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幾條途徑論文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幾條途徑論文
摘要:形象思維是人類主要思維方式之一,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本文從豐富的表象積累、運用想象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數學教學形象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方式分為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形象思維主要用典型的方式進行概括,並且用形象材料來思維。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形象思維,數學教學同樣離不開形象思維。
一、豐富的表象的積累是發展形象思維的基礎
形象思維是藉助表象來進行的,表象是形象思維的“細胞”,表象的積累是形象思維的基礎,沒有表象的活動就沒有形象的思維。
運用直觀教學,促進數學形象思維。直觀性教學是指在實物(客觀實物)、模型(圖片、圖形、有關數學例項)及語言(形象化語言、形體語言)等的刺激作用下,學生透過觀察、實驗、歸納、抽象,然後在頭腦中建立起與數學形象相聯絡的感知覺、表象,繼而上升為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
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直觀教具如幻燈、投影儀、模型、圖表等,對學生建立鮮明、完整、穩定的表象十分重要。數學傳統教育只重視知識——邏輯記憶,不重視殉形象記憶。沒有形象記憶,則就沒有表象的積累,也就沒有形象思維。當然,由於感知活動的形象性、具體性,透過無意注意也能記住一些形象,但這是十分不夠的.。應該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形象記憶,使他們具有清晰的、牢固的形象記憶。
二、運用想象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想象作為形象思維的方式,它的實質是表象的改造過程。這種對錶象的改造過程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分解和組合,是形象思維的基本方式;第二,類比與聯想,是形象思維展開的方法;第三,想象,是形象思維創造的方法,三個層次是相互聯絡的。
1分解和組合想象的活動是從表象的分解和組合開始的。如在立體幾何中,複雜的幾何圖形是由基本圖形組成的。在解題過程中,如果能從複雜圖形看出(分解)基本圖形,並且根據已知條件,把其中的一些基本圖形重新組合起來,問題就很容易解決。這種從複雜圖形分解出基本元素,再重新組合,是形象思維也是抽象思維的方法。
2類比與聯想類比是運用事物的相似性透過形象思維比較其同與異,抓住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屬性和思維方法。聯想是由此及彼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出猜想。數學知識之間相互聯絡的特性為聯想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如在講幾何中的多面體時,讓學生比較稜錐、圓錐的圖形、面積及體積計算公式。透過比較,把圖形的相似點、相異點分別找出來。引導學生大膽猜想,舉一反三。聯想是類比的進一步展開,有類似聯想、接近聯想和對比聯想之分。如下題。
就是一類題目。當我們分別給m、n取一對值時,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題目。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問題的訓練,而且教給了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聯想。
3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維創造的方法,是不依據現成的語言描述或圖形而獨立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它是思維的高階形式。想象的過程是表象的改造過程,它綜合了分析、組合、類比、聯想的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對一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猜想,然後再進行驗證,引發想象,突破思維障礙,把結果想出來,使問題等到解決。
三、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形象思維要透過培養和訓練才能得以發展。數學教學中,傳統教育對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較重視,並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加強數學教學的直觀性由於形象思維以知覺、表象為思維的重要材料,藉助於鮮明生動的語言作為物質外殼,並在認識中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因此,就要根據教學的特點,從研究的數學概念、定義、定理、公理等需要出發,運用演示實驗、板書、掛圖、模型、投影儀、電子計算機等直觀教學手段和方法,並輔之生動的語言和手勢,使學生獲得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
2讓學生自制模型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如在講立體幾何時,讓學生自制圓柱、圓錐、圓臺、稜柱、稜臺、稜錐等模型。根據模型來觀察幾何體的差異,讓學生體驗幾何的無窮奧妙,增強學生數學的興趣。在頭腦中產生直觀的印象,讓學生總結、歸納,自己找規律。
3.發揮CAI優勢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或“板書掛圖”、“模型”等教學手段的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學生的表象,促進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但這些作用始終非常有限,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很難用這些媒體展現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直觀背景。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拓展了直觀教學的手段。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育觀念,加速了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改革,促進了教學手段和管理水平的現代化。可見,多媒體的廣泛使用正在數學教學中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立體幾何的教學,平面解析幾何的教學,利用一元二次函式求最值問題等,藉助於多媒體使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掌握,並且豐富了數學表象。
總之,數學既需要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又需要想象與猜測的形象思維,在數學教學和數學學習中,根據教材的特點,開發數學形象思維,自覺地習慣於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創造能力無疑將會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