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處理聲樂課堂教學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論文
論如何處理聲樂課堂教學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論文
【論文關鍵詞】聲樂教學;聲樂教學的不確定性;聲樂教學的確定性
【論文摘要】高職高專音樂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面向中小學基礎音樂教育的複合性、創新性人才。聲樂教學在高職高專音樂人才培養中如何結合本課程教學特點自覺遵循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髮展需求的動態過程,在面對面的小課授課形式中,應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如確定的教學目標、確定的時間等和學生差異的不確定性等。使高職高專聲樂教學課堂得到良性發展。
聲樂教學課堂是師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教學目標,一定的教學方式,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有計劃進行的多邊互動生成的活動和過程。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必然具有確定性的特點,如確定的目標、確定的時間等。但作為學習主體,每個學生是有差異的,不論從聲樂教學方法和演唱風格的多樣性、新知識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所提取的結構性知識及非結構性知識,還是從當今開放的教學中教學資源的多元性的角度和學生全面發展的多角度來講,課堂教學又都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教師如何處理好課堂教學活動中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關係,即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的關係,也就構成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關於高職高專聲樂課堂教學確定性思考
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在聲樂教學特殊的小課授課方式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更隨意,更直接。教師如何在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把握住教學確定性的目標呢?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教師教學的靈魂,是判斷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教師應該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這是關係到一堂課成功與失敗的很重要的因素。那麼,聲樂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應考慮那些因素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在教學理念上要明白教學目標範圍的層次關係。
一般來說,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一級目標是由政府制定的教學目的,二級教學目標是由學科專家制定的課程標準,三級目標是由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
教師三級目標的制定,既要以一級、二級目標為指南,更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這樣才能使課時的教學具有適切性,即合理性。作為一級教學目標,必須強化辦學理念與國際接軌,在辦學質量上必須與社會接軌,立足面向本省的發展,面向基礎教育的實際,面向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建立起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質量觀。其次,二級教學目標具體到高職高專院校就是所培養的人才是面向基礎教育的人才,其教學目標應是培養具有寬廣而豐富的知識面(包括人文科學知識、專業基礎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等),有紮實音樂教育的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創造精神,綜合素質高的應用性人才。最後,三級教學目標作為課程教學目標,應是實際性、應用性、可操作性。它既要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係,更要確定目標的重點。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的確定性,在教學中作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式多樣、教學方法靈活、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突破。在實踐教學中所採取的教學方法能夠真正為學生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不可一統化、隨意化、盲目化。為學生布置的作業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的放矢,量力而行。特別是高等師範職業音樂教育的性質是面向基礎音樂教育的職業教育,在聲樂教學中必須營造更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實踐工作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根本上改變代代相傳的“功名為本”的學習觀和“以考為本”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利用聲樂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創造一種藝術、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裡,讓學生感到聲樂藝術給他們帶來的美,然後讓他們去追求美、去創造美,在美的創造的過程中,自然就有學生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技巧的改進、端正的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觀。
二、關於聲樂課堂不確定性思考
聲樂學習時學生的先天條件、後天成長環境、學習環境,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的情況,學生學習態度、以及學生透過多渠道獲得的知識資訊和資源,從知識到動機再到經驗的差異性,在實施確定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在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活動中,必然會出現不同的生成性教學資源,這是課堂中的不確定性,也構成了個性的差異。高職高專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從小就被地方民族音樂文化所薰陶,能夠演唱地道的當地山歌和民歌,學生在演唱自己本土民歌同時,他們的演唱可能會更加的流暢,感情會更加的真實。因為這種民歌從音樂層面上本質地反映出他們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和情感寄託。這是生成性教學資源,教師要在確定的教學目標指引下,應善於保護這種地方民歌的演唱風格,在演唱技能、技巧和表演上儘量多下功夫,唱法上儘量不去改變他們。如果我們總是像“邯鄲學步”“鸚鵡學舌”似的去學唱一些學生很難學會的外國作品,很難唱出大師的風範,相反多演唱一些本土本族本國的作品,對培養學生的民族親和力、民族向心力和民族自豪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把素質教育落在了實處。
三、關於聲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性和不同生成性教學資源的不確定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牢牢抓住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目標指引下,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在平時備課時首先應根據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教材的具體內容及學生個性差異,制定單元和課時的具體目標。教學目標既作為行為的`起點,更作為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
教學目標的表述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目標指向是學生的預期效果。行為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且是全體學生,不應該是好學生“唱戲”,差學生“看戲”。
二是使用的行為動詞要清晰、可把握,不能含糊其詞。給學生的發聲練習應有針對性、實用性,而且應向學生講明具體的發聲練習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三是學生行為的表現程度也應具體化,如一首歌曲的演唱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如節奏、音準、音樂內涵、正確的聲音理念。
四是課堂教學中的不確定性產生課堂資源的生成性。教師要給學生生成的時間和空間,更應善於把握教學效益的底線(預設目標),善於從每個學生的基礎生成的資源中選擇課堂中互動生成的資源,促使課堂中生成性資源更好地為預設目標服務,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五是課堂教學在時間上的確定性。教師有較強的課堂控制能力及教學魅力,使課堂教學牢牢的吸引住學生,以促使每個學生增多教學中的實用時間。
六是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構建中的不確定性則要求教師既要尊重差異,更要善於引導學生帶來的藝術精彩。教師面對有差異的學生,應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學生得到有差異的發展。因為音樂教育的個性化是人對自身尊嚴的日益重視和對個體存在價值不斷追求的結果,也是對唯科學的音樂共性化思維的突破。
在聲樂教學中,其教學特點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在靈活性動態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確定性作指導,不確定性應為確定性服務,只有合理的運用不確定性,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目標的確定性,只有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引下,教師才能充分的整合資源,把教材用活,把學生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