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構建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論文
關於構建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 公共體育課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論文摘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稜心目標,如何雄持與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是高校體育面臨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本文探討了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問題,提出構建高校公共體育翠教學質量保障評估指標體系,並對體系中的各個因素進行初步探討與分析,為提高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思路。
前言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始於20世紀80年代,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關注教學質量保障的問題,不斷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核心目標,如何在體育經費、場館等條件有限情況下維持與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是高校體育面臨的—個十分緊迫的課題,體育教學質量保障是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質量評價與質量控制的活動,透過教學質量保障的實施要求教育教師員工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力與自覺性,認真實施並不斷改進教學計劃,從而達到預定的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目標。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可以分為外部質量保障系統與內部質量保障系統,體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屬於後者,主要透過體育課程設定、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選編、教學計劃的纂寫、教學環節的組織等活動對教師的教學、學習提出一定的要求與標準,力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養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
1研究物件與方法
1.1研究物件:本文將影響體育教育質量的因素框定為研究內容,以中國礦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24所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系統作為重要研究物件。
1.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調查研究法、走訪調查、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根據文獻資料與走訪調查等收集整理的分析指標,結合專家意見篩選出2o項影響體育教學質量保障的因素指標,設計出“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指標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
將問卷的原始資料歸類整理,採用Slmsforwindows10.0處理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因素量化結果與分析
高校教學質量是一極具爭議性的概念,反映在質量保障上就是人們對質量保障指標的選擇很難達成一致意見,高校體育教學是極其複雜的系統活動。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體育教學的提升是學校辦學條件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評估不可能只依據單一指標或一組想似的指標,必須儘可能網路構成教學質量保障的各個方面,具有綜合性。避免片面性,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起來,注重運用現代數理統計法提供科學、可靠的引數。
回收的問卷資訊經過量化處理,進行因子模型、最大方差分析,找出構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主要因素,結果見表一(略)、表二(略)、表三、不同因子的高載荷指標。
表1用方差毆始因子!}Ilj曰嘣獺得到正交I,結果從25個指標中獲得4類主要因子。
第一類因子中,x1、X6、X12、X17因子載荷較高,反映了保障高質量體育教學須提供的可靠基礎,命名為基礎保障因子。
第二類因子中,X4、X8、X20、X14因子載荷較高。反映保障體育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極為重要複雜的部分,命名為核心保障因子。
第三類因子中,X5、X15、X25因子載荷較高,反映保障體育教學過程各方面的提高,命名為結果保障因子。
第四類因子中,X3、X19、X23因子載荷較高,反映體育教學質量的經濟指標,資源投入與預期人才培養的效率,命名為綜合效益因子。
3.2構成教學質量保障指標體系的理論探討
3.2.1基本保障因子
