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如何創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論文
教學中如何創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論文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閱讀教學呢?本文從對閱讀教學的思考,正確的閱讀方法,個性化閱讀等幾個方面談在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
【關鍵詞 】閱讀教學的思考 正確閱讀方法 多媒體教學指導閱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再好的課文不去讀它,永遠也不會變成精神財富。“讀”既是教學手段,也是教學目的。它能使學生在朗讀中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從而領悟和理解文中字縫之情,字外之意。這是任何教師憑講解所無法代替的,同時新課標也指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促使學習自覺、持久、深入地進行閱讀實踐,並逐步內化為能力。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閱讀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語文教學的質量,並關係到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目標能否圓滿實現。而在現實中,我們的學生只讀不思的現象普遍而又嚴重,由於教師壓陣,學生不得不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應付差事,表面上熱熱鬧鬧,實質上形在神飛。
近幾年,創新教育已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創新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對每一位教師而言,都是一項嶄新的課題。而在閱讀教學中會出現一些現狀問題,及時發現、分析這些現狀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必由之路。就語文課堂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對閱讀教學的思考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本是一門生動形象、情趣盎然的社會科學,但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語文課卻變成了一種單純的語言“解剖課”。教師從遣詞造句、佈局謀篇乃至修改潤色,力求頭頭是道地傳授給學生,其結果往往是“言者諄諄,聽者昏昏”。為了扭轉這種局面,閱讀教學被擺到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日程上來。對此,許多學者和語文教師是眾口一詞,讚賞有加。但據瞭解和觀察,我們有為數不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即不“講”也不“問”,乾脆“放鴨子”,還美其名曰“自主讀書”。沒有了教師講課的“束縛”,學生隨心所欲,面對並不熟悉的課文,要麼“小和尚唸經”似的讀那麼一會兒,要麼在教室“蹉跎歲月”,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一節語文課時間有限,課文大多篇幅較長,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那麼,學生是難以在很短的時間理解、掌握課文的。本人認為,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的時間應以25分鐘左右為宜,凡學生能自主閱讀理解的,教師就不應包辦,而應指點、糾偏,引導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二、要正確教給閱讀方法
一個好的老師,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教學中要要求學生做到;
1、 帶問題閱讀
小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弱。朗讀時啟發學生用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評判課文來直接理解,讓朗讀內容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經驗,這樣學生就樂意閱讀。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學習做出預期目標,學課文之前,讓學生估計自己的朗讀是什麼樣子,讓學生估計自己的朗讀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具體在哪方面提高。這樣就增強了朗讀的目標性和針對性。自然課堂上教學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教給學生用試讀、自由讀、個體讀、細讀、跳讀、先讀後議、先議後讀或者講了再讀、以讀代講等方法去自讀自悟。而最重要的能夠影響學生一生的學習,則依賴於大量的課外閱讀。所以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強調:“閱讀的作用怎麼說都不為過”。
閱讀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感悟式的閱讀。要讓學生在“讀”的經程不斷“反芻”“融合”“互訓”“加深”“自悟”,最終實現由無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理解膚淺到理解深刻,實現由“感”到“悟”的飛躍。另外,引導學生透過作品展示的生活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想象、補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畫面,憑藉自己的閱讀進入意境,喚起內心豐富的想象。
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帶問題閱讀、邊實踐邊閱讀、開放性閱讀等適合自己口味的閱讀方式,有目的性、有感情、有順序地去閱讀。讓學生在朗朗書聲中領略作者獨具匠心地遣詞造句之妙處,體會文字語言的準確傳神及節奏感和韻律美,不僅學到精湛的語言,而且還增長鑑賞語言的能力。
2、品讀
課堂讓學生大膽地品讀,體現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學生生命的獨特存在。品讀課文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可利用臉部表情向學生傳達情感,也可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作為輔助手段,豐富有聲語言的表現力,使學生得到各種資訊。如語速、語調、停頓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薰陶。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遇到了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運用表演、畫畫、多媒體等手段喚起學生相似的生活體驗,對於他們體悟這些詞語至關重要。另外,還需要老師去激勵、鞭策、感化和召喚學生的朗讀情趣,捕捉“心靈對話”的著力點,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辯論、人物評論、交流資料、練習片段等,將品讀過程引發深化,拓展延伸,提高品讀的興趣。
3、 默讀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說:教室裡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默讀、思考,教師要珍視這樣的時刻,使語文課堂張弛有致,在動靜相生中盡顯語文課堂的無限魅力。
因此,語文教學在提倡“朗朗書聲”的同時,也應提倡“默默讀思”。默讀方法有:動眼不動嘴,邊讀邊想邊讀邊畫,一目十行,讓學生在默讀、用心品味、欣賞的同時,個性化地批註、圈點、勾畫、書寫。圈點自己喜歡的詞語,勾畫感動自己的生動語句,書寫自己感性趣的地方。既然是自己喜歡的,學生也就會主動、樂意地去做,獲取所需的知識資訊,汲取精華。當然默讀同一篇作品,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默讀的過程是對作品的藝術再創造,帶有濃厚的閱讀主體的個性色彩,因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
三、要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指導閱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觀念的日益更新,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手段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正是因為它具有文字、影象圖形、活動畫面和音響等直觀效果和能在同一螢幕上同時顯示相關文字資料的優勢,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青眛。但不可忽視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陷,如課件的固定化、內容的程式化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據觀察,我們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播放影視劇片段或影視主題樂曲,而忽略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感悟。這樣的課堂氣氛看似活躍熱鬧,但因缺乏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學生很難與作品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師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另一方面要把多媒體教學手段與文字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互補,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河南教育
2教育網
3百度
4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