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大學生就業報道論文

《中國青年報》大學生就業報道論文

  摘 要:大學生就業是一個重要的媒體議題,媒體透過自己的報道框架對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進行呈現。大學生就業這一框架究竟是怎樣的?大學生就業這一議題又是怎樣透過框架來呈現的?對大學生就業,什麼樣的報道框架是合理的?本文利用臺灣學者對框架的高、中、低三層分類方法,以《中國青年報》2006-2010年對大學生就業議題的框架為例,探索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框架議題的變化過程,為大學生就業這一議題尋找合理的框架。

  關鍵詞:框架;框架分析;大學生就業

  長期以來,大學生就業就是一個焦點話題,自定向分配製度在全國普通高校取消以來,大學生就業就一直是被媒體關注的熱點,與大學生就業聯絡在一起出現的關鍵詞也一度由“良好”、“平穩”轉至“難”、“嚴峻”再轉至現在的“助推”、“引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過渡,折射出媒體對大學生就業形象呈現的不斷演化,在演化形象背後,實質上是媒體對大學生與大學生就業這一形象的報道框架發生了變化。在大眾瞭解“大學生就業”時,主流媒體對此的解讀尤其重要,而《中國青年報》恰恰在此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研究這一過程對於框架本身乃至大學生就業這一形象都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以年為單位對《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進行框架分析,探索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有沒有形成框架,框架又經過怎樣的變化,並在歷年的框架變化中尋找最合理的框架。

  一、研究理論概述

  1974年,社會學家高夫曼(Goffman)出版了《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一書,框架理論由此進入了傳播學家們的視野。高夫曼的框架學說來源於社會學家對社會事實的解釋和心理學家對心理“基模”的假說。高夫曼對社會事實進行了雙重假設,他認為:1.社會事實本就散佈於社會各處,彼此之間毫無上下統領和歸屬;2.社會事實需要再現才能呈現於人的內心,再現過程就是框架之源。這種再現過程,高夫曼稱為“逆化”(reversibility)。我們據此可把框架做如下定義:個人或者組織對社會事實或者議論主題的主觀解釋與思考結構。根據這一定義,我們可歸納框架對個人及組織的功能。正面意義:幫助組織或者個人協助思考、整理資訊。負面意義:成為意識形態、刻板印象的主要來源。進一步揭示框架的內涵,可發現其有兩層含義,一是名詞作用,主要體現在框架對社會事實的再現;一是動詞作用,主要體現在框架對真實再現的結果。

  臺灣學者臧國仁認為,在框架的名詞含義中,每一種社會事實的框架都有類似的結構,這種結構分為高層、中層、低層三個層次;動詞的框架含義則由選擇和重組這兩個動作來構成其基本體制。本文采用此方法分析研究大學生就業這一形象在《中國青年報》報道中的框架呈現情況。

  二、研究綜述與研究方法

  《中國青年報》是一份以青年為主要讀者物件、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全國性綜合日報,它的辦報方針是教育青年和代表青年。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主力軍,《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這一形象的報道框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擇了《中國青年報》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5年全年報道內容作為研究樣本。提取在報紙標題中所有出現過大學生就業這一關鍵詞的所有報道,以年為單位進行全方面的框架解讀。

  目前國內對大學生就業的研究很多,從框架的角度進行探析的文章主要有郭文靜,郭瑾:《大學生就業報道的內容分析——以<中國青年報>為例》;佔小利:《<楚天都市報>在報道大學生就業問題上的得與失》;殷子然:《框架理論下大學生就業的媒介呈現——以<中國青年報>大學生就業報道為例》;郭小平,梁媛媛,董朝:《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報道與新聞輿論引導》,此類文章有的從內容分析的角度探析報道的傾向性問題,有的從框架的角度解讀本年報紙的報道情況,但是這些文章缺乏對框架變化情況的分析,以及對框架呈現根源和變化根源的分析,也缺少對框架的連續性解讀。

