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國際收支順差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大好形勢論文

保持國際收支順差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大好形勢論文

  這個題目看起來有些奇談怪論,其實這種形勢對我國利大於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通貨膨脹是溫和的通貨膨脹,比如6%以下,而貿易順差則是多多益善。

  大家注意到今年中央銀行雖然調整了匯率,但是外貿順差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有快速增加的勢頭,全年貿易項下順差可望突破1000億美元。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人民幣升值預期來解釋。由於人民幣在7月21日匯率改革之後,總體上保持升值趨勢,而且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又逐漸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預期依然強烈。因此,出口商希望儘快出口,因為趕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之前出口,銷售收入按人民幣衡量會多一些,反之則會降低利潤,而對進口來商來說,由於人民幣升值之後再進口成本會降低一些,所以除非必須立即進口的商品,其他可以推後進口的商品都儘量延緩進口。這造成了今年下半年我國出口快速增長,而進口速度下降的局面,除非人民幣升值預期發生逆轉,否則這種影響將會一直存在。但是大家要注意,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出口競爭力增強了。

  現在有種看法,似乎認為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當然相對於適度增長來說,過快增長是會引發一些問題,但這種情況要比外匯儲備持續下降或者一點都不增長好得多。外匯儲備對國家來說,相當於一筆存款,是一筆很大的財富,而且外匯儲備用途廣泛,對外可以用於進口各種物資、進行各種國際合作,對內可以用於經濟建設、保障金融安全。無論是從眼前還是從遠期看,有錢遠比沒錢好,錢多遠比錢少好。貿易順差來自於淨出口,貿易順差的擴大意味著對中國產品總需求的擴大,意味著GDP的增加。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看問題太近視了,中國快速增加外匯儲備惡化了貿易環境,這將破壞國際收支平衡的基礎,最終會造成外匯儲備減少,這種說法沒錯。但我們適度關注所謂的貿易摩擦即可,很多叫囂很厲害的國家的貿易失衡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在中國,他們的壓力和噪音有著其他企圖,中國即使調整到使自己很受傷的地步,也不會根本性地解決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問題。所以我國要以我國利益為主要考慮,不必為一些噪音所過分干擾,貿易制裁即使也許使中國損失100億美元,但是同時中國貿易順差增加額如果能超過100億美元,那就沒有必要過多調整自己。中國損失100億美元的同時,對方的損失也肯定少不了,他的所得值多是貿易逆差減少一點,但是惡化了該國居民的福利,該國政府將會面臨國內的壓力。貿易戰沒什麼可怕的,可以玩兩場感受一下。

  適度通貨膨脹也不是什麼壞事,尤其在當前的有利環境下。按照國際金融理論,本幣對內貶值,必將引起對外貶值,但是在短期內,這個理論在中國是不成立的。適度的通貨膨脹遭遇很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人民幣在短期內不會對外貶值,也就是說多發行的貨幣的對外購買力和以前的發行的貨幣的購買力相等,通貨膨脹增加了中國名義GDP的總量。

  據筆者計算,把1978年的GDP作為基期資料的話,按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增長率計算,2004年的按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只有3.73萬多億元人民幣,而2004年國家公佈的GDP卻是13.6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將近10億元人民幣GDP主要歸因於這些年累計的通貨膨脹,也就是通貨膨脹使中國GDP成倍提升。這些“虛增”的GDP在國內也許只是表現為價格的提高,但是對外來看,這部分GDP是可以買到現實的國際商品的,如果中國從1978年以來一直保持物價穩定(沒有通貨膨脹),如果按現在的名義匯率計算,中國GDP國際地位將是非常靠後的,估計在20以外。由於國際上比較還是使用名義GDP進行比較,名義GDP也是一個國家財富多少的象徵。在匯率保持相對不變的情況下,別國搞通貨膨脹而我國沒有通貨膨脹,會造成國家財富的相對消長,對我國是不利的。

  我們看到增加的外匯儲備在結售匯制度下是由中央銀行全部收購企業出口所得外匯,而被動投放人民幣基礎貨幣到貨幣流通之中,這個過程增加了貨幣供應,是形成透過膨脹的過程之一,但這個過程也增加了中國的名義GDP,因為增加的貨幣體現在淨出口上面,而淨出口是GDP構成部分之一。

  有人擔心中國外匯儲備增加過快,造成基礎貨幣投放過多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個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在中國當前的供求態勢下,也就是說大部分商品供過於求形成了通貨緊縮的壓力,會制約嚴重通貨膨脹的出現,如果有出現嚴重通貨膨脹的勢頭,國家也是可以透過其他方面進行調節。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央銀行主動增發貨幣還是因為外匯儲備增加而被動增加貨幣投放,在匯率保持穩定甚至是保持升值的情況下,都是可以增加我國名義GDP的,GDP的增加代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增加,在人民幣逐步可自由兌換之後,這些財富都可以變為現實的購買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惡性通貨膨脹都是應該避免的,因為那樣會造成匯率急劇貶值,造成國家名義GDP的嚴重縮水,並且對國內的.收入分配造成嚴重衝擊引發各種社會問題。

  在保持國際收支順差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大好形勢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做好收入分配和損害補償問題。在長期保持貿易順差的情況下,貿易爭端和貿易制裁可能無法避免,在貿易戰中國內一些企業和工人可能會遭受嚴重衝擊,這就需要國家對這些受損者給予直接或者間接的補償,比如政府訂貨、優惠貸款、失業救濟等。同時在長期保持溫和通貨膨脹的期間,要注意收入分配問題,使的工人工資有適度的增長,防止實際生活水平出現明顯的下降,同時國家要重視就業問題,儘量使盡可能多的人就業,並且保持工資的適度增長,使得大多數人都可以享受GDP增加帶來的好處。國家要弄清楚當前的貿易制度和匯率制度下所得是什麼、所失又將是什麼,比較兩者的大小,選擇有利的組合,同時要從所得中拿出一定比例補償受損失的人,這樣的政策組合才能長期維持。

  需要指出,儘管筆者認為應該保持國際收支順差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大好形勢,但這不是一個均衡狀態,是疼並快樂著的狀態,在一定時期內是可以實行並獲益的。筆者不反對國家把政策調整到國際收支平衡和物價穩定的均衡狀態,但是反對盲目的、激烈的調整,那樣自廢武功之後,很可能並沒有解決所謂的國際經濟失衡問題,反而使中國陷入出口萎縮、通貨緊縮的不良狀態,畢竟當前的經濟形勢遠好於任何程度的經濟蕭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