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畫教育之結蒂論文
國內動畫教育之結蒂論文
2006年,國家《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力求把我國建設成動漫文化強國,這也吹響了我國動漫投資、動漫製作、動漫教育的號角。動漫專業成為全國各大中專院校紛紛追捧的熱門專業。到目前為止,動漫教育在中國空前壯大,從2001到2009短短的十年間,光是開設動畫專業的中國大學從原先的30所翻了幾乎十倍。整體的狀態是規模龐大、魚龍混雜、沒有秩序。學生數量雖多,但畢業專業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經真激烈的動畫公司的用人需要,這體現出我國目前的動畫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國外的動畫教學體系,找出自身的一些不足。
一、高校動畫教育體系
在國內的很多大學如電影學院,傳媒大學,以及其他一些著名高等院校,在動畫本科教育中主張培養創意導演,或者是風格設定這是可以的。那就讓學生沉下心來做鏡頭研究與指令碼塑造,苦練美術素養,培養繪畫造型能力,不要再去學什麼三維建模,動作捕捉。可笑的是這些創意設定在國外是不屬於動畫本科教育的內容,所以我們現在高校培養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動畫人才。而是概念設計師,指令碼設計師。現在的中國,可以勝任全職動畫老師的非常少,外面公司的強一些的動畫師要不沒有時間,只能做短期講座,要不就不具備講課能力溝通困難。我們的學生,畢業了要再到動畫公司培訓,中間浪費的時間,精力,財力是不可想象的。
在美國和加拿大,目前從事動畫教育的學校和機構超過千餘家家,而且大多數是和影視製作教育一起發展的。相比中國的動漫教育體系,在北美的很多學校,它會把其它相關專業與動畫結合起來一起教學,比如設計和動畫的結合、計算機技術和動畫的結合、導演和動畫的結合等。在國外,學習動畫的學生,他的學習框架的搭建是很靈活的。學習兩年的學生,得到一個專科學位。四年的話,就是本科。在這段期間,他們有畢業作品要求。比如碩士來說,在完成學業的最後一年,他們必須要完成製作一部10分鐘的動畫片。為了完成這部動畫電影,學生可能要花1年甚至1年半的時間。他們的個人表現力和設計理念非常重要。這也成為學生能否順利拿到學位的一個重要標準。算然思維要靈活雖然在這樣一個花花世界,學校對動畫教學的的要求卻是非常嚴肅的,老師都在強調要學生靜下心來,把所有精力與熱情投入到動畫創作中間去,有時侯,一個動作向某個方向移動1釐米或是再停留1秒種,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學生就是這樣細緻的要求下完成優秀的作業只有完成好作業順利得A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另外國外的學生也經常到公司去實習,而學校會透過各種方式鼓勵學生到動畫公司自主實習,並提供眾多實習機會。但因為學生的能力和選擇不同,大部分學生都是自己找到這種實習的機會,所以學校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學生的個人資訊,供動畫公司挑選。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使自己將來的學習更與針對性,不斷完善自己,以適應公司的技術要求。這樣以來,學生可以從實踐中學到很多東西,如果學生實習優秀的話,還有可能被公司錄用,學生就業問題也就被非常簡單的得以解決。
二、職業動畫教育體系
在我們的近鄰、動漫強國日本,動畫培訓更像是公司裡的師傅帶徒弟,更具傳統特色。培訓動畫的公司也大多是企業附屬學校。大學美術系或美術大學動漫專業主要培養提高美術修養,培養創造性和表現力。眾多的'日本動畫大師都是在高中畢業之後就投身到公司裡不斷積累、磨練,最後慢慢成名的比如像最近幾年比較出名的新海誠。在日本公司中,最注重的就是團隊的分工與合作。講究各盡其責,共同進步。中國目前也與比較完善的動畫職業教育體系,但同樣也存在著不少問題。
現在很多國內動畫培訓機構打出的口號是零基礎學動漫,這是非常恐怖的!沒有任何基礎在公司裡面培訓的壞處就是:缺乏藝術修養以及思維的積累,短期突擊,讓動畫做到後面變成為動而動,沒有情趣,沒有生命力,看上去不精彩,不極致,只是完成,但是過完公司的標準不是完成,而是做好。不極致的東西誰都會做,電腦出來個東西也快,這就是為什麼好多人在抱怨中國的影視動畫多但是爛。雖然之前說過只有創意不能算動畫,但脫離了藝術的動畫是不可能成為優秀作品的。
在國外,公司學校在強調製作細節的同時,也在舉辦各種所謂的動畫大賽,動畫節等商業行為,對藝術水平出眾的團隊加以褒獎。反觀我們,每年國家強調投入資金,大力發展動畫產業,但是我們的教育結構卻沒有根本得到改善。
在我國動畫教育結構的改革,最迫切的還是學校教學與產業的結合,一個健康發展的動漫產業是對動漫教育最好的物質保證和就業保證,而反過來良好的教育成培養出來源源不斷的動漫人才,來維持這個產業不斷髮展,形成一種良性迴圈。
動畫教育的結構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個結蒂,完善一套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動漫教育體系勢在必行。實現成為動漫強國的願望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我國高等動畫教育問題分析》於靜宜,任戩,李波
2.《獨具特色的美國動畫教育》,雷成
3.《淺談國外動畫教育》,陳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