  《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究竟做了怎樣的報道?這些報道在近年來趨勢如何?是怎樣變化的?在所有的報道中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是怎樣展現的?《中國青年報》的報道框架又是怎樣的?這些都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三、《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報道的框架分析

  1.《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報道的高層次解讀。按照臧國仁教授的研究,框架的高層次結構是指對某一社會事實的主題的界定,高夫曼在《Frame Analysis》中強調其為“what is it that’s going on here?”(這件事情是怎樣順利進展的?)具體到某一社會事實,高層次結構的意義經常意指一些以特定形式出現的標題、導語或者直接引語。進一步說明,則是指新聞都有核心意義,這些核心意義透過命題組合而成,分析一則新聞的內涵,可透過分析新聞的基本命題及其組成的高層次意義來實現。高層次結構為新聞事件的抽象意義,較易被大眾所記憶。

  《中國青年報》在2006~2010年間對“大學生就業”進行報道的總篇數我們可以透過圖1和圖2觀察到,2009年,報道文章在數量上有了飛躍(數量達到72篇),報道主題也有了新的變化。在這五年中,2006、2007、2008、2010四年的報道量變化不大,都在20~40篇之間,我們可以推出這是《中國青年報》的正常報道量。

  我們對比這五年,所有的文章中出現大學生這一關鍵詞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關係,折線成正比,我們對這兩個變數透過統計學的雙相關性檢測可以看出(見表1),兩者呈顯著相關關係,我們可以理解為大學生這一詞語所代表的群體,在此折線變化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從版面位置來看大學生就業的報道主要出現在頭版、要聞版和“創業週刊”版,大學生就業這一話題已經成為《中國青年報》的重要議題。

  標題和引語的使用直接體現了《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的定位。《中國青年報》的所有報道中,以訊息和深度報道為最多,分別為96篇和40篇,評論20篇,其他調查報告,招聘資訊等13篇,報紙試圖深度解讀大學生就業這一情況。進一步對標題的主題和關鍵詞進行分類統計,標題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是五大類,服務、幫、提供、影響、促(見圖3)。

  綜上可以分析,《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的高層次框架是這樣表現的:大學生就業是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重要議題,也是一項重要的媒體議題,對大學生就業,媒體報道主要體現出對大學生就業這一主題的引導、指導和幫助,媒體對大學生就業的客觀形勢反應不足,對影響和引導的偏向遠大於對大學生就業形象本身的客觀呈現。2009年的高層次框架有獨特的特點,各個關鍵詞的高度區間區分不夠明顯,這說明在這一年,《中國青年報》在對大學生就業的主題呈現上更客觀,報道方式上也更靈活多變。

  2.《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報道的中層次解讀。框架的中層次機構包括某一社會事件的時間要素和空間要素。時間要素則是指事件的前因後果,包括歷史、結果、影響、未來變化、先前事件、主要事件等;空間要素則是指事件的原因、評價、期望等。“歷史”和“先前事件”是這一社會事件主要事件的直接影響因子,影響因子又可分類為隱性和顯性兩種;“結果”和“影響”則是由主要事件所引起的後果,此種後果又可分類為直接或者間接效應。“歸因”是對事件發生的因果推論,新聞框架同樣會影響到受眾對事件原因的推論;“評估”是指對事件的態度,包括褒義和貶義、贊成與反對。

  具體到《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的呈現,把新聞主題分為四大類進行對比,大學生就業的原因分析(包括歷史和先前事件),大學生就業的評價,大學生就業的客觀表述(包括調查報告),大學生就業的未來變化(包括對大學生就業的引導、指導和解決方法)。

  由圖4可以看出,每年的報道主題,重點都在對大學生就業的未來變化上,主要關注點在如何解決就業,促進就業,引導就業,指導就業這些方面。但是從每年的報道側重點來看,又有不同,其中2008年和2009年對大學生就業報道的側重點很明顯在對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上佔有非常大的比重,這和這兩年的金融危機影響有很大的關係。《中國青年報》在報道的中層次框架上注重於對大學生就業的積極引導,對原因的分析是在特殊階段的側重點。但是在2010年,中層框架發生較大的變化,在對大學生就業這一形象的具體呈現上,對過去歷史原因的分析已經不再是重點,重點已經全方位轉移至對大學生就業的積極引導上。這也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框架趨勢。這說明《中國青年報》在角色上逐漸在發揮以教育青年為重點的作用。

