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之比較論文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之比較論文

  [論文關鍵詞]科學主義 教育 人文主義教育 對峙整合

  [論文摘要]受西方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哲學思潮的影響,在教育領域逐漸形成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由於二者的教育主張基本對立,因而長期處於矛盾與衝突之中。在當前我國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深入認識與研究兩大教育思潮各自的主張,促使二者相互補充、揚長避短、由衝突走向整合便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是西方的兩大哲學思潮,受其影響,在教育領域裡逐漸形成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縱觀人類教育發展史不難發現,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貫穿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兩大主線。但由於二者的教育主張基本是對立的,因而長期處於矛盾與衝突之中,尤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二者便會相互爭鳴、展開激烈的論戰。鬥爭的結果往往是一方被推崇,另一方被壓抑。在教育發展的特定階段,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社會與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促進了教育改革的深化,為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於二者自身均存在侷限與不足,片面提倡一方而限制另一方的做法必將給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在當前我國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深入認識與研究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各自的主張,促使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揚長避短、相互貫通、由衝突走向整合便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產生的歷史背景

  科學主義教育思潮源於近代英國的經驗主義,與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絡。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上取得的成就為科學主義教育思潮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西方文化和西方教育中出現了用理性對抗神性、重視科技進步和強調科學教育的傾向。正是由於對科學教育的過分重視,科學教育才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思潮。從19世紀二三十年代到19世紀末,經過實證主義和馬赫主義兩個階段的發展,科學主義逐漸成為西方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開始對教育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特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然科學的發展與科學教育的普及,自然科學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科學技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贏得了人們的普遍信任和尊重。當時人們認為科學無所不能、無往不勝,進而對其發展到迷信和崇拜的境地,把科學威力擴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並將其推廣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科學成為萬物尺度的情況下,科學主義教育思潮隨之產生。科學主義者認為科學是探索真理和有效控制自然界以及解答個人及其所處社會中問題的一種正確途徑。科學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標誌。惟有科學的不斷髮展進步,人們才能有效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20世紀初期是科學主義教育的盛行時期,科學主義教育成為影響西方各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二戰以後,國家間激烈競爭以及人們物質消費需求的無限增長,客觀上刺激了科學教育的發展,使科學主義教育思潮不斷得到強化,以致走向極端。

  自50年代以來,由於現代科技極端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人們對自身認識的不斷深化,使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價值和人格,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由此開始復興。迄今為止,對“人文主義”一詞,還沒有一個確切、統一公認的定義。但各種概念都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泛指一切從人自身出發來研究人的本質、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理論。它的基本主張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以人為中心、重視個性、弘揚個性、完善人格,強調教育要促進人身心各方面均衡協調地發展。人文主義思潮產生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人文主義者反對宗教神學,弘揚人的價值,呼籲人們把目光從神的世界轉向人的世界,關注人的現實生活,強調尊重人的個性、關注人的地位、尊嚴和幸福。人文主義教育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重人性發展、培養和諧人格的教育,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彼得拉克為代表的反對中世紀教會的權威和對人的漠視、主張以人為本的教育,18世紀盧梭順應兒童天性的自然教育,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的新教育和美國的進步教育運動以及20世紀70年代的新人文主義教育等不同演變形式。

  縱觀兩大思潮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從古希臘到19世紀末,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的人文主義教育一直在西方社會教育中占主導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得到了飛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學主義教育思潮支援下的科學教育取得了優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後,科學主義、人文主義教育思潮在理念上日趨走向整合,在教育發展中同時兼顧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自此,兩者處於對立統一的關係之中。

  二、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的關係

  1、兩大教育思潮的對峙。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哲學觀點不同,其分歧在於它們在人和自然兩個方面各執一端。既然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分別受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哲學導引和支配,因而受其影響的教育主張必然大相徑庭。具體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觀。科學主義者從社會、國家的需要出發,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征服與改造自然、認識與改造社會的能力,其教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對社會生活直接有用的人,如技術熟練的工人、科學知識淵博的學者、業務高超的工程師等。其目的帶有功利和機械色彩。而人文主義教育者認為,人的理性超越於人的生物和社會本性,是人性的靈魂。人一旦失去理性,就與動物無異。因此,教育的目的應該從人的需要層次理論出發,以個人的需要為準繩,透過學習理性知識,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的潛能,達到弘揚個性、提升理性、完善學生人格的目的,以培養具有完整人格和創造能力的人。

  (2)課程觀。科學主義者強調科學教育,重視自然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認為人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等知識就可以完全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部問題,人們只要掌握並發展這些科學,就能不斷地使周圍的自然物質變成為人所用的東西。所以在課程設定上重理輕文的傾向比較明顯,自然學科的科學技術成果在課程中佔據著核心地位。與此相反,人文主義者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更重視學生的需要,要求課程建立在學生需要、生長的自然模式和個性特徵的基礎上。他們注重學習傳統文化遺產,認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恆價值都存在於傳統文化遺產中。因而在學科設定上重文輕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設定廣泛,涉及文學、藝術、哲學、法律學、倫理學等文化成果,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環境。

