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藝術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

試析藝術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藝術類 高職學生 職業價值觀 就業指導

  論文摘要: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由於專業的特殊性形成了他們個人本位突出的職業價值觀,隨著高等院校連續擴招和社會用人體制改革的深入,藝術類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有效地指導他們就業創業成為當今藝術高職院校就業指導人員的主要任務。

  一、藝術類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狀況

  2006-2008年,我們採用西南師範大學黃希庭教授主持修訂的塞普爾職業價值觀問卷,以藝術類高職學生為研究物件、其他大學生為參照物件進行問卷調查。以蘇州大學、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為物件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1200份,有效回收1134份。運用資料統計軟體對所獲資料進行處理、分析,並輔以重點、難點、疑點訪談。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藝術類高職生職業價值觀進行了充分調研分析。

  1.藝術設計類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個人本位突出。影響藝術類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主要因素依次為:工作感受、工作有新意、成就感、工作環境、自主性、人際關係。影響普通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主要因素依次為:個人發展、自主性、工作條件和安全感、進取心和利他思想、工作職權、人際關係。我們透過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發現他們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p<0.001)。藝術類高職生注重工作時的個人感受,而普通大學生注重個人發展,藝術類高職生比較感性、直接,個人本位思想突出。

  2.藝術類高職生比普通藝術生相對務實。影響藝術類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最大因素分別為:工作待遇、自主性、安全感、聲望地位、創造性;影響本科藝術類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主要因素依次為:個人發展、工作變異性、工作職權、社會責任感、安全感、自主性。可見藝術類高職生的職業意識比普通大學生較清晰、現實而成熟。

  3.不同專業型別職業價值觀有顯著差異。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陳鴻俊認為,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是由圍繞美化和提升人們生活水平而產生的教學體系。它由藝術設計類相關專業及專業方向構成,按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複合程度和課程結構比例的不同可分為純藝術設計型專業和藝術設計複合型專業兩類。影響藝術設計複合型專業的因素有:自我實現、生活方式、創新精神、自主性、經濟價值、聲望,而純藝術設計則為經濟價值、工作環境、工作變異性、工作條件、自主性、自我實現,純藝術設計較複合型藝術設計學生務實、理性。

  4.不同年級職業價值觀有不同訴求。大一新生為:自我實現、工作有變化、工作待遇、責任感、創新精神、生活方式,大二為經濟價值、工作環境、社會聲望、創新精神、自主性、工作條件,畢業班則為自主性、社會價值、創新精神、工作環境、經濟價值、社會聲望。凌文栓、方俐洛等人採用主成分分析法,經陡階法檢驗,將職業價值觀分成三個主成分因素,即“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可見,新生注重自我實現,二年級學生注重保障因素,而畢業生則注重發展因素。他們的職業價值觀越來越務實、成熟。

  5.藝術設計類高職男女生職業價值觀有一些差異。男生為生活方式、創新精神、工作環境、經濟價值、社會聲望、責任與職權,女生為工作環境、成就感、工作變異性、工作條件、自主性、自我實現,可見男生比較注重發展因素,女生則注重保障因素。女生比男生在職業價值觀方面表現自信心不足。

  二、藝術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教育的辦學指導方針,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儘管各高職院校對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十分重視,然而由於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等原因,許多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比較薄弱,畢業生在就業理念上還存在許多誤區,嚴重影響了高職畢業生及時、充分地就業,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藝術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透過藝術高職教育,既使學生掌握熟練的藝術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成為國家需要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工作者,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而藝術類高職生由於就業面比較廣,就業概念比較泛化,往往為人們所忽視。綜合歷年畢業就業指導的經驗,在藝術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把握藝術類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特殊性

  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和青年前期,在專業學習、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潛力,我們要激發他們努力上進,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特別是對藝術類高職生應給予更多關注。藝術類高職生的自身條件、業務能力、認識水平甚至思想修養與其他學生相比都處於較低層次,有一個待提高、發展的過程。研究發現,藝術類高職學生職業價值觀比較感性,直接,個人本位思想突出。這種個人本位的職業觀對高校傳統的社會本位價值觀帶來了強烈衝擊。市場經濟下自主擇業在造就大學生獨立自主意識的同時,也使相當部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相對減弱。作為藝術類高職就業指導工作要把握他們職業價值觀的特殊性並加以引導。   2.注重藝術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引導性

