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動算量軟體在專案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存在工學論文

論自動算量軟體在專案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存在工學論文

  Abstract:This paper is on software-aided automatic calculation of engineering quantity in the evaluation for its cost,and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kind software and its reason-analysis.It also offers several points of consideration about present problems.

  Keyword:software; engineering cost;engineering quantity;automatic calculation

  進入資訊時代,計算機及相關軟體在建設工程專案管理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專案成本管理領域,早已實現工程成本及造價計算過程中定額子目的自動套用、費用的自動計算及人、材、機的自動分析和彙總,但工程量的計算還未能完全實現自動化,各類具有自動算量能夠功能的軟體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各種問題。

  1.當前專案造價(成本)領域軟體應用的水平及存在問題分析

  1.1.當前專案造價(成本)領域軟體應用發展的水平

  當前,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的應用軟體,主要在於實現自動討價及工料分析。由於工作關係,筆者對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幾款軟體都曾試用,總體來講,上述軟體具有準確率高、換算方便、速度快等優點,實現了報表輸出的相容性。也有部分軟體對實現自動算量功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一定的成果。根據筆者的經驗,這類軟體均較好的解決了建模、自動算量、工程量的彙總及定額的套用等手工計算中費工費時的工作,有些更是具備了能直接呼叫電子圖檔的功能,省卻了大量的建模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1.2.工程量自動計算的意義

  傳統的手工計算工程量,其基本過程無非是翻閱圖紙、熟悉資料、列計算式、計算分項工程量、彙總工程量、套用單價。很顯然,這極為費力費時,需要細心和極大的耐心,稍有不慎則容易出錯,效率低下。

  而工程量的自動計算基本過程如下:建模、校核、自動計算、自動套用定額子目或生成工程量清單專案。

  工程量的軟體計算最大的優越之處在於實現了工程量的自動化、智慧化:

  1)實現了構件交接處的自動扣減;

  2)實現了工程量的自動分類彙總及報表輸出;

  3)建模時標準層可直接複製,非標準層可稍加修改,成倍的提高了工效。

  相較於手工計算,用軟體計算的功效是手工計算的至少4~5倍。筆者本人曾作過專門比較,同一棟框架結構宿舍樓,手工計算工程量到彙總得出分部分項工程量約需2~3天,而用軟體計算從建模到輸出工程量總共只用了不到10個小時,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工程量的自動計算,不僅是專案建設初期及竣工階段造價(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工程專案實施過程中管理工作的需要。專案管理中經常要做到對部分樓層、部分構件或部分材料的分項彙總,用手工計算容易出現統計錯誤,而軟體則可以在幾十秒鐘之內實現上述功能。不僅如此,在招投標領域實現快速投標、在工程竣工決算審計中能起到減少重複計算、提高功效的作用。正由於此,筆者認為,應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大力推廣工程量的自動計算。

  1.3.當前算量類軟體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透過對上述部分具備算量功能的軟體的使用,總體感覺目前的此類軟體普遍存在如下缺點:

  1)軟體的智慧化程度不高,需大量的人工干預,操作繁瑣,容易出錯;

  2)對於建築造型獨特、不規則的建築物建模有困難,如對牆面的一些非常規裝飾不能方便的建模甚至無法建模;

  3)計算公式的輸出不規範,不符合人們的手工計算習慣,難以閱讀,不便於核對和查錯;

  4)儘管部分軟體聲稱具備能直接呼叫設計院的電子圖檔的功能,但實際應用中其效果並不理想;

  5) 部分人士感覺其計算過程 “暗箱”化,對軟體的計算結果不完全放心。

  現實的情況就是,用傳統的手工計算彙總工程量,然後手工錄入套價軟體。在其他的如工程技術設計領域早已解決的設計過程資訊化,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還是未能實現。

