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論文
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論文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的特點,人們的這個認識由來已久且根深蒂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都受他的影響。忽視語文教學中人文性的教育,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對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語文的工具性被過分或片面地強調,再加之考試這根“指揮棒”的推波助瀾,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浮躁的境地,導致的結果是語文教學中的人文主義色彩消失了,學生的語文個性發展沒有了,作品對人的心靈的薰陶與靈魂的淨化作用減弱了……這就好比是面對一盤可口的美味佳餚,如果去一味研究它的營養搭配是否絕對科學,卻忽略了它的美味可口,就會品不出菜的絕妙與滋味。伴隨而來的就會是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教師光在上面乾巴巴的“分析”,學生的學習熱情便會很快的消退,甚至消失。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自然無從談起,剩下的就只有語文的悲哀了。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就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何謂“人文”與“人文性”呢?《易經》中說:“文明於止,人文也。”說“人文”是人類文明的`成果,其作用是“教化天下”。《現代漢語詞典》中則解釋說:“人文”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那麼,“人文性”指的就是文化性,對語文而言也就是指語文的文化內涵。我們教語文,不僅僅是教學生識字分段找中心,對作品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才更有助於我們對作品的深層次瞭解。如果只是對作品進行空洞的說教,其教學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那麼,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加強對作品的“人文主義”教育呢?怎樣才能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呢?
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就是走一個來回,從‘文’到‘道’,再從‘道’又回到‘文’”。這其中的“道”指的就是文化內涵。簡單地說,就是從文學知識入手,深入到作品的精神內涵之中,再去揣摩作者在語言方面的精妙等精髓,從實踐中去提高,達到教化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目的,淨化他們的品質與靈魂,給他們情感上深層次的體會,從而最終積澱為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做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的發展。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教學時如果只是對課文的層次、中心、語言特點等方面去加以分析,而忽略文中飽含的濃濃愛子之情,則無從談起教好這一篇文章了,學生的思想上受不到感染,情感教育不能得到培養,久而久之,無論什麼感人的文章都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善於調動學生的情感與內心世界,用文化內涵去感染人,你會發覺語文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學科,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大增。從古人的嬉笑怒罵中去接近他們的生活,接近作品中的人物內心世界,走進他們真實的靈魂深處,讓學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品格得到提高,靈魂得到淨化,你便會覺得教語文又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我們便會看到:魯迅是怎樣用“匕首”一刀刀刺向敵人的心臟;冰心有怎樣的一顆童心在和孩子們心靈融合;李白飄逸灑脫的仙人之風;居里夫人對工作的認真、執著和不朽的人格;貝多芬又是怎樣在演奏生命的樂章……
因此,搞好語文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育,是我們當語文老師的責任,也是一種幸運。我們應該潛心研究課文,不要一味抱著教參不放,要善於抓住文章中最能感染人物內心世界的語句,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更要善於從字句間去體味作品精妙的文化內涵。當然,要做到這些,首要條件就是我們做教師的更應該具有高尚而豐富的人文情懷。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為了我們的語文教育事業,為了孩子們的思想得到更全面、更科學的培養,我們應在文章的人文教育方面多下一些功夫,這樣,我們就一定會看到,燦爛的桃李之花會開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