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輔助語言教學的應用討論論文

手機輔助語言教學的應用討論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進步,輔助語言教學的產品不勝列舉,從功能較為單一的收音機、錄音機,到多功能語音實驗室,再到高科技電腦,它們的廣泛運用使語言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現今,資訊科技突飛猛進,智慧手機所輻射的服務群體不斷擴大,並因其方便快捷的應用軟體和豐富多彩的資訊內容,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有效手段。同時,手機對語言教學的輔助作用也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二者的結合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手機的利用率,也為改進語言的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提供了探索空間。

  境外有許多先進的教育機構和高科技網路技術開發商透過市場調研,早已預測到手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前景,並對此展開了研究。2007-2008年間,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進行了一個名為“K-Nect”的教學實驗專案,主要就是讓學生透過手機訪問,來掌握與教師課堂教學計劃相配套的數學課程內容。英國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該校的教師有效地藉助手機平臺,將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透過影片、音訊、檔案等方式傳送到學生的手機上,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第二語言教學研究領域,手機輔助外語教學MALL,即Mobile-Assisted LanguageLearning 的可行性研究也逐步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外語教學研究者對手機輔助外語教學的優勢作出了闡釋,如阿格尼斯和特拉克斯勒(Agnes Kukulska-Hulme & Traxler)以及欽納裡(Chinnery)等。除此之外,還有桑頓和豪斯(Thornton & Houser)對日本年輕學生做的調查,以及謝長廷和金書軻(Hsieh & Kinshuk)對臺灣學生做的調查,結果顯示手機已經成為學生們學習外語的有效輔助工具。目前國內一些高校開發了手機輔助遠端教學系統,一些高校也大膽嘗試把手機的多媒體功能運用到具體課程中。

  在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密集,漢語語言環境匱乏;雙語師資隊伍結構性缺編,且教師的漢語水平及教學綜合素質均有待提高。尤其是部分雙語教師的漢語發音不準,加之學生的漢語閱讀量有限,導致漢語語音及寫作教學成為雙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雙語教學的效果,影響了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為了消除教師發音不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學校通常利用電化教學系統展開教學,如在計算機中錄入漢語的標準語音,透過播放錄音教授學生準確發音。但是這種傳統的電化教學具有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如計算機體積較大,不便攜帶,教師只能在講臺上進行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自由發揮,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導致學習效果無法及時反饋。同時,由於傳統電化教學裝置無法移動,所以學生們一旦脫離課堂就無人指導,加之家長漢語水平有限,當地又缺乏交際環境,使漢語成為知識進行教授,而無法轉變為日常交際中的語言能力,導致漢語學習的效果不盡人意。在這樣的情況下,雙語教師如何就地取材,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優勢,建立移動學習平臺,以手機為輔助學習工具,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提升雙語教育質量,將成為一個新穎而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二、手機輔助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語言輸入假說”,在第二語言教學及研究領域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克拉申(Krashen)認為促成語言習得發生應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是:為學習者提供足夠的可理解語言輸入,同時學習者本身具有內在的可加工語言輸入的機制。由此可見,語言輸入是語言習得的首要條件,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有可能促成語言習得的發生。

  在語言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語言輸入的機會主要在閱讀和聽力環節。語言的輸入可以透過很多方法得以顯著化,而有些時候是由於個人的特殊原因而變得顯著的。所以,要想設計出高水平的手機輔助教學軟體,就必須要考慮如何透過輸入的方法使學生注意到特別的語言形式。比如重複目標語言形式,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輸入增加的方式包括詞語、句子和課文等。

  科技輔助語言教學的任務為可理解的輸出。從認知的角度來說,在輸出之前提供計劃的時間是有利於輸出的。從社會文化的視角來看,學生自學的效果遠沒有在教師或手機的幫助下學習的效果好。因此,在教師或手機的幫助下,還需要教師或專家進行特別的任務設計,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從傳統學習方式上看,學生利用字典查詢單詞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單詞的記憶。如今,有效地利用手機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三、手機輔助漢語語音教學的實施

  “手機輔助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並不衝突,它沒有脫離教學大綱,不違背教學目標。相反,它能夠作為課堂學習的輔助工具,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漢語語音教學為例,筆者提出以智慧手機加藍芽音箱為支撐的'漢語語音教學方法,並加以實施。從2015年8月起,筆者在新疆莎車縣、塔什庫爾幹縣和和田縣等地的部分小學,進行了手機輔助漢語語音教學試驗性應用。在試用前,由研究人員對教師進行半小時的培訓,教師即可迅速掌握使用方法。參加試用的小學教師約200人,試用時間約三個月。試用者普遍反映,手機輔助語言教學可以靈活地運用於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大改善了漢語語音教學的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建議推廣。試用期中,有數百位學生家長也下載了相應的手機軟體。家長們利用手機軟體,既可以檢查自己孩子的漢語語音學習情況,同時也可以與孩子共同學習,相互促進。下面對手機輔助漢語語音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加以介紹:

  (一)手機輔助漢語語音教學軟體的內容

  手機輔助漢語教學軟體的內容,緊密圍繞教學計劃及大綱進行選擇,以安卓系統軟體為例,教學軟體內容可以針對語音、詞彙、語篇展開。

  第一是音訊、影片。在漢語學習中,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語音不過關與語境有關。手機中的網路資源更新速度快,內容豐富多樣,教師可以藉助手機將學生的聽力練習轉變為讓學生對影片、音訊的理解,改變課堂的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聽到的內容。當然,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教學設計和實踐調控的能力。

  第二是詞典。教師根據上課時間,在課前佈置好利用手機、詞典等軟體工具查詢相關詞和片語,學生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制訂合理的計劃,利用學習軟體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對所學的知識做到查漏補缺。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自我,讓自己的漢語水平得到逐步的提高。

  第三是閱讀短文。一切學習都離不開閱讀,閱讀是人們獲得新知、拓寬視野的重要手段,也為其智力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能量。手機不受地域、地理位置的限制,在進行漢語閱讀訓練時,可以有效地藉助手機來訓練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其中,漢語閱讀可包含:新聞、歷史、散文、故事等不同的閱讀題材,教師可根據不同型別的題材來制訂自己的教學計劃,變換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有趣。例如對於一些偏難的文章,只需要學生掌握文章的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複述出文章的大概情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學生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學會舉一反三,能夠獨立思考問題,透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漢語水平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會快速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