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以軟交換為核心的網路技術在輔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淺議以軟交換為核心的網路技術在輔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軟交換 資料多媒體 策略知識 學習策略

  論文摘要:以軟交換為核心技術的下一代網路(NGN)是業務、控制、接入和承栽彼此分離的網路,是一個開放、可擴充套件的網路。文章結合了學校教學效果的特點,介紹了下一代網路的基本概念和技術特點,重點探討了以軟交換技術為基礎的下一代交換網路,並分析了軟交換中的協議和標準以及所採用的SIP協議的原理。

  以軟交換為核心技術的下一代網路(NGN)是業務、控制、接入和承載彼此分離的網路,是一個開放、可擴充套件的網路。通俗一點說,下一代網路就是傳統語音業務與資料多媒體業務、有線電視網路三網合一的融合。透過NGN,固定電話可以變得和手機一樣具備個性化和漫遊的功能。儘管目前業界對於下一代網路這一概念各有認識,但人們已經達成一個共識是:下一代網路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合併在一起,讓電信與電視和資料業務結為一體,構成可以提供現有在三種網路上提供的話音、資料、影片和各種業務的新網路。對這些不同性質的應用,其設計是最佳化的,網路資源的使用是高效、合理的,從而實現網路資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1 NGN相關技術分析

  目前,全球支撐NGN的主要技術有IPv6、光纖高速傳輸技術、光交換與智慧光網、寬頻接入、都會網路、軟交換、3G和超3G、IP終端、網路安全技術。

  IPv6,擴大了地址空間,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吞吐量,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證,支援即插即用和移動性,實現了多播功能。

  都會網路:彈性分組環是面向資料(特別是乙太網)的一種光環新技術,它利用了大部分資料業務的實時性不如話音那樣強的事實,使用雙環工作的方式。城域光網是基於WDM、在光層上進行操作的都會網路,是未來發展方向。是一個擴充套件性非常好並能適應未來的透明、靈活、可靠的多業務平臺,能提供動態的、基於標準的多協議支援,同時具備高效配置、生存能力和綜合網路管理的能力。

  軟交換:為了把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完全分開,下一代網路需要使用軟交換技術。軟交換的概念基於新的網路功能模型分層(分為接人與傳送層、媒體層、控制層與網路服務層四層)概念,從而對各種功能作不同程度的整合,把它們分離開來,透過各種介面協議,使業務提供者可以靈活地將業務傳送和控制協議結合起來,實現業務融合和業務轉移,非常適用於不同網路並存互通的需要,也適用於從話音網向多業務多媒體網的.演進。ITU和IETF聯合批准的媒體閘道器控制器和媒體閘道器之間的介面協議H.248是一個關鍵的協議,標誌著電信界與網際網路界為推進下一代網路而做出的一次重大努力。

  3G與IPv6:歐洲在網際網路方面落後於美國,而在行動通訊方面卻領先於美國。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於2000年5月決定以IPv6為基礎構築下一代移動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準。

  4G移動通訊系統:最高傳輸速率將高達或超過100Mbit/s:可在不同接入技術之間進行全球漫遊與互通,實現無縫通訊;靈活性比I:P,3G強得多,能自適應地進行資源分配}支援下一代的Internet(IPv6)和所有的資訊裝置;網路的每位元成本要比3G低,無線連線服務費用LI,3G便宜。

  IP終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及端到端連線功能的恢復,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個人上網、汽車上網、裝置上網、家電上網等等的普及,必須要開發相應的IP終端來與之適配。

  網路安全技術:除了常用的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安全過濾、使用者證書、授權、訪問控制、資料加密、安全審計和故障恢復等安全技術外,我們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強網路的安全,實時全面觀察瞭解整個網際網路的情況,對傳送的資訊內容負有責任,不盲目傳遞病毒或攻擊;嚴格控制新技術和新系統,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點之前或者另加安全性之前不允許把它們推向市場。

