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像的藝術與生活研究論文

手機攝像的藝術與生活研究論文

  【摘要】手機作為攝像的媒介,可以呈現出五彩繽紛的美好世界,手機攝像成為了記錄生活藝術最方便快捷的常用功能。本文闡述了手機攝像藝術給生活帶來的改變以及手機電影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手機攝像;藝術;生活;手機電影

  中圖分類號:J4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86-02

  早在2000年,夏普便釋出了J-SH04型號手機,這是第一部可照相的手機。①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手機的功能早已超出了通話與發簡訊,手機攝像便是記錄生活藝術最方便快捷的常用功能。手機攝像寄託了使用者們對攝像藝術與生活藝術的需求,是使攝像大眾化、平民化的技術。手機攝像與傳統的大型攝像機或DV機不同,它具有體積小、便於隨身攜帶等特性,我們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看到拿著手機拍攝的人。以手機作為攝像的媒介,表現了人們對精彩世界的美好向往,同時也為人們記錄生活與工作中的種種開心、快樂或是悲傷、離別的場景。

  一、手機攝像藝術給生活帶來改變

  從2000年第一部內建攝像頭的手機問世以後,短短的十多年時間便從最初的低畫素且只能拍攝不能攝像的技術向智慧化方向飛速發展。目前,智慧手機具有高效能、輕巧、價效比高等特點,攝像功能先進已經成為大眾手機的標配功能,手機也成為當前深受個人甚至專業媒體喜歡的一種攝像裝置,特別是受到以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一代的青睞。“拍客”的流行:現在,“拍客”已經是一個熱門的詞,指的並不是說具有多麼高超攝影攝像技術的人員,而是對生活、藝術等充滿愛心的人,用手中的手機攝像功能記錄生活。隨著優酷、土豆影片網站的活躍,越來越多的拍客將身邊的美好影像以影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並透過網路與世界分享,不受年齡、職業、身份等的限制。手機早已超越了通話及簡訊的原始定義,攝像便是手機除通話及簡訊功能以外最為重要的一項功能,手機攝像已經包括了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內在的含義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美價廉的智慧手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熱愛。網路、電視等多種媒體也開設了手機拍攝的欄目,手機攝像藝術成為了一種時尚,也成了裝置不足的小型影像工作室的工作工具。手機電影形式的出現:智慧手機作為使用者隨身攜帶的通迅工具,輕便、便宜、能隨時隨地拍攝操作,使手機攝像藝術具備個人化和大眾化的雙重特性。手機攝像作品體現出人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藝術美,是記錄美好生活的途徑之一。手機電影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首先了解一下手機電影的概念:“手機電影是以手機為主要拍攝與製作工具,並能夠透過手機平臺傳輸與手機下載、觀看的電影作品,其主要載體是以手機為中心的`。”②在新興的手機電影創作中,更是突破傳統電影昂貴和繁重的裝置器材的限制,可以輕便地進行取景和錄製。現在,在一個灰塵滿天飛的工地中見到手持手機在拍攝的人員,你不必驚訝,他或許正以獨特的手機電影製作人視角去拍攝身邊最為普通的場景、最為平凡的人物、最細小的事情。如手機電影作品:《讓我對你撒點野》,除具備傳統電影的影像語言以外,還有手機電影獨特的魅力。如:時間短、內容精、敘事簡單,其拍攝特點又有以近景鏡頭和固定鏡頭為主,手機拍攝的優勢及其特性就決定了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二、手機電影的發展趨勢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的分工也像數碼時代的特性一樣,既具有碎片化又兼有系統性的特點。手機攝像使用成本低,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歡。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手機拍攝電影成了展現自我和反映思維活動的一個新通道。美國波士頓大學新近開設了“手機影片”課程,專門教授學生用手機拍攝微型電影,這也說明了手機攝像藝術是大有前途的。成本低、週期短,隨著影片網站等媒體的不斷髮展,手機電影必將產生更加高的經濟價值,由此可見,手機攝像藝術將會成為電影型別中最年輕、最有活力的一員。手機攝像成為輿論監督利器:手機攝像除了給人們帶來更加方便、快捷的影片藝術享受以外,還成為一種群眾性的輿論監督利器。面對突發事件,手機攝像是最及時、最主動、最真實、最直接的第一手新聞資料,並且是以平民化的視覺進行拍攝,真實性與畫面刺激性都會給電視新聞節目或新聞網站帶來巨大的收視率或客戶流量。例如被稱為“全國監督公車私用第一人”的“廣州區伯”,其主要是採取以手機錄影取證的方式來進行輿論監督的。手機攝像作為個人開展輿論監督的方式,起到有利、適度、準確、客觀的效果。首先是有利:方便快捷的輿論監督方式使得人人都輕鬆參與,有利於解決各種問題。例如:文明執法的問題、公車私用的問題、環境汙染的問題等,對改善人們的生活起到了有利的作用。然後是適度:人們在使用手機攝像進行輿論監督的時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國家機密等重要資訊的時候是不允許攝像的,所以手機攝像監督輿論需要恰到好處。然後是準確:新聞媒體(包括電視媒體、網路媒體等)對於收到由群眾提供的手機影片資料應進行核實才能進行釋出,必須清晰瞭解事件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最後是務必保持客觀的態度:依據事實、實事求是。在發揮手機輿論監督的同時,不能夾雜個人的感情因素,以免造成輿論的誤解。

  三、手機攝像藝術促進影視藝術發展

  學生主體推動校園影視藝術發展:電影原本是一門高深的視覺藝術,按照傳統的方法,首先要有專業的器材,然後還必須掌握專業知識才具有電影行業的基本要求,例如馮小剛導演的《手機》、周星馳作品《西遊降魔篇》等,不僅器材昂貴,連演員也必須由明星擔當。而手機電影的主流創作者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的在校生群體中,完全拋開了專業器材及專業演員的限制。有很多大學生透過手機攝像功能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影視作品,特別是在記錄片方面。年輕人在創作手機影視藝術作品都具有自發性和自覺性,每一個人在拍攝或被拍攝的時候都是隨和、隨性甚至隨意的,但又滿懷真誠。正因為大學生作為手機影視藝術創作的主體,所以手機電影的生力軍具有思維活躍、時尚、熱情等特點。手機攝像式的微電影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走進校園、走進生活,具有簡潔記錄生活和自由表達的特點。而手機生產廠家也透過活動來支援手機攝像藝術的發展,2014年,中興手機舉辦了“中興(努比亞)手機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設定了最佳短片、最佳劇情、最佳人氣等十個獎項。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手機電影作品,如獲得最佳手機短片獎的《讓奶奶帶孩子的下場》、中興微品最佳大學生微電影獎《回草原》等。手機攝像藝術的發展所具備的高度自由性、隨意性、無約束性,衝擊著中國影視藝術的發展。手機攝像藝術已然成為影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草根”自我追求“高、大、上”的電影藝術有效途徑。

  四、結語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攝像功能的日益強大,手機攝像藝術必將在一定的時期內成為人們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用經濟、快捷、純粹的手機攝像方式可以記錄下我們的故事、情懷,表達內在的喜、怒、哀、樂,記錄下青春,留下生活的記憶。更重要的是,手機攝像藝術的發展大大推進了影視藝術的普及,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