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古典芭蕾舞基訓課的科學訓練研究論文

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古典芭蕾舞基訓課的科學訓練研究論文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舞蹈事業的飛速發展,培養複合型舞蹈人才已成為中國舞蹈教育的首要任務。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古典芭蕾作為科學訓練的代名詞,其規範嚴謹的訓練體系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昇華學生的藝術修養。

  一、古典芭蕾基訓課在高等教育教學中的特點

  (一)規範中體現嚴謹

  “規範、嚴謹”是古典芭蕾基訓課中的主導思想。之所以用這樣的形容詞來修飾它,是因為它訓練體系本身的科學化與規範化。芭蕾中的規格是對每一個動作提出基本要求,它就好像雕刻

  家手中的工具,在舞者一次次的嘗試中,不斷雕琢,仔細打磨。

  在古典芭蕾訓練中,手臂是參與身體運動的重要環節。從運動解剖學上分析,較下肢而言,手臂並不需要支撐身體負荷,在運動中主要完成屈伸、抓握的基本動作。古典芭蕾中的手臂有七個基本位置,每一個位置都要求自肩關節開始,依次到肘關節、腕關節,直至手部各關節微微彎曲,形成弧線,所有的稜角都被隱藏在弧線裡,不留任何痕跡。每一個精準的位置,每一條流暢的弧線,都能調動肌肉之間的和諧運動,從不產生突兀的感覺。上肢的動作語彙固然豐富,但無論任何舞姿動作,手臂的運動軌跡依然在這七條優美的曲線上。

  (二)科學中追求極致

  從骨骼的排列到關節的運動,從軀幹的直立到四肢的延伸,古典芭蕾建構了一種既是理性主義,又超現實的身體形態。在科學的體系中勾勒對稱、和諧的幾何圖案,無論是從美學,還是人體科學上來講,舞姿都充分體現了芭蕾優雅的藝術特徵。

  Erate 是古典芭蕾中的基本舞姿,它是由旁腿動作變形而來。與單一抬旁腿相比,Erate 增加了軀幹及上肢的運動,動作要求在抬旁腿的基礎上骨盆向主力腿一側傾斜,軀幹順著骨盆側傾的方向延伸出去,這樣不僅減輕了主力腿的支撐負荷,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抬腿幅度。伴隨著腿與軀幹的放射狀運動,手臂在“圓”的運動軌跡中延伸,這樣既增加了身體與下肢的平衡能力,又豐富了舞姿在空間內的填充感。由此看來,芭蕾科學的訓練體系不但順應了人體的形態結構,而且符合力學原理,在優美的動作中體現和諧,在曼妙的舞姿中追求極致。

  二、科學訓練在古典芭蕾基訓課中的應用

  (一)科學訓練在把上動作中的應用

  在高等教育舞蹈教學中,把上練習是古典芭蕾基訓課中的基礎部分,在訓練中集中體現了芭蕾對於人體各環節的基本要求。從體態到舞姿,從動作到技術,只有秉承“開、繃、直、立”的訓練原則,才能達到“穩 、準,輕,美”的視覺呈現。

  古典芭蕾中的“開”,主要指的是人體髖關節以下作為一個整體的外旋運動。即從髖關節開始,透過大腿肌肉群,向下傳遞給膝關節,最後由踝關節延伸到整個足部向外開啟的運動方式。只有在把上練習中保證身體各環節的外開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大運動範圍,延長身體曲線,增加身體的靈活性。而對於這些關節的外開,又會受到先天骨結構和後天訓練因素的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高校古典芭蕾基訓課屬於基礎課程,學生先天條件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注重個性與共性的關係,切不能急於求成,在充分了解學情的情況下,制訂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在古典芭蕾的基訓課上,“站位”是學生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沒有好的開始,就沒有好的結束”。把上訓練並非起始於動作,而是起始於站位,它不僅是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的基礎動作,還是高標準完成舞姿和技巧的必要前提。在教學中,由於學生對於基礎動作規格的忽視,往往最簡單的動作,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動作。“一字位站立”是把上訓練的常見腳位,雖說是腳下位置但卻需要下肢與足部共同參與完成動作。站位要求自下而上螺旋用力,下肢自髖關節開始外旋,透過大腿傳遞至膝關節,小腿及踝關節,強調人體重力在足部各個環節上的均勻分配,要求舞者腳跟併攏,雙腳平鋪於地面,五趾張開,像吸盤一樣緊緊抓住地板,以增大支撐身體的受力面積。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腳部外延抬起,即第五蹠骨離開地面,形成倒腳。對於初學者來說,教師必須要根據自身條件進行訓練,首先可以從大八字位開始練習,萬不可強求絕對的一字位站立,要保證各腳趾緊貼地面的基本形態。