  2 軟交換網路技術分析

  目前,許多電話交換裝置供應商和資料裝置供應商均推出了自己的軟交換裝置,國內廠商包括中興、華為和大唐:國外廠商包括阿爾卡特、北方電訊、西門子、朗訊、Cisco、UT斯達康等公司。各廠商提供的軟交換裝置均遵從軟交換技術的總體架構,只是在具體實現方式上存在著一些差異。

  軟交換技術的產生是為了構件一個“全業務網”,即在同一個網上實現語音、資料、多媒體影片流業務的融合;並且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將呼叫控制和業務功能在功能實體上進行了分離。但目前各廠家提供的軟交換系統在業務提供上與上述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需要經歷一個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

  目前,語音業務仍舊在通訊業務中佔據主導地位,也是各電信運營商盈利的主要來源,軟交換網實現多業務的融合,應首先能夠提供至少與PSTNSH同的語音業務。因此,各裝置廠商也將對語音業務的支援列為首要任務。 同時,對於PSTN智慧網實現的各種語音增值業務,各廠家提供的軟交換系統也是透過智慧網方式來實現的,此時,軟交換機具備SSP功能,觸發智慧網業務,訪問智慧網的SCP。近年來資料業務的增長較快,但業務應用主要集中在www瀏覽、E-mail、下載、網路遊戲、網路影片流媒體線上觀看、網上購物、ICO及網上聊天等業務。

  3 軟交換網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網路學習策略形成於學習者的認知活動和網路互動活動中,外界如果生搬硬套地直接將策略知識或步驟強行灌輸給學習者,只是一種機械性學習,是無法實現策略的內化和遷移。哪麼,學習策略是不是隻能學習者在網路學習過程中慢慢摸索呢?顯然不是,我們可以遵循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網路課程作為策略知識的載體,透過正確的外在引導訓練,提高學習者的認知行為效能,實現策略的培養和練習。由此,提出了網路學習策略在網路課程設計與開發中的應用。

  網路課程資源,實現了因材施教、自主步調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其作用為對網路資訊資源的科學再組織,將新舊知識關聯,幫助學習者完成資訊轉化為知識,知識的意義建構;同時,培養學生的各種網路學習策略,使其能獨立自主學習,協作互動學習,提供的大量相似情境或不同情境的任務訓練材料,實現了策略遷移和效能提升。網路課程即應包括直接干預學習環節的策略,也應包括間接提高學習者認知和監控功能的策略。

  網路課程的設計與開發的重點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怎樣把先進的學習理念、教學理論、傳播理論、多媒體技術以及網路資源環境有機整合。策略知識不是與生俱來,也無法透過外界直接強加於學習者,同樣要以認知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遵循策略知識的內在組織性和連續性,透過實踐的訓練獲得並提高,網路課程被視為學習者建構個性化學習策略模型的知識載體和環境支撐。

  網路課程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具有共享性、多媒體性、非線性、互動性和時空非限制性等特徵。這些特點既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展開,同時也存在著感情交流障礙等多方面問題。一個成功的網路課程,在設計與開發時,需按照網路學習策略的宏觀層次模型,從學習觀、方法、技能、情境和社會關係五個方面全面展開。同時,須注意的是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重點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應關注教學思想、學習理論、心理學理論與資訊科技在網路學習策略的指導如何實現有效的、合理的相互滲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園,NGN國際標準最新進展[J],計算機工程程與應用,2004,(8):73,76.

  [2]趙慧玲,徐向輝,NGN的研究進展[J],微計算機資訊,2002,(8):33,35.

  [3]羅西文NGN為我國通訊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J],行動通訊,2002,(8):55,58.

  [4]郭炯,資訊科技與新課程改革[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4,(4).

  [5]朱豔俠,網路自主學習低效現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遠端教育,2005,(10).

  [6]李貴品虛擬現實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06,(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