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知識管理在資料庫課程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論文
淺談知識管理在資料庫課程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雖然知識管理主要是針對企業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但透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教學活動和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目標有著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知識管理對於課程的教學,同樣有著重要的思想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將知識管理這一應用於企業中的管理思想運用到資料庫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知識管理;教學;知識共享
一、前言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資本。有效的知識管理可以使組織中的成員擁有更多的能夠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使每個組織成員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從而提升整個組織的績效,使一個組織能夠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不斷進步和成長。
我們的各項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是更有效地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的理論與方法,並能夠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這和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目標有著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儘管知識管理主要是針對企業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但我們認為,它對於學校課程的教學,同樣有著重要的思想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將知識管理這一應用於企業中的管理思想運用到資料庫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但是由教師和學生構成的教學組織和一般的企業組織在組織形式、運作方式、目標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所以我們首先分析了教學中應用和實施知識管理和一般的企業組織的知識管理有哪些類似的、可比的地方,又有哪些是教學活動所特有的。然後,根據資料庫課程教學的特點確定如何借鑑企業中的知識管理來實施針對資料庫課程教學活動中的知識管理。
二、教學與一般企業組織的知識管理比較
不管是企業中的員工還是在校的學生,他們的知識都是透過各種方式的學習獲得的,知識管理是圍繞知識學習活動的管理,包括知識獲取、知識交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管理。如果把教師和學生看作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和一般的企業組織在知識學習的組織形式、運作方式、目標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
透過分析比較,我們可以得出教學中的知識管理的目標、內容和企業大體相似,企業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鑑。但由於實施知識管理的環境不一樣,教學中的知識管理和企業的知識管理所注重的問題還是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
·教學中涉及的知識主要是顯性的,而企業更關注隱性知識的管理;
·教學中的知識主要來源於教師,因而教師如何有效地傳授知識是很關鍵的,而企業中的核心知識分佈在各種企業內部資料庫、各個專家和技術骨幹的頭腦中,因而如何利用知識管理工具和手段有效地組織、管理和利用這些知識是企業所關注的;
·教學中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主動性,而在企業則更注重如何激勵員工參與知識共享與交流的積極性;
·教學中的知識是為將來作準備的,注重基本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企業中知識很快就會被應用,創造價值,因而更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時效性;
·教學活動是有組織的有計劃的,教學安排合理與否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企業中的知識活動是應工作需要而隨時發生的,因而需將知識管理融入業務流程。
三、知識管理在資料庫課程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作為計算機類的有關資訊處理的基礎課,資料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而不僅是理論上的、定性的分析,要求學生最終能夠根據具體的實際應用需求,綜合運用資料庫的有關理論、方法,提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資訊處理方案,並輔助開發成員建立一個完整的資料庫應用系統。它和其他計算機類的課程,如作業系統、程式設計、資料結構等不同,它的專業覆蓋範圍比較廣。在資訊化程序不斷加速、資訊量急劇膨脹的情況下,無論哪一類專業都要面對資料分析和資訊處理的問題,所以不僅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資料庫的有關知識,其他專業,特別是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也需要具備資訊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是理科背景不同,這些專業的學生通常是文、理科兼收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思考問題的角度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彼此也很難說服對方,要促進他們的交流與合作,必須給他們一定的磨合的時間和機會。
透過前面的分析研究,我們認為企業知識管理的實踐中得出的許多經驗在教學中可以借鑑,但不能全部照搬,需要就教學的特點進行調整,我們主要從促教、促學、促交流三個方面,以我們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資料庫課程教學為背景進行知識管理在資料庫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有效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擔當專家的角色透過各項教學活動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應該課程要求的知識,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能否有效地傳授知識是決定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有效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了解學生目前的知識結構狀況;然後對教學內容作精心安排;最後是建立教學方法知識庫。
對於初次參加一門課程學習的學生來說,教師所傳授的是新知識。根據知識管理理論,個體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是與其自身原有的知識水平密切相關的,一項新的知識能被吸收加入到個人的知識庫中的必要條件是新的知識和其原有的知識之間要有關聯。因此在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之前需要了解學生目前的知識結構。在正式上課之前透過檢視任課班級已經學習了哪些課程、學生中文/理科背景來進行初步的瞭解。在第一節課,透過課堂提問這一現場調查的方式進一步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據此,在保證課程大綱要求的內容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原先的教學計劃安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這些教學經驗是寶貴的資源,應該加以利用。我們可以參照企業建立企業知識庫的方法建立教育教學方法知識庫,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按課程收集、整理學生反映良好、教學效果明顯的教師成功的教學方法、教學心得體會、教學案例、課堂教學組織、教案設計等等,建立教學知識資源網,供廣大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研習。這種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發揮教學知識的效用,覆蓋更多的教師,使他們受益,進而使學生受益,也使得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得以延續。這和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不一樣的。精品課程是從教師的角度來進行創新性的教學設計,其中不乏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案例,但這種設計、方法是否有效,未必均已得到證實。而進入教育教學方法知識庫的教學方法已被證實是有效的、成功的。