  “繃”作為芭蕾把上訓練中的一大突破點,主要針對於骨骼肌的訓練。廣義來說,“繃”指的是在訓練中對身體各部分的要求,貫穿身體的每一塊肌肉和每一條神經。從身體的頭部開始,經過脊椎、骨盆、大腿、小腿,直到足部各環節,根據不同動作要求來支配身體部分骨骼肌的收縮能力,使自身的能量透過感覺神經末梢傳遞到肢體以外的空間。狹義上,繃在芭蕾基本功訓練中已經特指為對身體下肢肌肉狀態的要求,在教學中尤其強調腳繃,即解剖學上的“足屈”。

  繃腳,是把上練習中的重中之重。繃腳的幅度大小,受到足部跗骨結構和關節周圍骨突起的影響。足部關節活動的幅度大,腳背自然就好,反之亦然。把上Battement tendu就是在“外開”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繃腳能力,動作要求學生在下肢轉開的基礎上,動力腿從腳跟開始,依次是腳心、腳掌、腳趾向規定的方向擦出,最遠到達腳尖末梢,形成從踝關節開始一直延伸到腳趾尖的優美弧線,同時大腿伸膝肌群主動用力,從而達到了繃腳延伸的訓練目的。

  “直”是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的又一特點。無論是軀幹的挺直還是腿部的伸直,在動作形態上都能夠突出芭蕾舞向上挺拔的基本體態。芭蕾要求學生站姿挺拔,下顎微收,頸部拉長,雙肩自然下垂,收腹提臀,強制人體重心後移,使骨盆趨於直立,透過腹背肌的收縮來固定骨盆及腰骶部,從力學上保證舞姿的優美,提高動作的質量。

  腿直,主要指的是膝蓋伸直。把上練習中,Battement jete、 Adagio、 Grond jete等組合對膝蓋伸直都有一定的訓練作用。在這些動作的訓練中,要求學生在外開的前提下,股四頭肌儘量上提,動作時要向遠延伸,增加股四頭肌的伸展性與收縮性,從而達到腿直的訓練目的。

  在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立”是完成各種舞姿及技巧的核心環節,尤其對女子的足尖練習有著重要意義。從解剖學上分析,“立”的支撐點在於身體腰部,即我們舞蹈中常說的“身體中段”,腰腹周圍的肌肉收縮主要起到控制身體的作用。訓練時腹肌、髂腰肌和臀部肌肉要積極工作,這樣才能保證軀幹的穩定性,以防止動作變化中對腰部的損傷。誠然,在背直腿直的基礎上,只有達到整個身體的向上延伸,才能提高身體重心,增加動作完成時向上的空間感。

  (二)科學訓練在把下動作中的應用

  把下練習是整個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的昇華與最佳化。它不僅是把上練習的補充,又是完成芭蕾基本功訓練中更深層次的訓練步驟。

  跳躍練習作為整個芭蕾基本功訓練課程的最後一個部分,既是對之前基礎練習的鞏固,也是對之後技術技巧訓練的鋪墊。芭蕾中的跳躍練習由淺入深,由簡到繁。Saute、 Assemble、Pas jete、Sissnne fermee、Grond jete等都是構成把下跳躍練習的重要組合。任何一個跳躍動作都分為四個階段即:準備——起跳——騰空——落地。在這之中,準備部分(Demi plie)又對整個跳躍的完成起到決定性作用。從舞蹈生理學分析來看,透過跳前的Demi plie可以儲存更多的彈性勢能,增加騰空時肌肉的彈性,完成彈跳力的瞬間爆發。所以說,芭蕾中的各種跳躍就如同雄鷹在蒼穹劃過的優美弧線,總給人以輕盈、舒展的感覺。