  3.《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報道的低層次解讀。低層次結構可稱為框架的微觀結構,框架需要透過語言、文字等符號以及結合符號的修辭風格來表現,包括語句、句法結構以及用字技巧等。如某則新聞導語:“我國整體疫情仍在可控中,疫情進入流行高發期”,也可表述為“我國疫情進入流行高發期,整體疫情仍可控制”。這兩個標題很明顯有不同的側重點,前者側重於“可控”,後者側重於“高發”。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恩特曼(Entman)認為,可以“透過使用或拒絕使用某些關鍵詞、常用語、僵化的形象、資訊源和句子,透過某些事實和判斷的聚合”來強化主題。本文以修飾大學生就業的關鍵詞和文中出現的信源情況來分析研究低層次框架的呈現情況。

  從表2信源的出現的次數和百分比統計情況來看,官方是《中國青年報》的第一信源,佔用百分比每年都超過或接近50%,2006年,官方信源高達85%,已經完全成為主導。其次是大學生和專家群體,大學生就業與大學生可謂是密切相關,但是大學生信源在文章中出現的次數很少,最高也只是達到38%,最低時僅佔8%,但是逐年分析來看,2009年信源中大學生的百分比達到新高,2010年又趨同於2006、2007、2008三年。而企業群體的信源引用極少,趨同於無,但是從逐年的變化情況來看,已經成越來越多分量的趨勢。這說明,《中國青年報》在對大學生就業的低層次報道上框架有鮮明的變化情況,特別是在信源的各個利益群體的體現上,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四大信源的比例相比其他年份稍微均衡,大學生的利益體現的較多。企業群體話語權變化較大,佔有越來越多的話語空間。

  如圖5所示,關鍵詞主要集中在服務、幫、提供、創業、壓力、影響、指導、引導、促9大面,其中壓力和影響所佔的比例最小,這兩個感情色彩較濃的詞語對大學生就業的修飾,往往較能體現大學生主觀感覺,這也進一步說明大學生的話語權和利益訴求在報紙上體現還不夠充分。而其他關鍵詞服務、提供、創業、指導、引導、促等,都是外界對大學生就業這一話題的主動影響,而這些方面恰恰佔有的頻率最高,已經達到徹底壓倒壓力和影響這兩個關鍵詞的地步。但是,從逐年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到,壓力這一詞語出現的頻率在2009年同樣達到一個高峰,在低層次框架的呈現上,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相比於其他年份,大學生的利益訴求,在這一年體現的最多,但是從體現的比例上來看,還是遠遠不夠。2010年,就9大類的關鍵詞頻數出現比率,已經與2009年以外的其他3年相同了。

  四、結論和建議

  《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就業這一話題每年都形成有一套報道框架,2006~2007年框架幾乎沒有變化,2008~2009年,框架做出了重大調整,尤其是信源中大學生的出現次數在官方信源之後,並且得到了最多的專家關注。2009年的報道框架與其他年份的報道框架有所不同,各群體的利益訴求點體現的較其他年份均衡,但是與大學生就業直接相關的大學生群體的利益體現還是遠遠不夠,框架更多的是呈現出一種對官方政策的解讀,官方的話語空間最大、最多、最強。企業的話語空間逐漸增加,已經達到與專家的話語空間同步的地步。

  針對大學生就業的報道框架,在各方利益得到恰當訴求的前提下,大學生的利益得到最大體現的報道框架我們認為是最合理的,根據這一標準,可以明顯的看出,《中國青年報》曾對框架做出過明顯調整,在2009年所呈現的框架中,各方利益也得到最大的體現,尤其是大學生這一主體的權益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媒體可參照2009年的報道框架做出改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