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論文

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論文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能夠起到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等作用。透過學生的作業情況,教師可以瞭解自己的教學,完善自己的教學,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好的語文課外作業有助於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據調查,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約有80%的老師重視練習的作用,但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對學生情況的研究分析,所佈置的課外作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目的不明確。對為什麼要佈置課外作業、佈置什麼樣的課外作業認識模糊。部分教師幾乎每學完一篇課文後都是抄詞語、做《評價手冊》。課外作業的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機械的抄寫,讓學生失去了完成課外作業的興趣。

  “度”不適合。有的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量太多,一晚上要學生抄一個單元的生字、詞語或一下子完成兩張測試題等,以至於學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寫完,甚至有的低年級學生寫不完,只能家長代勞。我們鄰居的一個孩子,才讀二年級,每天一回家就寫作業,吃了晚飯接著寫,所有作業寫完已將近九點鐘,學生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

  有的老師為了便於批改,佈置的作業就沒有難度,只需抄抄寫寫,學生寫時也不需動腦子,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得不到訓練,語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難度過大,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每學完一篇課文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後感,這對於那些連理解課文都成問題的學困生來說,這可能寫好嗎?

  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許多教師感嘆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業的現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是學生認為作業無趣。小學生還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自覺性”,對機械重複的抄寫作業就只能被動完成,當然效果不佳。有些教師為佈置作業而佈置作業,學生則為做作業而做作業,不管合適不合適,有沒有作用,學生都得做。這樣造成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根本“消化”不了,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又得不到提高。教師呢,只管學生做了沒有,效果如何則放在次要地位,從而造成課外作業不到位。

  批改草率。很多老師都只為檢查學生有沒有做課外作業,批改時潦草地寫上一個等第,毫無激勵性的語言。有些老師片面追求作業的標準答案,只要學生的作業答案稍有違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認。辦公室裡常有這樣的老師,拿著紅筆,一臉怒氣,在學生作業完成不認真的情況下,立馬把那個不爭氣的學生叫來,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久而久之,不僅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並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甚至使學生對作業產生厭煩情緒,對學習也有了一種恐懼感。

  作業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據問卷調查顯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一半以上學生對老師佈置的語文課外作業不滿意,有多數學生將不要佈置太多的作業、少寫作文和日記等作為對語文老師的最大希望。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設計作業時應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兼顧知識技能和過程方法,準確、全面覆蓋相關知識點,突出重點,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的內容,堅持課外作業佈置“少而精”的原則,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差異,力求做好以下幾點:

  一、明確課外作業的目的

  教師佈置的課外作業是為鞏固學生的知識,還是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師應有清楚的認識。如為達到鞏固字詞的目的,一般一篇課文第一課時上完,可佈置讓學生抄寫生字、課後的詞語。如為了使學生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習慣,老師可在新課之前佈置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形式:上網、翻閱圖書、調查訪問等查詢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把自己積累的資料以記錄、剪貼、照片、繪畫等多種形式體現在專門的資料積累本上。如為了達到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的目的,教師可出一些相關的練習題。如為了檢查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選擇重點詞語讓學生練習造句。如為了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學完《老師,您好!》或《我們愛你啊!中國》等詩歌后,可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寫法,來寫一寫自己的父母或家鄉。如為了讓學生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句進行描寫的寫作方法,學完課文《小鎮的早晨》,我讓學生觀察校園的早晨,抓住校園早晨的特點以《校園的早晨》為題寫一篇小練筆,學生有“法”可依,所以寫得都不錯。

  作業不應是單一枯燥的文字,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複合體,它是這樣的一種憑藉,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並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二、把準課外作業的“度”

  這裡的“度”包括量度和難度。所謂量度就是作業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時間完成,有多少題目等。難度就是指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所佈置的作業有多少學生能順利完成。

  首先,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量要適中,應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合理控制作業數量,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因為量太少,不能起到訓練的效果;作業量太多,學生做不完則會給學生造成負擔。