  芭蕾中的旋轉形式不一,各種各樣。為了減少腳掌與地面的摩擦力,芭蕾中的旋轉通常在半腳尖或足尖上完成,而在不斷變化的方向中尋找平衡也是旋轉的難點所在。這就要求學生在旋轉過程中,腰腹肌收緊固定身體中段,軀幹直立,穩定骨盆,保證身體各環節的高度協調一致。切忌軀幹鬆動、搖晃,導致重心不穩,影響動作質量,同時不規範的旋轉動作還會增加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所以說,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更要明確教學步驟,強調學生在旋轉中的正確體態,及時發現問題,強調規格,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

  三、科學訓練在古典芭蕾基訓課中的意義

  (一)認識身體結構,挖掘舞蹈潛能

  舞蹈是以人體為物質媒介的藝術形式,舞者的身體就是他們塑造藝術的重要工具。呂藝生教授在他的《新世紀舞蹈教育前瞻》中指出:“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藝術,肢體語言是以舞者的'生理學基礎為本源的。”所以說,舞蹈離不開身體,身體離不開結構,只有充分了解了身體形態結構,才能挖掘舞蹈運動潛能,提升舞蹈運動極限。

  作為高校舞蹈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應該幫助學生了解身體結構,分析動作特點,在挖掘舞蹈潛能的同時,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率。從運動學上來看,屈膝半蹲是人體膝關節最不穩定的時候,尤其是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的外開半蹲,即把上、把下常見的plie 動作,要求下肢在髖關節處外旋,膝蓋對腳尖方向下蹲,這樣不但順應了人體結構,還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對膝關節韌帶的損傷。而課堂上常見的現象為學生在做plie 動作時“塌腰撅臀”“擰膝蓋”。若學生髖關節外旋能力有限,由踝關節過度外旋來代償完成動作,這樣就會造成在做plie 動作時“擰膝蓋”,即膝蓋與腳尖方向不一致;若學生髖關節外旋能力足夠,腰腹周圍肌肉能力不足,不能固定身體中段,這樣就會造成在做plie 動作時“塌腰撅臀”。綜上所述,出現錯誤動作的原因,分為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髖關節外旋幅度屬於先天因素;而肌肉力量屬於後天因素。從身體結構形態角度分析,先天因素雖然不可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改善相關肌群的工作能力輔助動作完成,在學生能力範圍之內做到最好,同樣也能達到訓練效果。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切忌“一刀切”的教學原則,不能只關注與外在表象,而是要把學生自身條件放在首位,遇到問題綜合分析;循序漸進制訂教學計劃;切實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二)提高身體素質,昇華藝術修養

  從人體運動系統上來看,科學、規範的芭蕾基本功訓練,廣義上有利於舞蹈者身體素質的提高,包括人體力量、柔韌性、穩定性、控制能力的改善。狹義上可以提高人體關節周圍骨骼肌的協調放鬆能力,加大關節活動幅度,提高關節靈活性。從人體呼吸系統上來看,芭蕾基本功訓練強調動作與呼吸的協調配合,從平穩的舞姿到絢麗的技巧,每次身體不同的運動都伴隨著張弛有度的呼吸,這種有規律的呼吸有助於提高人體心肺系統對運動能力的適應水平,增加肺活量及氧氣攝入量,克服身體疲勞。從人體神經系統上來看,在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神經系統不僅能夠控制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還能調節肌肉的營養,物質代謝和生長髮育,提高肢體的靈敏素質和協調能力。

  教學中,科學規範的芭蕾基本功訓練不僅能夠塑造良好的體型,增強身體素質,還有助於改善審美水平,昇華藝術修養。舞蹈作為一項特殊的身體運動,與其他運動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它有情感的注入,而情感就如同動作的生命力,在舉手投足間賦予它無盡的魅力。芭蕾對美的要求極高,這種美不單單體現在“開、繃、直、立”的標準上,更多的是舞者透過動作呈現出對美的感知與創造,輕盈的舞步、纖長的肢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透過訓練引導學生髮現美,運用美的舞蹈形式渲染情感,在肢體語言中勾勒出對藝術的熱愛與嚮往。

  四、結語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古典芭蕾基訓課對於中國舞蹈教育的基礎作用,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加強有關古典芭蕾的全面認知。不僅如此,作為中國舞蹈高等教育工作者還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發揚創新,使古典芭蕾基訓課更好地為中國舞蹈教育服務,把西方藝術之精華滲透到中國藝術這片土壤上,在中國文化的滋養下,桃李芬芳,碩果累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