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與實踐教育論文

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與實踐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用語言學理論不斷得到完善,其在語言生活實踐中發揮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將應用語言學理論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摸索出適合中國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能更高效的學習英語,成了擺在廣大大學英語老師面前的新課題。

  關鍵詞:應用語言學 教學法 英語教學

  應用語言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發展至今已經有50年的光輝歷程,它的研究面廣,涉及的問題多。應用語言學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語言生活實踐是應用語言學理論最根本的最終來源。應用語言學特別強調所使用的方法要受到實踐的檢驗,常常要一邊解決實際問題一邊建立和完善應用語言學理論。

  一、語言教學的發展歷程

  語言教學是應用語言學的主要內容。在應用語言學理論的不斷髮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各種與其理論相匹配的教學方法。

  最早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就把語言看作是刺激反應的結果。在語言教學理論中,強調語言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刺激反應的過程,要學會一種語言,必須進行強化刺激、反覆刺激,才能產生深刻反應,達到記住並運用的行為,這就是聽說法的由來。聽說法在教學中主張強化訓練和句型重複訓練的方法,使學習者在強化重複中形成語言習慣,達到學會第二種語言的目的。聽說法的核心是聽說領先,即重視口語。聽說法在語言教學中遵循聽說讀寫的順序,以聽說訓練為主,聽先於說;讀寫訓練為輔,讀先於寫;所有語言活動圍繞句型展開,認為句型是教學的基礎;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透過反覆模仿、練習、記憶和重複刺激來形成新的語言習慣;在語言教學中只教語言本身,不教語言文化知識,同時教學要借直觀的語境來進行。

  到了50年代,產生了一個新的語言學派,即“轉換-生成語法”學派。由於生成語法對語言的習得過程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因此對語言認知教學法產生了直接影響。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於世界上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而當時流行的聽說法已遠遠不能適應培養高水平外語人才(具有口語能力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的要求,語言學界對聽說法進行了反思和批評,在生成語法這一理論影響下便產生了認知教學法。認知教學法把語言學習看作是一個發現規則和創造性運用規則的過程,對一種語言整個規則系統的學習重於簡單的模仿和學習,掌握好規則就可以自己造出句子並對各種新的句子進行理解。認知教學法強調發展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使學習者運用有限的規則創造出交際中所需要的句子;強調語言學習就是掌握規則,而不是掌握某一種具體的句型;強調聽說讀寫並重,全面發展;允許學習者犯語言錯誤;廣泛採用視聽教具和其他媒介創造情景來進行交際性的操練;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習者為主,以發揮和調動學習者的能力為主。認知教學法從習得的角度探討語言教學,促進了語言教學的深化。它主要的貢獻在於重視學習者的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運用能力。

  隨著20世紀60年代社會語言學在美國興起,交際教學法也隨之誕生。交際教學法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注重在教學內容和過程中對學習者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把語言意義放在首位,注重語言變化的運用。

  交際教學法的核心認為語言首先是一種社會交際的工具,因而主張以具體的交際功能專案如問候、邀請、做客、看病等主要線索來安排教學內容,並根據學生將來工作的實際需要來確定其培養目標的側重面,加強針對性。它認為學習外語不能脫離使用外語的情景,外語教學主要不是講解語言規則和機械地操練句型,而是在真實的情景中恰當地使用真實的語言,教師在課堂上設立交際情景,學生是交際者,老師發起學生間的各種活動,有時自己也參與進去,而學生間的活動是大量的。交際教學法強調教學過程中的`交際化,以話語為教學單位,教師在體現交際情景的話語中綜合運用語音、詞彙、語法、句型等知識,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將培養語言交際能力作為語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透過對以上語言教學方法的瞭解,我們應該充分看到每種教學法所具有的優點和長處,靈活運用使其更好地為外語教學服務。

  由於我國大力普及高等教育,連年擴大生源,也在客觀上造成了生源的外語基礎參差不齊,在進行外語教學時也出現了很多困難,無法使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分析學生的情況,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和在將來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摸清學生的語言基礎和知識水平;瞭解學生的好惡、興趣和願望,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有針對性地使用各種教學法,既可以採用某一教學法,也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