  其次,教師佈置課外作業時,要把準難度,要遵循大綱,吃透教材,把握年級段訓練重點,要深入瞭解學生,考慮個體差異,做到難度有針對性。對於優秀的學生,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提高題,如寫小練筆、蒐集相關的資料等。而相對比較差的學生重在鞏固基礎知識,就比較適合做一些字詞積累、簡單運用等。也就是說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要有一定的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思維潛能得到挖掘,努力爭取把作業佈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如教完《天遊峰的掃路人》一課,我針對班上學生的差異,設計的課外作業是:1、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句、描寫人物外貌、神態的詞語。2、學習文中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話描寫一個你熟悉的人。3、展開想象,寫一段話:三十年後,我又來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銀絲一樣的階梯……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的完成,結果學生做得很好。

  三、豐富課外作業的形式與內容

  教師不妨改變一下,賦予單一的文字作業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這就要老師嘗試變化題型;或變換角度,以大語文觀看待語文課外作業,如收聽收看新聞,向家長複述課文等。更值得嘗試的是,教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課外作業,如繪畫、設計、剪貼、摘抄等。如我允許學生在課外作業本上繪畫,學生畫上了一棵大樹,在樹根部寫生字,在樹幹上組詞,在樹葉上造句,設計新穎,圖文並茂,我對此加以表揚、鼓勵,學生可開心了,一個個很用心地去完成作業,字也寫得更棒了。例如,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時,我就讓學生做了這樣的作業:用三天的時間,走訪老人,和他們談一談“裹足”、“小腳”,然後寫一篇採訪報告。又如學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我讓學生去收集像肖邦這樣熱愛祖國的音樂家,學生很快找來了很多音樂家的生平簡介,有關音樂家的故事,他們的代表曲磁帶,這樣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又欣賞了名曲。如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完課文《負荊請罪》後,我讓學生自由組合,練習排演課本劇,然後進行比賽,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演得很投入。

  四、認真對待課外作業的批改

  有些老師錯誤地認為,課外作業學校不檢查,所以批改就比較馬虎、草率。其實,課外作業中也體現學習者的書寫習慣,語言風格,觀念想法,價值判斷以及種種情緒,因此教師的每一次作業批改,都應及時、認真。認真批改作業應該這樣做:如作業要統一批改等第;正確使用各種批改符號;註明批改日期和作業訂正的要求;加註激勵性的批語和評語;書寫認真、為學生起到示範作用。同時認真批改作業還意味著老師應該從學生的立場去思考,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介入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心靈世界,在傳授知識與解答疑難困惑的同時,教育他們熱愛生活,激勵他們勤奮學習,為他們提出合理建議,分享他們的成功快樂等,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如有一次,我翻開一本家庭作業本,一位學生在作業後面寫上了這樣的一段話:“魏老師,您昨天對我說的話我一定會牢記,您放心吧,我一定改正缺點,看我的表現吧!”我一想:哦,原來這位男生昨天我找他談心,因為他最近上課老走神,我詢問了原因並教育了他。沒想到他還真聽進去了。我馬上在後面寫上: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說到做到!作業發下去,我發現這個孩子兩眼放光,臉上非常興奮。因為平時的課堂作業是不允許學生在上面隨心所欲地寫,所以,很多時候課外作業本就成了學生和我的“對話本”。有的學生向我傾訴煩惱,有的請教問題,有的學生還出題目考我。有些腦筋急轉彎還真把我難倒了,我只好向辦公室的老師請教,請教還不會的,只好上網查詢,如果還查不到的話,我只好老老實實承認:對不起!這道題請賜教!這下那個學生可得意了,下次的作業中除了上一題的答案,又多了一題,這一題變成了選擇題,降低了難度,真有意思。當然,作業中更多的是學生送上的一句句輕輕地問候、溫馨的祝福。我嗓子啞了,學生馬上在本子上提醒:注意保護身體,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我除了表示我的感謝,我也會用極為平常的一句讚語,點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熱情,鼓勵孩子們把字寫工整,努力學習等。我們老師不要吝嗇表揚,不要把表揚看成是給學生的多大的賞賜,而是要真誠地送去一份讚許。也許您的一句讚語,可以讓學生欣喜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

  另外,教師在作業的反饋上,也要做到及時,應區別情況及時講評作業,並及時督促學生糾正作業中的錯誤或不規範的問題。我們要認識到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出來的,而是要經過系統地不斷訓練,反饋,再訓練,再反饋……

  總之,語文課外作業的佈置,不可以簡單地認為找幾個題目或抄一些詞語、背誦一段課文就解決了,更不可草率對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立足課內,注目課外,透過對作業形式和數量的改善、難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達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識的目的,鍛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