  我們在引導學生擇業與就業時,要引導他們注重發展因素,使他們的職業價值觀符合三個原則:一是有利於發揮自身的素質優勢,二是符合社會的需要,三是注意自身發展與職業本身的'發展相結合。Is1注重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鍛鍊自己,為將來的發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高等教育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進人大眾化教育時代,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崗位也越來越大眾化。一畢業就能搶佔職業的最佳制高點已不太現實。從底層做起,從普通崗位做起,透過發揮自身的能力去獲得精英崗位是大學生職業發展的普遍途徑。指導學生調整自身的就業期望值,將它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水平。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崗位,便於自身潛能的發揮,摒棄只看眼前利益、講實惠、圖安逸的功利化的職業價值觀。

  3.藝術類高職生就業指導工作要有針對性

  要針對青年學生的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科,進行不同形式的職業教育。就業工作絕不能作為一項臨時性、階段性、區域性性的工作,更不能夠成為其臨畢業時的包裝工程。就業指導應貫穿和體現在學生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權福軍曾在《高職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主題構想》中提出:一年級階段就業指導的主題是“定位與設計”,二年級為“準備與開發”,三年級主題為“選擇與適應”。而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董麗君則在《高職院校就業指導五階段模式》中提出五階段模式,包括:人學前引導教育,人學後滲透教育,畢業前的強化教育,實習中的跟蹤教育,畢業後的繼續服務。針對藝術類高職生我們要在新生階段透過“專業介紹會”等,讓他們確定專業思想,擁有專業知識,熟練專業技能,這是瞭解自己的過程;二年級邀請畢業生返校交流,提供經驗,這是瞭解社會的過程,從別人的經驗中獲得啟發;到畢業班,積極促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懇談會,這是瞭解關係的過程,讓他們獲得信心和成功。

  4.藝術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要體現社會性

  一個人的職業價值觀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我們的教育應儘早地培養學生從自身實際和社會出發,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方向,透過社會實踐等方式儘早進行職業角色的體驗。要體現兩個層面,即社會家庭、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從學生層面:要努力使個人價值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從社會和學校層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到“加快學科專業結構以適應就業需求”與“提高就業工作指導和服務水平以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相結合,真正把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大事來抓緊、抓實、抓好。

  5.藝術類高職生就業指導要有實效性

  就業指導是一門課程,也是一門藝術,包括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等方面。要為學生講解就業政策;輔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設計,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告訴學生就業形勢,使他們對自己就業作出合理的定位;調節學生就業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教給他們擇業技巧,使他們從容應對人才市場的競爭。針對青年學生職業心理準備不足的特點,要加強擇業就業心理準備。成立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幫助他們進行擇業心理調適與健康培育,使就業指導科學化、規範化。

  6.藝術類高職生就業指導要體現創新性

  要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必須創新工作思路,要與時俱進,探討新的發展方法。蘆京昌等提出“四變一提倡”理論,即變“就業指導”為“職業指導”、變群體性指導為個性化指導;變授課形式指導為“實踐加理論”形式的指導、變就業技巧指導為就業心理指導;提倡轉變觀念的重要性。對高職就業指導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尤其是藝術類高職生要改變以往忽視學生個體以及內心感受的就業指導模式,真正體現人文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機制。

  7.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努力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隻能尋找崗位的學生,而是能夠創造崗位的畢業生。在我國目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創業素質的培訓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對藝術類高職生。藝術類工作的工作模式、合作形式、工作場所等的變通性,使藝術類工作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間,更便於自主創業。因此學校應注重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透過多種手段,例如宣傳欄、校園刊物、系列講座、課堂教學、校園網、學生社團組織及文體活動等營造創業教育氛圍;注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變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專業技能與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積極組織他們深人到社會中去對職業情況進行了解、評價、實踐;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市場學、銷售學、會計學以及法律、工商、稅務和管理等方面的專家或工作人員開設講座或專題培訓;當學生在創業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及時提供適當的諮詢指導和服務;也可以請具有創業實踐經驗的創業者現身說法等。這些都為他們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創業、崗位立業做好準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