  1)分級管理,小班授課 在學生入學後,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評測,不但包括書面評測,更多的是口語方面的評測。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是從小學、中學一直學習外語,但卻不能講出幾句像樣的外語。分級管理有利於口語同一水平的學生集中起來,有針對性地教與學,進行某些專案強化訓練;同時根據學習者不同的進步程度,隨時調整教學班級。小班授課的好處就是有利於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性,更好地模擬出語境進行實際操練,讓每一位學生都開口講外語,突破開口的心理障礙,看到每天的進步就會無形中激發他們學習外語的積極性。

  2)區別制定學習目標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短期目標,使其容易達到,目標的可及性可以消除學習者的心理恐懼感。對書面和口語基礎都很差的學生,就要採用聽說法,首先就是從最簡單的聽說訓練開始,透過不斷的模仿、練習、記憶和重複來形成語言習慣,使其能簡單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增加學習者的詞彙量,這裡的詞彙量是指學生能夠做到聽說的詞彙量,在此基礎上同時加強其各方面的訓練;對於口語基礎相對好一點的學生,使用認知法或者交際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習者突破原有句型的限制,利用有關的語言規則,自由創造出交際中所需要的句子,並將其運用到英語交際中,使其在不斷的交際過程中,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對英語學習過程進行整體規劃由於大學英語教學課時少,內容多這一矛盾,把學生的整個大學英語學習過程(課堂、課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而不僅是對一個學期進行規劃。在對教學內容進行知識分類和呈現方式分類的基礎上分解教學任務,將其劃分為學生課外獨立自學和在教師指導下的教材學習兩大板塊,然後主要透過指導學生教材學習的同時,提前公告本期教學目標內容,使學習者知道自己的能力應該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應該怎麼去自主學習,實現學習從量變到質變,建成以學生為主的英語學習全過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4)創造語境,鼓勵學生多加練習具有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是廣大學生的共同願望。在現實中,好多學生都認為學習英語沒有更多使用的機會,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其提出具體要求。針對學生基礎差的情況,鼓勵學習者及早訓練開口說英語的能力,使他們養成靠耳朵吸收,用嘴巴鞏固的習慣,在生活中更多使用英語,不要單單光靠眼睛學習英語。並透過多媒體網路技術和英語廣播電臺練習聽力,鼓勵學生參與英語角,把自己掌握的語言能力發揮出來,消除犯錯的恐慌,營造一個學用英語的環境,彌補課內教學之不足,尤其是聽、說方面之不足,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處在英語交際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習得,不斷提高英語運用能力。

  5)不斷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學習者的積極性是透過不斷的進步來激發的,任何學習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除積極提供外部有利因素的同時,千方百計調動起決定作用的學生這一內部因素,使學習者主動地學習英語。對基礎差的學生多關心,多幫助,多組織適應他們能力水平的教學活動,讓他們有參與實踐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興趣,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對英語口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學生,多為其提供展現舞臺,透過和外國人的直接接觸,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也使其感覺到外語水平的進步給其帶來的便利,增強其提高英語水平的積極性。

  6)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弄清楚學生的訴求,知道學生最想學什麼。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多采用學生關心的事物作為學習資料,這些資料也可以透過學生提供,只要是學生感興趣就可以,這樣就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興趣;或者營造出學生最想見到的語境,讓學生自由發揮,允許學生犯錯誤,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只起輔導作用,透過不斷的操練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運用語言。

  三、結束語

  語言學習是教與學、學與用的的過程,激發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習成果不斷用於實踐當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價值,而不是僅僅為了應付考試,把透過CET-4作為最終目標,而是把英語作為工作學習中與外界溝通的工具,就會大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外語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高效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外語水平之路任重而道遠。所以在外語教學上,不管是聽說法、認知法還是交際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不同物件,不同情況來靈活運用,同時也要及時關注應用語言學理論的發展,摸索出一種適合我國大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同時又費時少、效果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芳 聽說法與認知法之對比(外語)2008.4消費導刊

  [2]束定芳 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1996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王初明 應用心理語言學―――外語學習心理研究1990湖南教育出版社

  [4]於根元 應用語言學理論綱要1999.5華語教學出版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