  2.當前專案造價(成本)領域資訊化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當前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資訊化水平低、造價(成本)管理中工程量的自動計算的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由於傳統上對專案造價(成本)管理的忽視和方法的失誤,導致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記憶體在輕視“預決算”人員的傾向,造成長期以來工程造價類專業人士整體素質不高。儘管近年來國家推行“註冊造價工程師”考試製度已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一現象,但現實中也的確存在部分民工或非“科班”出身的人士在從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預決算”,無疑他們的專業上的綜合素養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甚至有排斥心理,導致造價類應用軟體的推廣受到極大的限制。

  2.2由於算量類軟體都需要建模——圖形的輸入,其操作較為繁瑣。多數軟體的建模依賴於設計繪圖軟體諸如PKPM、AutoCAD等圖形平臺軟體的支援,而這一類軟體對使用者的起點要求較高,限制了算量軟體的廣泛應用。

  2.3有些聲稱能直接呼叫電子圖檔的軟體,在實際應用中其效果不盡理想。由於繪圖類軟體種類繁多,標準不一,資料介面規範不盡統一,導致造價算量類軟體在讀入圖紙時錯誤頻出、修改量大,使得其宣稱的功能大打折扣,影響了軟體的推廣。

  2.4由於算量軟體的使用受到諸多限制,加之一些業務部門平時工作任務繁重,認識有限,導致現實中對算量類軟體的推廣產生了極大的阻力,應用範圍非常為有限。銷售量的有限導致了其開發和推廣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此類軟體的售價較高,又更限制了其使用範圍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非良性迴圈。

  3.對於推廣算量類軟體的幾點思考

  顯然,當前我國專案造價(成本)領域計算機及軟體應用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為做好造價管理中算量軟體的推廣和應用水平,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 政府及有關管理部門的應加強引導和推廣力度

  我國建設工程專案管理界每一次大規模、深層次的變革均有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大力推動。因此,在專案造價(成本)領域推廣工程量的自動計算也有賴於政府和管理部門的大力引導和推動。各地的造價總站應在軟體開發、軟體推廣、人員培訓及資源和資訊的共享、標準規範的.制訂和協調等方面為軟體的開發者和使用者提供比以前更大的支援力度。

  3.2 加強和其他相關領域的協作

  眾所周知,一個商業軟體的生命力取決於其所能實現的功能和相容性、易用性、穩定性。如能實現算量軟體和設計繪圖軟體之間資料的無縫連結,真正做到算量軟體能直接呼叫電子圖檔,簡化建模,無疑是功能和相容性上的一大進步。但相容性則不是某一家軟體公司所能解決的,這就需要國家或行業協會等出面,在設計製圖規範、資料介面等方面召集建築、結構、裝置及軟體開發等方面專業人士協調,實現資料庫規範標準的統一,將能促進工程專案管理界資訊的標準化和整合化,減少社會公共成本和重複成本,能極大的促進算量軟體的推廣和使用。

  3.3促進部分軟體開發商之間的橫向合作

  某些自動算量軟體在開過程中和繪圖軟體開發商合作,實現了資料傳遞的無縫連線,但同一套軟體在讀入由其他繪圖軟體繪製的施工圖時卻需大量的人工干預,費時費力。在政府和管理部門暫時還不能實現對軟體開發的協調的情況下,促進繪圖類軟體開發商和算量軟體開發的橫向聯合,實現資料介面統一規範,不失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應鼓勵有實力的繪圖軟體開發商在自身的圖形平臺上開發算量功能模組。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

  4.1當前,我國的專案造價(成本)領域的軟體應用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遠不能和其他領域相提並論;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還未能最終實現工程量的自動計算。

  4.2解決上述存在問題,僅靠軟體開發者或使用者自身是不夠的,需要必要的政府或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實現繪圖軟體和算量軟體、管理軟體之間的資訊共享、資料介面規範,實現軟體開發標準的統一。

  4.3促進軟體開發商之間的橫向聯合,鼓勵有實力的開發商開發集設計繪圖、算量、工程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應用平臺,使得我國工程界資訊化的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最近訪問