(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和企業中員工主動地自主地學習知識不同,學生們學習知識很多是被動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知識所能發揮的效用不甚瞭解,只是為了考試、證書之類的,這不利於知識的真正吸收、能力的提高。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地學習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將課程教學和學生的職業規劃聯絡起來;其次作業設計要給學生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最後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
學習知識的動力來源於對知識所能發揮的效用的認識,而這和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是密切相關的。因此,首先要了解學生對未來的期望,將課程學習和未來的職業規劃聯絡在一起,使學生認識到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是有用的。在開學後的第一次課,除了通常的介紹課程主要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安排、考核等之外,我們一定要將課程和學生的專業背景、他們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聯絡起來,使他們認識到學習這門課程可能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所幫助。
學生在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在課堂上、課本、其他參考資料上獲取的知識進行綜合化,進行知識的應用與創新,這些是知識轉化為處理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作業相互抄襲的現象比較普遍,經過對學生作業的調查,我們發現:學生認為對於那些比較“死”的作業,自己做一遍和抄一遍沒有多大區別,做了也沒什麼成就感。而對於比較“活”的題目,由於答案的不確定性,學生之間並不能確定誰的答案就是絕對正確的,求解這樣的題,不僅需要課本、課堂上的概念知識,還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查詢一些相關的資料,再融入每個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技巧,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因而,學生在完成這樣的作業後會有一種成就感,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成果讓別人隨便抄。因此,在教師設計作業的時候應儘量出一些比較“活”的題,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是一個重要手段。在企業中,員工掌握知識的多少決定其在企業中的工作地位和薪資收入,同時,贏得別人的認同和尊敬也是一個重要的激勵因素。在教學中,我們很少能給學生物質上的激勵,因此,精神上的激勵應該成為主要的激勵手段。在老師和學生面前展示自己學習研究的成果可以讓學生頗有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贏得其他同學的認同,提高自己在學生中的聲望。每次作業中,我們可以選取一部分學生,讓他們以PPT報告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成果,接受其他同學的提問、建議和評判。對於作業完成得不好的學生,可以促進他們今後做出更大的努力來贏回自己的聲望,對於作業完成比較好的學生,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對今後的學習也是一種鼓勵。
(三)促進知識的共享與交流
傳統的教學是知識從教師向學生的單向流動,傳授的主要是顯性知識,知識的來源比較單一,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這不利於知識的交流與分享。要促進教學中的知識共享與交流,我們認為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拓寬學習交流的渠道和建立有利於知識共享的學習組織。
在課堂上,我們還是應以教師講授為主,但也應該留些時間讓學生提問和討論。講完一段內容,應該稍作停留,看看學生有什麼問題,請他們提出來,其他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嘗試著來回答或補充這些問題。課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透過電話、電子郵件、MSN等進行,及時解答學生的一些疑問。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以外的有關課程學習的交流,訪問學習資源網站、參加一些網上論壇、學習社群。透過參與課外的學習交流,學生能接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講過的東西,從而能彌補僅靠教師傳授的不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課程網上學習社可以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集中、更加便捷,一些在課堂上沒有討論完的問題可以在課後、在網上得以繼續。
在以知識管理為指導思想建立起學習組織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以有利於知識的交流共享。比如在進行分組討論和分組實驗時,教師首先要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討論主題和實驗內容設計一些調查問卷,瞭解大家的學習狀況和知識結構,對小組成員的結構進行調配,既要考慮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又要考慮成員的知識結構配置,在保證成員之沒有衝突、敵視的情況下,使同組成員之間的知識結構既不能相差太遠。同時有要保持成員之間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其次,要定期舉行集體的交流活動,主要目的是相互傳遞資訊,交流對付學習中的難題、提高實驗操作技巧的經驗。對一些好的實驗操作進行流程定製,在課堂上作為標杆演示。當學生由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變成知識的創造者和教育者時,他們的學習、創造與知識共享的積極性將被大大提高。學生間的交流與知識的流轉將變得更為主動,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明顯,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定式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
四、總結
本文嘗試將知識管理這一應用於企業的新的管理思想應用於資料庫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我們對教學中的知識管理與企業的知識管理作了對比分析,再結合資料庫課程的教學實踐,從促教、促學、促交流三個方面研究了在資料庫課程教學活動中如何應用知識管理來改善教學效果。知識管理的實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從整體出發,統籌安排,也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來驗證其效果,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不斷進行完善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