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的發展與維修技能的提升論文

農業機械的發展與維修技能的提升論文

  1實行農業機械管理標準化

  基於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相對比較落後的形勢,除了認真貫徹黨對農業制定的方針、政策,努力改變過去農業水平落後的形象,還應積極實行農機管理標準化,使實現農業增產和大豐收更有保障。農業機械管理標準化主要是實現田間作業標準化,組織田間作業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

  1.1嚴格控制質量標準透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實現農業機械管理標準化,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管理水平,而且能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在農業生產中,機械作業時應積極遵守農業機械準則,保證田間機械作業的順利實施。如果機械化與機械準則沒有緊密結合,則會導致先進的生產措施與農業技術措施得不到實現,阻礙農業生產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堅持把農業機械管理的一切活動落實到田間作業質量上,嚴格要求田間作業標準化,使經濟效益和農業收成得到保證。田間作業標準化是按照合理的機械準則要求,由熟練的技術人員按照標準的機具正確地施工。而農業機械管理標準化則是根據田間作業標準化的具體內容,實現和規範農業機械田間作業,使田間作業具有嚴格操作準則、統一質量標準、田間標準作業、農藝活動全過程達到標準、提高標準作業起點,落實到五個方面的高標準要求。

  1.2精心維護使用農業機械,實現機具技術狀態標準化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具,要想實現田間操作標準化,獲得農業生產大豐收,必須要有高標準的農業機械去施工,精心地對所使用農業機械進行維護是十分必要。為保持農業機械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必須堅持貫徹“防重於治,養重於修”的方針,重視對農業機械的預防修理制度。為保證農業機械得到到位的維修,應在建立修理網點建設的基礎上,對有關的農業機械修配企業進行整頓,促進其提高服務功能。為檢查督促對農機具的維修保養工作,應堅持對各農業機械進行檢查驗收,實行禁止質量不達標的農機參與田間作業的制度。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應將農機的維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農業機械的維護上建立養護責任制,督促和檢查對農業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

  1.3提高機務隊伍素質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積極引進、使用先進的、不同用途的農業機械,必須要由掌握了農業機械專業技術的人員去操作、作業才能得到運用,才能適應農機技術的不斷髮展,實現科學種田和提高農業產量的目標。因此,對參加作業人員的技能和知識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技術培訓工作應堅持採取多種層次、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開展,培訓內容必須達到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務必使參加培訓者樹立牢固的標準作業觀念,以便促進田間作業標準化得以實現。

  2農業機械維修

  2.1加強對鄉級基層維修服務基地的建設根據我國現代農業的地域性特點,建立較為完備的農業機械維修系統。一般來說,對日常維護以及故障排除等相對比較簡單的工作最好能及時得到解決,可以在鄉、村建立個體維修戶,以便維修更為方便快捷。然而,對於農業機械維修中較為複雜的部分,如對農業機械技術狀態進行定期檢查、對大中型農機的恢復性修理等,則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鄉級農業機械維修網點才能完成。鼓勵企業建立鄉級農業機械維修網點,這樣不但保證農機維修質量,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其經濟效益。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在區縣級以上的農機維修業務量也趨於減少,因此,鄉級農業機械維修基地便承擔起技術依託中心的作用,只要避免繼續走修造結合的老路,認真理順管理體制,全力給予資金扶持,有效提高其技術優勢,就能保證鄉級維修基地穩定發展。透過對鄉級維修基地趨勢進行分析,可總結出現如今鄉級維修點維修業務量呈現進一步分散的趨勢,簡而言之,就是指日常的檢查維護等簡單工作由較為分散的個體戶修理點來承擔。儘管個體修理戶承擔了農業機械恢復性修理工作的一半以上工作量,然而這些個體修理戶不具備恢復性修理大問題的條件,強制修理必然會降低修理質量,給國家及個人造成潛在的損失。然而,如果地方政府對這種分散狀況給予重視和資金政策扶持,那麼農機的.複雜性修理就有可能向較為集中的方向發展。因此,應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大力建設鄉級農機維修基地,以保證在有限資金的情況下,合理地增加修理專用裝置,同時提高修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經濟效益和農機維修的質量水平,使其更好地為農機化事業服務。

  2.2使農民具備基本的農機使用和維修技能農民是發展農業和實現農業機械化的主人,對農業機械具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因此,農民對於農業機械化最有發言權。農民在使用農業機械時,為保證不誤農時,應基本掌握一定的維修技能。充分了解和實施在購買農機時,銷售人員所提到的注意事項,包括農業機械的起動、停機以及基本的保養。如一般的農業機械的機體大都含有金屬物質,這就需要將其置於通風乾燥處,防止機體鏽蝕。另外,農民如果具備一些維修技能,也能及時地發現農業機械的異常狀況,以便及時檢查維修,確保安全、正常的使用。

  3結束語

  農業機械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任一單臺機具、一種技術工藝、一項機械作業或是一個配套機組,它是服務於現代化農業生產的一種生產手段,是農業機械裝備、運用管理以及技術工程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因此,農業機械的效益,也就不僅僅是單臺、單項或是整個機群的效益,而是經濟、技術等綜合的效益,最終將會明確地體現在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上。實踐證明,實施農業機械標準化管理是科學的,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機管理標準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