  (3)教師觀。科學主義教育的教師觀認為,所謂好的教師就是自然科學經驗與技能功底深厚的教師,是豐厚知識的載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督導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教師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因此,他們認為在教學中應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應成為課堂一切活動的“中心”,而學生的一切行為必須圍繞著教師這個“中心”轉。與此相反, “強調教師是促進者而不是權威”是人文主義教育者的共同主張。他們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傳授科學知識,也不是教學生怎樣學,而是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提供良好的教學裝置與手段,由學生自己確定如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念念不忘教師所教的知識,以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

  (4)學生觀。科學主義教育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人類積累的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只要系統掌握了科學知識並運用於實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就達到了教育目的。由此可見,科學主義者無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把學生看作是被動、被塑造和被改造的個體。人文主義教育者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反對教師的權威,認為人生來就具有道德和信仰的種子,學生的發展是一種自然過程,無需外來力量的干涉。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學生的潛能順利發展。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助手,要無條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有自主安排自己活動的權利,教師無權干涉。

  (5)學習觀。科學主義教育者認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由教師按照科學程式和教育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加以組織和調整,使受教育者按照嚴格的科學程式和固定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學習,其步驟與過程是一成不變的,是一種固定的、僵化的學習程序。而人文主義教育者認為學習應是整體性學習——在認知上、在情感和需要上的一種同一性質的學習,這是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都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學習也應是主動的學習,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需要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滿足學生自身的求知慾望。

  (6)評價觀。科學主義者崇尚客觀、精確、量化,排斥主觀,把自然界完全還原為數的世界,把質也還原成量,反對主觀意志,使用數量分析的方法對教育現象及規律進行量化研究,僅以行為的結果作為評價教育成效的唯一目標。而人文主義教育者注重質性評價,關注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把人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反對量化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單純看學生課程成績的高低、品質行為的好壞,而是兼顧行為的動機、願望與結果,以此對教育現象和過程進行詮釋與評價。

  (7)教育功能觀。科學主義教育者認為教育是以社會需要、國家需要為生存基礎的,因而在社會與個人、物質與精神關係的處理上存在重社會輕個人、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這也是科學主義哲學推崇的理性主義、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的反映。人文主義教育者重個人、輕社會,重精神、輕物質,認為個人的價值高於社會的價值。所以,教育的第一要義首先應是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為個人的充分和諧發展服務;其次才是促進社會的發展。

  2、兩大教育思潮的整合。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雖然相互對立、相互駁難,但是也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各自的教育主張都有符合教育規律與發展趨勢、正確合理的一面,也有背離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不足的一面。且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優勢所在。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它們各自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出來,這使得對立雙方不斷從對方思想中吸取養料,形成相互整合的發展趨勢。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瞭解到,科學教育重視教育的直接社會作用,但忽視了教育更為深刻的、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責任。傳統的人文教育注重人性的陶冶與完善,但有脫離客觀物質世界和漠視人類對現實價值追求的傾向。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對待人文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的關係問題上,只重視一種教育而忽視另一種教育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本來就是教育發展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側面,只是由於人類知識體系發展的不平衡性,才導致這兩種教育的不平衡發展與彼此割裂。既然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都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我們就必須樹立並堅持一個完整的、既包括人文教育目標又包括科學教育目標的教育目的觀。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使人朝著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全面地發展。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既應具備科學技術知識,也應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這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的整體目標。正如美國聖母大學校長郝斯柏所指出:完整的教育同時包括“學會做事”與“學會做人”兩大部分。在他看來,“學會做事”必須接受科學教育,養成科學精神;“學會做人”必須接受人文教育,養成人文精神。因此,從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要求來看,教育必須改變非此即彼的狀況,努力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整合。所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既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實現教育目的的客觀要求,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內在需要,二者的整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割裂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所造成的偏頗。越來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日益傾向於追求二者的協調發展,並在實踐上對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整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並達成了共識:一要轉變教育觀念,在教育價值上,既重視教育的社會價值,又重視教育的個人價值。這是兩大教育思潮整合的前提條件。二要進行課程改革,使教育內容既包括人文社科知識,又包括科學知識。這是兩大教育思想整合的有效形式。三要提高師資素養,使新世紀的教師不僅精通本專業知識,而且要一專多能、文理兼備,在教給學生科學知識為其就業做好準備的同時,要潛心教育他們形成社會使命感和道德責任感,使受教育者精神道德與科學知識平衡發展。這是兩大教育思想整合的重要保障。

  教育的歷史和實踐證明,片面地崇尚科學或片面地崇尚人文、純粹的科學主義或純粹的人文主義都不符合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教育的發展趨勢只能朝著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相整合的方向發展,即科學與人文主義教育。這種教育既重視教育的經濟價值,又重視教育的人文價值;既進行科學教育,又進行人文教育。只有把二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從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方面更好地引導、滿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促進人身心和諧、健康、全面地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