡有著相似的音樂特徵。首先,兩者的表演者都使用同樣的道具,即一張頭巾和一把扇子; 其次,表演中的主要手段都是敘述而非演唱。早期的盤索裡把唱詞看得比音樂更重要,經過後來的發展,音樂在當代盤索裡中的演出才日趨顯得重要。

  考慮到上文提到盤索裡和揚州弦詞有類似的演奏風格; 揚州弦詞盛行在民間文化頻繁傳到朝鮮半島的明期末期; 揚州說書人可能訪問過韓國;經過揚州的韓國人以及韓國遊客和商人有機會接觸揚州弦詞; 筆者也許有較多的依據推測盤索裡是在揚州地區的說唱傳統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最後,揚州弦詞的發展只在出現盤索裡史料記錄時間前一個世紀也表明前者對後者的起源可能產生影響。考慮到揚州弦詞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韓國民眾所熟知,同時盤索裡從在民間流傳已久到被文人發現並首次記錄於史料中也同樣需要一些時間,這似乎可以推斷揚州弦詞可能激發了盤索裡的發展。結論以下幾點可以說明盤索裡是在中國說唱傳統的影響下發展的: 中韓兩國有史以來有著緊密的文化交流; 從盤索裡產生前兩個世紀直到盤索裡產生,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 中國說唱和韓國盤索裡的風格相似; 有關盤索裡的文獻資料中有對中國演員和歌者的描述; 中國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構成某些盤索裡作品的片段或全部。至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大鼓和東部沿海的揚州弦詞對盤索裡發展的影響孰輕孰重,似乎揚州弦詞更勝一籌。這是因為大鼓書在盤索裡產生前幾個世紀的宋代就開始形成,而揚州弦詞起源於明代末期,當時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民間文化交流頻繁,盤索裡發展尚處在早期階段。在盤索裡形成的前後韓國商人就在揚州做生意,揚州與韓國之間有便利的航路通行( 揚州剛好位於山東省以南——一直以來都是移民進入朝鮮半島的傳統路線之一) 的事實也為揚州弦詞是盤索裡鼻祖的說法增加了可信度。此外,這兩種藝術的表演者都使用同樣的道具,即一張頭巾和一把扇子,其表演形式都更注重說而非唱,這似乎都說明揚州弦詞是盤索裡的雛形。

  在本文中,筆者試圖探究盤索裡是否是在中國說唱傳統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以及具體哪種體裁對盤索裡的起源更具有影響力。筆者的觀點目前依然需要更強有力的直接證據,希望今後的研究會對這一假設補充新的發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