(1)教師專業能力體育教師是完成學校體育工作任務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透過體育教師創造性、緊張性和藝術性的工作,學校體育工作的目的、任務才能實現,近年來高校大力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積極實施“跨世紀人才工程”,吸引優秀Ap]-充實教師隊伍,使高校師資隊伍有了很大發展,但同時也看到體育師資隊伍培養相對與其他學科有些滯後,有關資料表明(1)公體教師年齡結構不盡合理,青年教師比例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其他專業教師29%的比例,青年教師缺乏教學實踐,對體育教學工作複雜性、規律性認識不足,對教師隊伍穩定不利,出現年齡結構危機;(2)職稱結構有所改善,職稱結構是反映教師隊伍科研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師資隊伍結構的核心內容,20世紀90年代初期高階職稱比例為17%,教授不足1%,中期達到28.4%,教授上升到3.24%,200o年教授上升到3.04%,同時看到公體教師教授年齡偏大,多數50歲以上,因此加速公共體育課中青年教師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應採取積極措施,使年青人儘快脫穎而出。(3)學歷結構層次低,高學歷人數偏低,碩士學位比例接近10%,博士學位比例不足2%,整體上看體育師資學歷偏低,不能夠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難以促進知識結構的更新。現階段提高高校體育隊伍建設重點是提高職稱和學歷水平,使中青年教師碩士、博士學位達到40%以上,高階職稱應達到15%以上。 (2)學校體育教學經費是構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二位因子,高等院校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多數體育經費不單列,致使學校體育經費無保障。(1)學校體育經費貧富不均,差異懸殊,不同學校體育發展不均衡。(2)學校體育工作無長期規劃,經費使用無明確目標,體育部門在爭取學校投入的同時,利用社會辦學、體育場館開發多渠道增加教學投入,保證教學業務所必須開支,努力保證教學經費的基本保障。從調檢視,重點大學、綜合性大學體育經費相對較足,一些二類院校體育經費緊張,應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
(3)體育教學物質裝置狀況是構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三位因素。高校體育教學物質裝置總體上有所改善,特別是體育場館建設有了較大改善,多數體育教研部配備586計算機,影像裝置,專業資料室,為教師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創造了條件,積極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電化教育,總體看,高校擴招較快,公共體育教學物質裝置相對落後,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4)教學管理政策與制度是構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四位因素,管理能否跟上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能否做到科學、合理化,使各項改革措施和各項制度落到實處,發揮出最大效益。是體育教學能否上水平的重要保證,從調查結果看:各學校有關體育教育管理與政策參差不齊,重點大學、綜合性大學教學管理政策與制度較全,其他院校幾乎空白,難以評估各種管理政策與規章制度對開展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的支援程度。今後應加強教學管理政策與制度的制訂與實施,加以規範。
3.2.2核心保障因子
(1)課程建設包括專業教學計劃,課程結構,課程評價方法與體系。調查發現90%以上重點大學、綜合性大學公共體育課教學計劃合理,多次進行修訂,能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訂體育課程結構,有統一的體育課程評價方法,其他院校48%沒有課程結構,課程評價方法與體系,上課計劃和內容有較強的隨意性,目的性不強,教師積極性受挫。上級主管部門應加強公共體育課程建設,評估教學計劃與學校具體辦學條件的匹配性,課程結構及課程健全機制、措施等。
(2)課程教學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由於高校情況不同,所有體育課程不一致,考察近年來公共體育課專案設定,理論與實踐的比例等反映體育課內容、資訊。另透過問卷調查、聽課、檢查教案等方法瞭解教師體育教學運用方法,瞭解體育課程適應新形勢及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評估課程教學,以便評估調整。
(3)教學服務考察學校、教務處、總務處等各部門對體育教學活動的支援及措施。
(4)師生關係考察師生間人際溝通的狀況。
3.2.3結果保障因子
(1)認知態度水平透過體育課學習,學生對體育知識視野的掌握與理解,終身健身意識的培養、體育服務與健康認知水平,透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式獲得這些資訊。
(2)課程透過率分析體育教學學生課程透過率,瞭解學生技術水平、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貫徹教學計劃的情況,可透過分析體育成績得到資訊。
(3)社會滿意感社會、學校等部門對體育教學的總體評價,獲得的教學認可度,透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式獲得反饋意見。
3.2.4綜合效益效率因子
透過師生比、人均體育消耗費用、場館資源綜合使用等進行綜合效益分析,求出學校體育的綜合效益。
以上構成教學質量保障指標體系的四類因子,相互聯絡又彼此獨立,構成一個複雜的因素體系。
4、結論月建議
4.1結論
(1)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指標評估體系是一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綜合學校各部門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履行體育教學質量保障職責,本研究得到4類因子14因素,全面反映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評估指標體系,是加強體育教學質量保障的著眼點和出發點。
(2)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指標體系評估是一系統工程,評價指標建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靈活性、長期性,本研究確立教學質量保障指標體系的4類核心因子指標14個因素,分別為:①基礎保障因子;②核心保障因子;③結果保障因子;④綜合效益因子。可以高校自我評估和組織評估中採用。
4.2建議
本研究只確定了教學質量保障指標評估體系的構成模式,其中各因素權重的分配,需要在今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